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症药疹

重症药疹

重症药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21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7512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全科护理、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等;重症药疹的相关文献由87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玉红、李林峰、汪小柳等。

重症药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7 占比:5.01%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7512 占比:94.72%

总计:7931篇

重症药疹—发文趋势图

重症药疹

-研究学者

  • 何玉红
  • 李林峰
  • 汪小柳
  • 王丽彬
  • 陈斌
  • 刘群英
  • 孙蔚凌
  • 李睿亚
  • 杨梅
  • 杨莉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林荣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发生规律,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安庆市石化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上报的59例重症药疹的不良反应报告,依据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剂型、致敏药物进行评定分析。结果重症药疹发生人群主要集中在21~60岁年龄段(35例,59.32%)。药疹分型主要为发疹型药疹(47例,79.67%)。药物剂型主要为片剂(23例,38.98%),以口服给药途径为主(40例,67.80%)。抗菌药物引起的重症药疹36例,占总例数的61.02%,其中阿莫西林胶囊所致重症药疹10例。结论重症药疹的发生机制复杂,与药物及环境因素相关,需加强患者用药监护,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 李菲; 袁妮妮
    • 摘要: 总结1例拉莫三嗪过量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经验,为重症药疹病人的护理提供相关经验。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根据病人病情给予一般支持补液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抗过敏药物治疗,同时提供适宜的环境,指导饮食护理,注重破损皮肤及黏膜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病人症状改善,住院20 d,好转出院。
    • 张维; 李奇穗; 邓长刚; 黄薇; 孙艳雨; 袁婧
    • 摘要: 目的:分析HIV合并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收治的HIV合并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类型重症药疹患者之间在人口学资料、过敏史、致敏药物、临床特征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HIV合并重症药疹患者,其中重型多型红斑(SJS)23例,剥脱性皮炎(ED)15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TEN)2例;平均年龄为(48.7±12.8)岁,男性为主,占85.0%。该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值为113(14~713)个/μL;常见致敏药物为:依非韦伦、磺胺、中药制剂;皮肤瘙痒(80.0%)、发热(52.5%)为其常见临床表现;90%患者出现黏膜受累,82.5%肝脏受累,65%患者合并感染。三种类型重症药疹比较,仅在发热、合并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平均最大剂量(78±12.6)mg/d,65%的患者同时联合使用了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平均总剂量为(111.4±22.9)g。共3例患者死亡,占7.5%,死亡原因非皮疹本身所致,均为艾滋病合并症所致。结论:HIV合并重症药疹以中年男性多见,平均潜伏期10天,且以使用依非韦伦、复方磺胺甲恶唑、中药制剂及结核药患者常见,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疗效较好。
    • 叶良平; 朱启星
    •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8例住院重症药疹患者为病例组,以1∶1匹配的方式选取同时期本院健康体检者设置对照组,分析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法探讨重症药疹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血沉、尿素氮、血糖值均升高,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清蛋白、电解质Na^(+)及HCO_(3)^(-)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谷丙转氨酶值(OR=2.781,P<0.001)、糖皮质激素用量(OR=0.785,P<0.001)及血糖值(OR=1.619,P=0.011)影响重症药疹的临床转归。结论重症药疹可引起多器官损伤,谷丙转氨酶值、糖皮质激素用量、血糖值对重症药疹治疗结局有影响,动态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值对开展临床预防及降低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 秦本露; 陈少秀; 杜晓; 景海霞; 陈都红; 常明泉; 冯萍
    • 摘要: 药疹是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性反应,又称药物性皮炎。重症药疹包括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皮损面积大易引起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多脏器损害,病死率极高。及时正确处理皮损是减少重症药疹患者感染和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做好患者皮肤黏膜的护理是关键。
    • 李如蓝; 夏仲
    • 摘要: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导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抑郁障碍复发伴易怒、冲动患者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出现SJS的诊疗经过。结果该患者在丙戊酸钠单药口服治疗55 d后,出现口唇、外阴血疱,双眼结膜充血,全身散见红斑、皮疹、水疱,并迅速加重,局部破溃。皮疹出现1 d后体温升高,最高达38.5°C;辅助检查示中性粒细胞84.0%,C反应蛋白8.56 mg/L,白蛋白35.5 g/L。鉴于明确的用药史和典型皮疹形态,诊断Stevens-Johnson综合征。立刻停用丙戊酸钠,并使用抗组胺药和皮质类固醇治疗;2 d后体温下降至正常,10 d后皮疹逐渐消退,白蛋白正常;出院后随访半年,全身多处色素沉着,眼部后遗干涩症状,情绪稳定,未再服精神类药物。结论丙戊酸钠可出现严重药敏,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
    • 扎珍; 张韡; 索朗曲宗; 慈仁央吉
    • 摘要: 药疹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类型多样,病情轻重不一,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研究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及药疹的防治,对我院208例药疹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药疹患者208例,就临床资进行回顾。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发疹前有明确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停用致敏药物后皮疹逐渐好转或消退。分型标准[1]:轻症药疹包括发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固定性药疹、紫癜型药疹等,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JS)、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ESS)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疹(AGEP)。
    • 丁小凤; 何夏花; 程明峰
    • 摘要: 目的 分析联合护理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药疹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药疹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接受健康宣教、皮肤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采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升高、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检测两组干预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升高、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的TNF-α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而且观察组干预后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联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药疹患者相关并发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加快临床症状缓解.
    • 肖红梅; 肖红娟; 黄海花; 阳巍; 范秀珍
    • 摘要: 目的 对重症药疹患者的危险因素和致敏药物相关分析.方法 对医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出现的30例重症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出现药疹的危险因素和致敏药物.结果 本次回顾性分析发现,在危险因素上,患者年龄、药物使用时长、合并用药数量等相关因素都与药疹发生与治疗存在关系;在致敏药物上,抗生素类药物为主要致敏药物,占比30.00%,抗生素合并中药注射剂(16.67%)、抗生素合并血液制品(10.00%)、抗生素合并NSAIDS(10.00%),抗生素类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为主;其次包括解热镇痛合并中药注射剂(13.33%)、多种中药注射剂(13.33%)、抗癫痫类(6.67%).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易受到年龄、药物使用时长、合并多种药物因素影响.
    • 刘艳玲
    • 摘要: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对重型药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重型药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8例,给予集束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型药疹患者护理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