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青枯病菌

青枯病菌

青枯病菌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075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植物保护、热带作物学报、中国马铃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年会、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一次全国桉树会议、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烟草农业与科技分会等;青枯病菌的相关文献由45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庆河、谢世勇、宋纪真等。

青枯病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3075 占比:99.32%

总计:13165篇

青枯病菌—发文趋势图

青枯病菌

-研究学者

  • 陈庆河
  • 谢世勇
  • 宋纪真
  • 尹启生
  • 李本金
  • 胡利伟
  • 刘双清
  • 刘裴清
  • 廖晓兰
  • 张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密密; 刘晓宇; 许忠祥; 钱茱希; 杨静; 李彬; 吴翠萍
    • 摘要: 在口岸送检的鲜食马铃薯上分离到一株细菌分离物0297,对该分离物在薯块上的为害症状和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经特异引物PCR检测、多位点序列分析、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患病薯块切面维管束变褐,按压分泌乳白色菌脓,分离物菌落在NA培养基上呈有光泽的乳白色;青枯病菌特异引物RS32/RS37扩增分离物0297得到预期583 bp的条带,与GenBank中青枯病菌(JQ323519)的序列相似性为100%;选择gyrB、gapA、adk和gdhA 4个看家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物0297与青枯病菌株Ralstonia solanacearum Phylotype Ⅱ race3(UW448、BR113、UW504、UW224、BS025、UW551)聚集在同一分支上;该分离物人工接种马铃薯与番茄茎能引起茎叶褐变、萎蔫等典型病害症状.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物0297鉴定为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Phylotype Ⅱ race3).
    • 郑钰婷; 胡宇如; 胡方平; 蔡学清
    • 摘要: 为了有效筛选出对作物青枯病具有防治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群体感应淬灭基因aiiA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与室内盆栽防治效果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防细菌的筛选,并通过传统的细菌学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253株生防菌株中获得了12株含有aiiA基因的生防菌株;进一步盆钵防效测定,获得了一株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B15。该菌株接种处理后,烟草青枯病可推迟2 d发生,在接种处理14 d后其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为68.33%。B15菌株在NA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有光泽且粗糙,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耐盐性为7%;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15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本研究获得的含有群体感应淬灭基因aiiA的蜡样芽胞杆菌B15菌株,为作物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生防菌株资源。
    • 刘露; 林志坚; 周挺; 梁颁捷; 顾钢; 胡方平; 蔡学清
    • 摘要: 噬菌体可用于防治植物青枯病,但不易保存.本文对青枯病菌短尾噬菌体P1、P2、P3和P4株系的保存方法和条件进行了研究;将各噬菌体原液、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甘油=1∶1∶2、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80%甘油=1∶1∶2的处理分别置于-75、-25、4°C、室温下保存,再分别于90、180、270、365 d后取样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结果表明,-75°C和-25°C下,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或80%甘油=1∶1∶2保存的效果最好,365 d后效价仅下降0~2个数量级;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在4°C和室温下保存效果也较好,4°C保存365 d后效价仅下降1~3个数量级;此处理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也可达270 d.因此,以资源长期保存为目的可采用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40%或80%甘油=1∶1∶2保存于-75°C或-25°C下;短期保存可采用噬菌体原液∶青枯菌液=1∶1保存于室温下.
    • 林志坚; 吴秀琴; 梁颁捷; 顾钢; 周挺; 胡方平; 蔡学清
    • 摘要: 作物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于作物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因而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是病害预测及有效防控的前提。本文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噬菌体P3株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并探讨其在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的可行性,为烟草根际土壤青枯病菌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P3株系由一个二十面体的头部和非常短的尾部构成;裂解谱广,可裂解烟草、番茄、辣椒、马铃薯和甘薯的青枯病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潜伏期60min,裂解期80min,裂解量179;对1%氯仿不敏感;55°C以下及pH 4~12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对紫外线敏感,照射18 min失活;20°C~28°C存放一个月效价稳定。同等条件下,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平板检测法的实测值仅为1.79×10~4CFU/g,而噬菌体检测法实测值为2.83×10~5 CFU/g,说明噬菌体检测法的灵敏度较平板检测法高10倍。本研究通过噬菌体检测法检测了烟草根际土壤的青枯病菌数量,可为今后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 林志坚; 吴秀琴; 梁颁捷; 顾钢; 周挺; 胡方平; 蔡学清
    • 摘要: 作物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于作物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因而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是病害预测及有效防控的前提.本文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噬菌体P3株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并探讨其在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的可行性,为烟草根际土壤青枯病菌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P3株系由一个二十面体的头部和非常短的尾部构成;裂解谱广,可裂解烟草、番茄、辣椒、马铃薯和甘薯的青枯病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潜伏期60 min,裂解期80 min,裂解量179;对1%氯仿不敏感;55°C以下及pH 4~12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对紫外线敏感,照射18 min失活;20°C~28°C存放一个月效价稳定.同等条件下,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平板检测法的实测值仅为1.79×104CFU/g,而噬菌体检测法实测值为2.83×105 CFU/g,说明噬菌体检测法的灵敏度较平板检测法高10倍.本研究通过噬菌体检测法检测了烟草根际土壤的青枯病菌数量,可为今后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 魏永成; 张勇; 仲崇禄; 孟景祥; 陈珍
    • 摘要: 为了解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抗青枯病的机理,对接种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后短枝木麻黄的单宁和黄酮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短枝木麻黄种源小枝的总酚和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高抗、中抗种源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均约为126 mg g-1,但中抗种源的峰值出现时间较晚,而易感种源则呈逐渐升高趋势.抗、感种源木麻黄接种青枯菌后,小枝中缩合单宁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高抗种源的缩合单宁含量均显著高于易感种源,增加70.33%.抗性种源黄酮含量呈S型上升趋势,易感种源则持续缓慢升高.这表明接种青枯病菌后,抗、感短枝木麻黄种源表现出不同的防御特征,次生物质含量增幅越大,抑菌抗氧化能力越强,短枝木麻黄表现出的抗性越强.
    • 科技日报
    • 摘要: 在番茄产地,土壤中的青枯病菌引起的青枯病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感染这种病菌后,整个植株会迅速枯萎,造成产量锐减。目前针对土壤传染病青枯病菌的有效药物只有三氯硝基甲烷,但三氯硝基甲烷为剧毒物,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环保而且农户负担轻的土壤消毒法。
    • 余佳敏; 刘颖; 肖建华; 肖勇; 江鸿; 余祥文
    • 摘要: 为探索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平板抑菌法、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分析了TIVL对烟草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上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即随着琼脂平板中添加药剂浓度的升高,对青枯雷尔氏菌和野火病菌的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同时,TIVL对青枯雷尔氏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2 mg·L-1和36 mg·L-1,对野火病菌的MIC和MBC均为36 mg·L-1,且2种病菌在含有32 mg·L-1 TIVL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基本受到抑制,说明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野火病菌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实验结果为探索离子钛防治烟草青枯病和野火病提供理论依据.
    • 王芳; 杨笑笑; 李振轮; 杨水英
    • 摘要: 研究矿质营养元素硼、钙、镁、铁对番茄青枯菌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硼、钙、镁、铁分别对青枯菌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最后采用盆栽接种法研究复合矿质元素组合对番茄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质元素硼、钙、镁、铁对青枯菌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钙、镁、铁处理过的青枯菌胞内SOD、POD、CAT活性均显著升高,而经硼处理过的青枯菌胞内SOD、POD、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土壤中添加复合矿质元素组合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添加矿质元素的处理中青枯病菌的数量减少,番茄青枯病的发病时间推迟,并且发病率减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