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学

道学

道学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55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篇;相关期刊35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东岳信仰与北京东岳庙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2010国际儒学论坛等;道学的相关文献由529位作者贡献,包括钟为柱、钟四极、刘玮玮等。

道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5 占比:95.2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73%

专利文献>

论文:22 占比:3.99%

总计:551篇

道学—发文趋势图

道学

-研究学者

  • 钟为柱
  • 钟四极
  • 刘玮玮
  • 包佳道
  • 陈来
  • 吕锡琛
  • 温志拔
  • 田浩
  • 陈俊民
  • 周全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木斋
    • 摘要: 中国自从西周《诗经》文化以来就是一个"文学中国"的国度,而非理学道学的国度。重回文学中国不仅仅是华夏民族所急需,对人类未来走向也应该具有指引作用。苏东坡以诗词文赋阐述其审美人生的哲学思想,并从道学研究本身完成了与北宋五子的分野,从而成为文学中国的伟大里程碑。作为伟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审美人生方式,才是华夏民族品格真正的代表。
    • 蒋国保
    • 摘要: 狭义蜀学,即《宋元学案》所谓“苏氏蜀学”。苏氏(三苏)蜀学就哲学论,在路数上大别于由《大学》回归孔孟的程(颐)朱(熹)哲学(理学),却接近由《中庸》回归孔孟的程颢哲学,只是他们不像程颢那样以“心”为宇宙“本体”,却以“道”为宇宙“本体”,可谓之“道本论”。按照牟宗三的说法,程颢心学是正统宋学中的大宗,则接近程颢路数的三苏“道学”,即便难以纳入正统宋学,也不应该被归为宋学之异端或别调。客观地评价狭义蜀学,应将三苏“道学”视为并立于“气学”“心学”“理学”之宋学的一个分支,它对丰富北宋道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理论价值。
    • 廖春阳
    • 摘要: 张载所处的北宋社会,面临着来自佛老盛行和积贫积弱两方面的危机,在此种背景下构建的张载礼学,以这些问题的解决为指向,以“道学”和“政术”为其进路,此二者彼此贯通、互为依据,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礼学思想的独特之处。“道学”应对佛老盛行的思想危机,张载礼学由礼之自然追溯到礼的形上依据,并进而以变化气质、知礼成性实现人在持礼过程中的内在超越,为士大夫的心性修养提供了佛学之外的途径。“政术”则应对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张载以渐复三代为最终理想,通过以礼为教追求贤才之培育,对敦本善俗和社会教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 包佳道
    • 摘要: 生生性启发语体现着道学在“变易”世界捕捉事物意义的语言传统。从语言功能看,杨时承继前人摹状、表情(达意)、指行、存道(明道)等功能,理论化明确道学语言启发一贯之道;从表达内容看,指示个体生命与社会历史、时空、万物浑然一体地在世方式,激发求道者世界生生不已浑然一体的生命自觉;从表达特点言,因形下启发形上,无法用明确语言表述出来,只好含蓄委婉地表达,即“微言”;因启发形上需间接指引多用比喻、类比、举例等;由具体通达整体,故采多层次详说,即“详喻曲譬”。这种生生性启发语呈现出启发性、生机性等的语义特点,既与概念语语义稳固性明显不同,又与过程语言、形式显示有别,当代中国哲学开展应直面这一言说传统。
    • 孙桂平
    • 摘要: 朱熹认为苏颂“道学渊深”,就是肯定苏颂具有深厚的理学修养,这可从苏颂“不过分”的人生守则、奉行公理的政治原则、深究物理的科学精神、伦理为本的价值准则等方面得到证实。朱熹基于《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和《中庸》“中和”思想而大力推崇苏颂的理学素养。朱熹可能从苏颂的人生经历和为官品格中发现了理学确切的实践价值,从而坚定了“专事道学”的人生志向。不过苏颂并非职业道学家,并不从事道学理论问题的教学和研讨,因而朱熹未将苏颂引为同道,在离开同安之后很少提到苏颂。
    • 包佳道
    • 摘要: 胡寅有深厚的伊洛道学学养,他倾力著《崇正辨》批判佛教捍卫孔孟儒学。本体话语上,胡寅坚持道学规律性、规范性和主宰性的“天理”与运动性、载体性“气”并行,是人至善本性的根源,批判了佛教性空思想。功夫话语上,以格物、穷理和正心强调道学穷究人伦理则精察事务之分,批判佛教用心术自诳;以推仁心、别亲疏阐发爱有差等,批判了佛教和墨家爱无差。伦理政治话语上,以无所为而为善批判佛教、法家功利诱人为善;以孝悌、忠义来阐发君王当明父子之恩、君臣之义。由此可见,胡寅道学虽有显著道统捍卫色彩,但确实又凸显着积极应对现实人伦政治的儒家精神旨趣。
    • 詹石窗
    • 摘要: 由道家传承的“道学”是以“道”为本体,以延年益寿、生命完善为目标的文化学说。道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观复修真”是其中关于生命涵养的主题。“观复”即静观自身一元之气的循环往复,而“修真”就是变化气质而使自我生命升华到“与道合一”的境界。从春秋时期开始,老子即有了“观复修真”的思考,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挥,“观复修真”不仅是道学生命涵养的一种实践技艺,而且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精神的贯彻。将这一生命修养理论回归于中国文化史上予以考察,就会发现它与“群经之首”《周易》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复》卦的象数与义理更是道学“观复修真”的思想根底。道学用以表示“观复修真”操作规程的一系列符号象征的底蕴就是《周易》六十四卦之象数,而其修持要领就在《复》卦所建立的时空对应与转换模式,《复》卦所蕴含的“一阳来复”、“反复其道”以及“天心”说正是《道德经》“观复”法门的思想内核。从这个角度看,需深入理解《复》卦才能明了“观复修真”的思想旨趣,需深入融通《周易》才能领悟“道学”大生命智慧的要领。
    • 连凡
    • 摘要: 西方创造的“Neo-Confucian(ism)”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从程朱理学(17世纪末期以来)到道学或宋明理学(20世纪初期以来)再到宋学(20世纪后期以来)的意义演变。最早在1926年由冯友兰翻译的中文“新儒家(学)”概念与“Neo-Confucian(ism)”概念在意义上一脉相承。由此,相应地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研究立场和路径。首先,以理学为“新儒学”的学者主要基于宗教、观念(而非哲学史)的立场,强调理学对儒家信仰(新儒教)与观念体系(新儒学)的重建及其现代意义。在这一立场下,虽然程朱理学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儒学”,但陆王心学也被收摄到理学的发展脉络中,因此“新儒学”展现的是整个宋明新儒学。其次,以道学为“新儒学”的学者主要关注宋明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及哲学诠释。在这一立场下,“新儒学”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最后,以宋学为“新儒学”的学者主要关注社会思想史上的主流与支流、正统与异端、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在这一立场下,“新儒学”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事功学派等在内的整个宋学,并且注意历史背景与学派之间的交涉关系。这三种研究路径在实际中不可能截然分开,真正有价值的研究必然是逻辑与历史、哲学观念与思想文化的统一。
    • 赵均强
    • 摘要: 张载认为的圣人就是天人合一的人,“大几圣矣,化则位乎天德矣。”一个人若能“大”、若能“成性”,则可以成为圣人。从“大能成性之谓圣”“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心统性情”“变化气质”“下学工夫”“乐天安命”六个方面,对张载道学的为圣工夫论进行通贯诠释,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张载学达性天,但其落脚点还是在教人学为圣人。因此,为圣之学是张载道学的重心之所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阐发。
    • 弗拉基米尔·马良文
    • 摘要: 老子的道(自然),是与“微妙的多样性”(“众妙”)、“无限的多样”(“众甫”)的概念密切相关的,表达了多样性与奇特性的本体.《道德经》以“小”“微”“妙”“一”“信”的论述,阐发了万事万物的神奇.道赋予了一个人“本真”的体验,因为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不需要公众的认可——这是对西方古典传统的又一个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突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