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后期

产后期

产后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290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河北中医、医学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中国深圳世界中联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等;产后期的相关文献由10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慧霞、蔡炎坚、荫士安等。

产后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3 占比:5.1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290 占比:94.81%

总计:6634篇

产后期—发文趋势图

产后期

-研究学者

  • 杨慧霞
  • 蔡炎坚
  • 荫士安
  • 陆虹
  • 周穗赞
  • 唐亚莉
  • 张海娟
  • 李跃民
  • 杨帆
  • 杨振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凌; 段涛
    •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我院)产科2019年1月—2021年3月诊断为VTE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共126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126例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患者,6.35%(8/126)发生在妊娠期,93.65%(118/126)发生在产褥期,集中发生在产后7 d内(94.92%,112/118)。VTE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血管(73.02%,92/126),其次是下肢静脉(16.67%,21/126)。VTE孕产妇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88.89%,112/126)最多见,其次为下肢酸胀(6.35%,8/126)。VTE发生的危险因素中,剖宫产术最常见(74.60%,94/126),其余占比>10%的危险因素依次是高龄(24.60%,31/126)、早产(15.08%,19/126)、辅助生殖受孕(14.29%,18/126)及产后出血或输血(10.32%,13/126)。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妊娠期及产褥期VTE危险因素评分≤3分的VTE孕产妇占比84.13%(106/126)。结论:我院产科VTE主要发生在产褥期,产后1周是发病风险最高的时期,发病特点以无症状肺栓塞最常见。孕产妇应尽早进行VTE动态风险评估,积极预防、早期诊治VTE。
    • 吕雪莲; 于翠萍
    •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与泌乳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220例产妇为对象,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情况及泌乳量、首次泌乳开始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后3 d、产后7 d乳房疼痛WH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48 h、72 h泌乳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首次泌乳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乳房舒适度产后7天观察组0级、Ⅰ级比重为49.09%、40.00%,高于对照组35.45%、27.27%,观察组Ⅱ级与Ⅲ级比重为8.18%、2.73%,低于对照组27.27%、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缩短首次泌乳开始时间,明显增加产后泌乳量,值得推广实施。
    • 张丹莉; 胡凤欣; 王佳; 陈玲; 刘莎; 蔡文智
    • 摘要: 背景本研究团队前期分别开发了针对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风险预测模型,旨在早期识别孕产妇SUI的高危人群并提供有效干预,但尚未进行外部验证。目的外部验证前期开发的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探索该模型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于2020年7—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电话随访,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选取产后6个月的产妇作为验证组进行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使用电子医疗记录收集研究对象年龄、身高、妊娠前体质量、流产史和分娩史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电话随访调查研究对象产后6个月SUI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别评价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最终纳入298例研究对象为验证组,其中初产妇203例(68.1%),经产妇95例(31.9%)。初产妇队列中,非SUI者158例,SUI者45例。经产妇队列中,非SUI者72例,SUI者23例。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在初产妇外部验证人群中AUC为0.719〔95%CI(0.643,0.795)〕,在经产妇外部验证人群中AUC为0.833〔95%CI(0.738,0.92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产后SUI风险预测模型在初产妇人群中校准欠佳(χ^(2)=34.11,P<0.001),而在经产妇人群中拟合度良好(χ^(2)=9.62,P=0.293)。结论初产妇产后SUI预测模型能有效区分患者是否发生产后SUI,但尚需进一步更新以提高模型的外部适用性;经产妇产后SUI预测模型具有可接受的外部效能,鼓励将其作为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干预的评估工具进行推广。
    • 李宁; 阚艳敏; 王艺桦; 李劼; 石超会; 张曼; 张树华
    • 摘要: 背景我国高龄产妇在产妇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而高龄产妇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高危人群。目的应用盆底二维、三维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确立高龄产妇产后早期SUI的超声诊断指标及界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产后早期(6~8周)高龄产妇(年龄≥35岁)105例为高龄组,并依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排尿日记、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等临床综合指标及临床诊断分为SUI亚组(51例)与非SUI亚组(54例);选取同期来本院门诊就诊的产后早期适龄产妇(0.700,其中h_(1BL)、h_(2BL)、LHA_(1)、ΔE_(双侧)诊断高龄产妇产后早期SUI的AUC均>0.850,当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8 cm、-0.50 cm、16.79 cm^(2)、16.85 kPa时,灵敏度分别为82.4%、83.3%、94.1%、88.9%,特异度分别为90.2%、85.2%、90.2%、87.0%。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联合指标诊断SUI的函数为PRESUI=-3.691×h_(2BL)-0.952×LHA_(1)+0.675×ΔE,联合指标诊断高龄产妇产后早期SUI的AUC为0.992〔95%CI(0.982,0.999)〕,最佳截断值为0.571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1%、96.3%。结论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较适龄产妇松弛明显,尤其是SUI患者,多模态超声可以定量评估高龄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变化,h_(1BL)、h_(2BL)、LHA_(1)、ΔE_(双侧)及联合指标均可作为高龄产妇产后早期SUI的超声诊断指标,其中联合指标的诊断价值较高。
    • 袁平(综述); 曹晓明; 高祖梅(审校)
    • 摘要: 2017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对盆底康复的最佳证据进行了临床推荐,但产妇盆底康复依从性低仍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产褥期,女性盆底康复护理需求的满足易被忽略。该文对产褥期盆底康复护理需求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需求评估、影响因素进行了整理分析,讨论了其对我国产褥期女性盆底康复护理实践的启示,旨在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 邓晰瑜; 黄萍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4月30日该院收治的产后24 h内新生儿20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低体温新生儿26例(低体温组),未发生低体温新生儿176例(非低体温组)。分析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主要在2 h内[88.5%(23/26)],低体温分布以36.1~36.4°C为主[80.8%(21/26)],复温时间以120 min内为主[65.4%(17/26)]。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生后24 h内发生疾病情况,以及母亲年龄、孕周、顺产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年龄、新生儿生后24 h内发生疾病是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顺产为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年龄、新生儿生后24 h内发生疾病是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顺产为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的保护因素。产后24 h内新生儿发生低体温主要在2 h内,并以36.1~36.4°C为主。
    • 邹鹏(图)
    • 摘要: 1.保证产房温度。在孕母牛预产期前5天,认真清扫产房并消毒后,再让孕母牛进入。产前一天将产房温度调整至20°C~25°C,牛犊出生3天内产房内温度保持不变。需确保产房通风透气良好、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以便母牛和牛犊在优良环境中度过产后期
    • 张晨; 张丁丁; 郭玲; 安娜; 赵小琪; 高景华; 王尚全; 朱永涛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正骨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诊断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30例患者(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1~43(33.0±3.5)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翻身、行走等活动障碍,所有患者采用正骨手法治疗,且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及超声检查分别对疼痛和耻骨联合分离程度进行评定。正常组选取欲取子宫内节育器且行常规骨盆正位X线片检测的绝经期妇女30例,年龄49~59(54.0±2.9)岁,行超声及X线测量耻骨联合间隙的宽度。结果:正常组中超声测量妇女的耻骨联合宽度(5.2±1.7)mm,X线测量耻骨联合宽度(5.0±2.1)mm,超声与X线测量耻骨联合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手法治疗前超声测量耻骨联合宽度(9.5±1.8)mm,VAS 6.05(5.27,6.80)分,手法治疗后耻骨联合宽度(5.8±1.3)mm,VAS 0(0,0)分,手法治疗前后耻骨联合宽度及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安全无放射性、易重复多次检查,能清晰显示耻骨联合周围软骨、韧带及骨质结构,更适合做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为临床正骨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评定提供定量的影像学依据。
    • 乌兰图雅; 赵莉萍; 宫晓玲
    • 摘要: 耻骨联合分离是产后少见的并发症,严重产伤性耻骨联合分离更为少见。回顾分析1例经阴道分娩后发生耻骨联合分离致会阴裂伤的病例,患者会阴部严重裂伤及撕脱伤,深达右侧穹窿,上达耻骨联合及前盆壁,耻骨联合下方空虚,耻骨联合分离78.37 mm,患者不能改变体位,考虑严重产伤性耻骨联合分离致会阴裂伤,行全身麻醉下耻骨联合复位内固定术+阴道检查+会阴裂伤修补术+膀胱镜检查术,患者产后6周可搀扶下床活动。严重产伤性耻骨联合分离行复位内固定手术可快速回复骨盆解剖结构,促进康复。
    • 潘竟; 蒋运兰; 张越; 刘雅鑫; 黄孝星; 沈音丽
    • 摘要: 目的对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检索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应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30篇,涉及14个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2.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72~2.74,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3.13,95%CI:1.88~5.23,P<0.001)、经产妇(OR=2.52,95%CI:1.26~5.00,P=0.009)、D–二聚体(OR=1.87,95%CI:1.33~2.63,P<0.001)、剖宫产(OR=2.77,95%CI:2.18~3.53,P<0.001)、糖尿病(OR=2.08,95%CI:1.64~2.64,P<0.001)、高血压(OR=2.82,95%CI:1.96~4.05,P<0.001)、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病史(OR=2.75,95%CI:2.01~3.74,P<0.001)、静脉曲张(OR=5.82,95%CI:2.20~15.4,P=0.001)、子痫/先兆子痫(OR=2.78,95%CI:1.52~5.09,P=0.001)、口服避孕药(OR=1.76,95%CI:1.28~2.42,P=0.001)、产后感染(OR=3.50,95%CI:1.30~9.42,P=0.001)、产后出血(OR=2.16,95%CI:1.60~2.93,P<0.001)、产褥期卧床时间≥72h(OR=2.54,95%CI:2.14~3.02,P<0.001)是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中国孕产妇产后发生VTE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中国孕产妇产后VTE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减轻产妇痛苦,较少住院时间,保护产妇的生命健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