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蜀学

蜀学

蜀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167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社会科学研究、天府新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等;蜀学的相关文献由140位作者贡献,包括舒大刚、李冬梅、蔡方鹿等。

蜀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1.2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167 占比:98.70%

总计:13340篇

蜀学—发文趋势图

蜀学

-研究学者

  • 舒大刚
  • 李冬梅
  • 蔡方鹿
  • 吴龙灿
  • 彭华
  • 谢桃坊
  • 金生杨
  • 刘复生
  • 张兆勇
  • 粟品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国保
    • 摘要: 狭义蜀学,即《宋元学案》所谓“苏氏蜀学”。苏氏(三苏)蜀学就哲学论,在路数上大别于由《大学》回归孔孟的程(颐)朱(熹)哲学(理学),却接近由《中庸》回归孔孟的程颢哲学,只是他们不像程颢那样以“心”为宇宙“本体”,却以“道”为宇宙“本体”,可谓之“道本论”。按照牟宗三的说法,程颢心学是正统宋学中的大宗,则接近程颢路数的三苏“道学”,即便难以纳入正统宋学,也不应该被归为宋学之异端或别调。客观地评价狭义蜀学,应将三苏“道学”视为并立于“气学”“心学”“理学”之宋学的一个分支,它对丰富北宋道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理论价值。
    • 舒大刚; 段博雅
    • 摘要: 蜀学之源,远及大禹时代,独特的蜀地文化、中原移民与文翁兴学是蜀学的三大源头;蜀学之流,于儒释道皆有开创性与奠基性之功,于文史有丰富内容与突出贡献;蜀学之质,在信仰体系、核心观念、制度创新、经典体系等方面卓有特色与贡献。溯其源、厘其流、疏其质,方能固其本、开其新,基于“立足巴蜀,面向全国,体系重建,走向世界”的理念,推动蜀学创新发展,坚固学术自信、文化自信。
    • 陈名扬
    • 摘要: 四川大学彭华教授近著《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旨在考论并呈现民国时期“巴蜀之地”上“巴蜀之人”的“巴蜀之学”,以巴蜀近代学术的产生、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战时高校内迁、李庄战时文化、近代四川佛教、近代蜀学人物七个篇章,呈现了巴蜀学术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及代表人物、学术成就。《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是一本民国时期巴蜀学人与学术的上好的“学谱”,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深化研究。
    • 蔡方鹿; 姜雪
    • 摘要: 文翁兴学化蜀,不仅开创了中国地方官立学之先河,而且开巴蜀学子入京师受业经学博士之风气。儒学及其经学传入巴蜀,与蜀地固有文化相结合,形成以儒为主,融合诸家学术的蜀学,并得到长足发展。西汉以后,受文翁兴学化蜀的影响,蜀地儒学得到长足发展,历代杰出人物不绝,并在与各地文化的交流中,与时代思潮、学术流派紧密联系,融贯互通,体现为后世儒学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大发展。扬雄、杨终、杜甫、宋庠、吕陶、范祖禹、魏了翁、宋濂、杨慎、钟肇鹏等历代著名人物对文翁兴学化蜀,传播儒学做了充分肯定,亦体现了巴蜀儒学的流传发展。蜀地尚文好学之风蔚然兴起,巴蜀学人除积极学习中原儒家文化、教授于巴蜀外,也重视各家文化,将儒与各家学术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推动了巴蜀地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中国文化及各时代思潮的大发展。
    • 刘学智
    • 摘要: 蜀与秦地关中在地缘上皆属西部,蜀学与关学其学术发展在历史上有较多的交集。张载自幼在涪州生活近十二年之久,其成长很可能受到蜀(巴)文化的影响。关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蜀地诸多学人的关注,古代如魏了翁、张栻、庹正、虞集、张骥等,近现代如李源澄、张德钧等。他们或曾为张载请谥,或为关学学人著述撰写序跋并高度评价关学,或著述关学研究专论以传扬关学。其以不同形式关注和研究张载及其关学,对推动关学在蜀地的传播、深化关学研究起过重要作用。将蜀学与关学相关联加以研究,对推动西部儒学的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
    • 李晓宇
    • 摘要: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刘光第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戊戌六君子”之一。在近代蜀学演进的过程中,刘光第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是研究近代蜀学不应该忽略的重要一环。从锦江书院和尊经书院两大学术传统的优化整合中,可以看到刘光第的宋学思想开启了近代蜀学的新路径,并对后来的蜀学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 胡志明
    • 摘要: 作为著名的川籍学者,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思想深受蜀学的濡染,其晚年尤为萦怀于道家与蜀学研究."道家风骨说"正是根植于蜀学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诠释,其中涵蕴着"异端性格的批判精神"、"客观视角的史学精神"、"多维互动的包容精神"、"情理结合的诗性精神".阐究萧先生的蜀学研究以及与蜀学大家的学术交往,有裨于更为全面地通观萧先生的学术思想,彰明巴蜀哲学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蕴奥.
    • 吴龙灿; 苗泽辉
    • 摘要: 蜀学自文翁化蜀以来,呈现出儒道融合、诸学共治、开放包容的学术特色,对中国学术史有着重要影响.扬雄追慕蜀地汉赋名家司马相如、王褒,师承巴蜀著名学者林闾翁孺与严遵,其学术成就与蜀学有着密切联系.扬雄继承和发展了蜀学中的文学、语言学、经学、史学、子学等传统,融汇先秦两汉百家之学,精研辞赋创作,融通《易》《老》思想,结合天文历法,首创拟经体例,开创中国方言学,对蜀学与中国学术发展有较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 李冬梅
    • 摘要: 在蜀学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宋时期可说是蜀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不仅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蜀学名著,也诞生了一大批蜀学名家,程颐有“易学在蜀”之誉,刘咸炘亦有“史学莫隆于蜀”之说,蜀学之盛,古今鲜俪。以魏了翁为例,他是宋代继朱熹之后的著名经学家、理学家,对经学、理学都有深入研究,且颇有特色,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时有“南方共宗鹤山老”之说。
    • 邓楠
    • 摘要: "洛学"和"蜀学"之争并非洛蜀党争的反映,以"蜀学"指称"苏氏之学"主要出现在南宋时期,这时苏氏之学受到了士人的推重,逐渐成了蜀地学术的代表.苏学的盛行引起了朱熹的批判,这些批判划定了"程(洛)、苏(蜀)"之间的对立,"苏氏蜀学"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朱熹的观点为《宋元学案》所继承,《宋元学案》中的《苏氏蜀学略》也成了后世理解"蜀学""苏学"的一个重要来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