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酒醅

酒醅

酒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58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微生物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9930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微生物学通报、现代食品科技、食品与发酵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成果校际交流会等;酒醅的相关文献由148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莉、黄治国、乔宗伟等。

酒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0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930 占比:99.10%

总计:30201篇

酒醅—发文趋势图

酒醅

-研究学者

  • 王莉
  • 黄治国
  • 乔宗伟
  • 徐岩
  • 程伟
  • 沈才洪
  • 王松涛
  • 赵东
  • 杨帆
  • 王和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万勇; 张兆丰; 熊翔; 余有贵
    • 摘要: 研究以湖南某新建酱香型白酒酿造车间全年八个轮次发酵周期的酱酒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轮次、不同空间位置的酱酒醅在堆积和窖池两个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发酵轮次的推进,酒醅的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逐渐减少;而同一发酵轮次中,水分、酸度、还原糖含量总体表现为中、下层酒醅高于上层酒醅,而淀粉含量不同层次间差异较小。
    • 胡晓龙; 田瑞杰; 李保坤; 张勇; 迟雷; 何培新; 魏涛; 朱文优
    • 摘要: 利用宏转录组学技术解析浓香型白酒主发酵期过程中(3、7、25 d)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演替及差异转录基因。结果表明,酒醅活性生物群落由6个界、124个门、195个纲、2824个属及部分未知和不可鉴定的种属组成,其中可鉴定生物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组成。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真菌相对含量由42.8%降至0.01%,细菌相对含量由17.7%增至56.3%,其中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分别是驱动细菌和真菌组成变化的主要菌门。3个发酵节点的酒醅生物差异表达基因数分别为6895(3 d vs 7 d)、2640(7 d vs 25 d)和6124(3 d vs 25 d)。发酵过程中,下调差异基因数量明显多于上调差异基因数量。发酵3~7 d,酒醅微生物上调的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与糖和醇类化合物代谢的功能条目,而在整个主发酵期,下调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与细胞组分或与其相关的生物过程条目中。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浓香型酒醅复杂生态体系中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和功能,为深入揭示浓香型白酒固态酿造机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 何璇; 高银涛; 余博文; 陈建新
    • 摘要: 为在定量水平上了解酱酒生产全周期中酒醅温度及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量的演变现象及规律,采用无纸化温度记录仪对发酵醅温进行多点多层次的跟踪监测,并结合生产参数、理化指标、微生物量及成品风味成分等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周期可分为前期准备期、主发酵期及收尾发酵期3阶段,各阶段所产原酒风味分别具备明显特征。全周期产量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是“季节性生产、控制加曲量、堆积与窖内发酵结合”等工艺共同作用所致,其实质是通过控制适当的醅温和均衡发酵以平衡细菌和酵母两大主要菌群演替和相互作用,代谢产生酱香酒的风味物质;固态发酵传热特点使得堆积和窖内均存在温度场和浓度场,发酵初始阶段醅温的不均匀是造成发酵过程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且环境温度对实际发酵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综上证实采用合适的工艺手段控制适当的醅温与均衡发酵对酱酒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崔磊; 胡景辉; 孙伟; 董思文; 常强; 陈禹锜; 张娇娇; 何猛超; 韩兴林
    • 摘要: 采用三角瓶和陶坛两种固态发酵方式分别模拟白酒发酵过程,通过向高粱中单独添加一定量的单宁单体成分,探究单宁成分对白酒固态发酵的影响。酒醅理化方面,在20 d的发酵结束后空白组酒醅水分含量升高3.78%、酸度升高1.1 mmol/10 g、淀粉含量下降2.09%、还原糖含量下降0.67%,而添加单宁的两组酒醅水分含量仅分别升高0.05%和0.48%、酸度均只升高了0.6 mmol/10 g、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90%和1.97%、还原糖含量升高了22.43%和24.75%,可见单宁主要对以还原糖为底物的酶或菌种的活性/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以淀粉为底物的酶或菌种的抑制效果不明显,最终导致酒醅中还原糖无法及时得到转化利用而累积在酒醅中,从而酒醅内还原糖含量不断升高,且单宁添加方式并无较大差异。对酒体风味分析发现单宁含量的不断升高会降低酒体中酒精和酯类风味物质含量,当单宁添加量为1.0%时,酒样酒精度下降约20%vol,乙酸乙酯含量降低3.48 g/L,总酯含量降低1.77 g/L,而酸类风味物质含量则会有所升高,当添加量为1.5%时,乙酸含量升高0.65 g/L,总酸含量升高0.95 g/L,可见单宁成分对发酵后期的生香阶段也具有抑制作用,导致酸类风味物质无法正常转化,而酯类风味物质无法合成。感官方面,添加单宁会使酒体出现杂味,口感变酸,整体质量下降。
    • 敖灵; 梅军兰; 郎召伟; 曾珊; 沈小娟; 陆震鸣; 张晓娟; 柴丽娟; 王松涛; 沈才洪; 史劲松; 许正宏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泸型酒)酿造过程中上、中、下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基于酯类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三层酒醅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醇类、酸类和酯类,其在不同层酒醅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相似,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发酵前期(0~15 d),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上升,酸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发酵后期(18~39 d)这两种物质变化趋于平稳。发酵结束时,上层酒醅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最高,下层酒醅次之,中层酒醅最低。PCA结果表明,泸型酒发酵过程分两个阶段,发酵前期特征酯类物质为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发酵后期特征酯类物质为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
    • 卫春会; 郑自强; 李浩; 任志强; 黄治国; 邓杰; 董玲
    •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浓香型白酒酒醅中主要风味物质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了酒醅在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风味物质及其前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酒醅的主要风味物质有38种,其中包括18种酯类物质,10种醇类物质,8种酸类物质,2种白酒有益因子(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在酒醅不同空间层,上层的风味物质仅有18种,但酸类和酯类比例更为协调,且丁酸乙酯与己酸乙酯含量比值为0.07,可突出浓香型白酒的酒体风格;中层的风味物质有34种,且醇类质量浓度达354.70 mg/L,酸类质量浓度达1 444.75 mg/L,酯类质量浓度达1 529.45 mg/L,均高于上层和下层;下层酒醅的己酸及己酸乙酯质量浓度最高,分别达到220.25和441.86 mg/L,有利于浓香型白酒主体风味物质的合成。在发酵过程中,酒醅不同空间层的四大酯、四大酸含量呈先较缓增加(0~15 d),后迅速增加至稳定趋势,中层和下层的四大酯、四大酸含量比上层变化趋势更为显著。
    • 王小琴; 郭艳; 宋廷富; 罗珠; 李杨华; 安明哲; 张国宏; 王毅; 李光尧; 闫晓剑
    • 摘要: 采用国产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及配套的端云一体光谱智能建模系统,针对白酒酿造过程中出入窖酒醅进行定量分析模型开发,包含出窖酒醅水分、酸度、淀粉、残糖指标,入窖酒醅水分、酸度、淀粉指标,通过使用特制的酒醅压紧工装,以及不同的预处理算法组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开发完成了上述共7种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验证。
    • 刘明坤; 韩奇颖; 闫长杰; 宣丽君; 左翔; 于荣荣; 郑蓉; 焦祥启; 李涛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兰陵浓香型白酒发酵酒醅进行检测,分别建立了全发酵过程入池、出池酒醅整体模型。其中,入池酒醅水分、淀粉、酸度模型的预测偏差分别为±1.2%、±1.5%,±0.25°;出池酒醅水分、淀粉、酸度和酒精度模型的预测偏差分别为±1.1%、±1.6%、±0.4°、±0.5%vol,均能满足使用时对分析精度的要求。这一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酒醅进行检测能够大大降低分析时间和人力成本,使得分析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为企业降本增效奠定了基础。
    • 杨美媛; 孟勤燕; 张艳; 白莉圆; 徐晨; 张永利; 闫宗科
    • 摘要: 酒醅是白酒酿造过程中承接微生物的主要载体。本实验以凤香型酒醅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功能酶活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酒醅发酵过程中,温度先持续升高后缓慢降低;水分含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酸度先缓慢降低后迅速升高;淀粉含量持续下降过程;还原糖先升高后降低;酒精度逐渐升高。在整个酒醅发酵过程中,酯化酶活性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脂肪酶活性变化波动较大;α-淀粉酶和糖化酶活性整体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不同发酵阶段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均有差异,整体来看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真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