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

近地小行星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204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航天(宇宙航行)、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8557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天文学报、百科知识、科学之友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年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第二十六届空间探测研讨会、第二届全国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研讨会等;近地小行星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林、季江徽、尚海滨等。

近地小行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8557 占比:99.50%

总计:38750篇

近地小行星—发文趋势图

近地小行星

-研究学者

  • 刘林
  • 季江徽
  • 尚海滨
  • 宝音贺西
  • 崔平远
  • 崔祜涛
  • 庞峥
  • 廖新浩
  • 张品亮
  • 张泽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珏玢; 李晨; 许婧; 徐银
    • 摘要: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发现一颗正在向地球飞来的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其编号为2022 AA,预计它将于2月4日飞掠地球。这也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现的首颗近地小行星。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首席科学家赵海斌介绍,这颗小行星于1日21时33分左右被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接到上报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新星"编号为2022 AA。2022 AA是一颗阿波罗型轨道的近地小行星,直径约43米,接近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约为34.1万公里,小于地月距离。
    • 吴伟仁; 龚自正; 唐玉华; 张品亮
    • 摘要: 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过10次以上不同程度的生物灭绝事件,是人类长期共同面临的重大潜在威胁;防范近地小行星(NEA)撞击风险事关全球安危与人类文明存续,相关研究现实需求迫切、战略意义深远。本文阐述了NEA撞击危害及撞击地球风险情况,研判了积极开展应对的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当前NEA撞击风险应对的国际研究态势,涵盖应对流程、监测预警、撞击灾害评估、在轨处置等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NEA撞击风险应对的基础进展及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应对NEA撞击风险的发展目标、体系构成,论证形成了监测预警、在轨处置、灾害救援等重点任务以及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主导方向。研究建议,加强撞击风险应对能力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高效建立“内聚外联”撞击风险应对业务体系,快速形成撞击风险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构建行星防御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发展适应国情特色且“监测精准、预警可靠、应对有效、救援有力”的行星防御体系。
    • 叶楠
    • 摘要: 近地小行星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现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包括恐龙在内的75%地球物种在这次撞击中灭绝。此次事件被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瓦雷兹在撞击点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内发现了此次撞击的证据。1937年,69230号小行星以2倍月地距离掠过地球。
    • 摘要: 一颗直径100米至300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4公里速度穿越太阳系,目前距离地球5700万公里。天文学家预测,这颗小行星有1%的可能性在2027年4月27日撞上地球……地球人该怎么办?
    • 高薇
    • 摘要: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巡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我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后续,我国还将在2025年前后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等一系列深空探测任务。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简称飞控中心)负责深空探测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及航天器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实施与操作管理等工作,为确保每一次任务的成功,在任务前,结合深空探测任务特点进行全面的飞控过程地面验证。
    • 摘要: 2022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5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称,小行星7335(1989 JA)在本月27日与地球“擦肩而过”。
    • 摘要: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包括主带小行星、近地小行星、行星的特洛伊小天体、一部分海王星外天体以及一部分半人马小行星。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在月球上是否存在水、火星是否适合人类生存等前沿问题时,小行星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 李鑫冉; 赵海斌
    • 摘要: 近地小行星的巡天项目不断涌现,得到了海量的观测数据.而巡天观测方式使获得的数据弧段过短,传统方法在定轨和识别上存在极大困难,加之短弧定轨问题本身的病态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短弧数据对于发现、监测和评估小行星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在进化算法下构建极短弧定轨的计算框架,选用三变量的(a,e,M)优选法,保持维数较低的同时,使优化结果不再依赖观测量.采用参数较少、操作简便的差分进化算法,利用不同偏心率小行星的轨道模拟数据进行试验,对获得的最优解及其分布聚集区域进行分析,大偏心率轨道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会对算法搜索的灵敏度产生影响,需缩小搜索空间以提高搜索能力.结果表明算法在小偏心率问题中表现较好,可以得到有效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信息,大偏心率问题在传统方法失效的情况下,虽然最优解在整体分布中并不明显,但分布仍包含真实解,可结合分布密度和适值大小进行分析.未来需要对大偏心率问题作进一步研究,考虑其观测位置和观测时刻对算法产生的影响,分类计算.
    • 王艺睿; 李明涛; 周炳红
    • 摘要: 小行星撞击对地球上的生命存在重大潜在威胁,动能撞击是目前最易实现且成熟度最高的防御方案.动能撞击任务的一种轨道优化指标为最大化偏转距离(即小行星被偏转前后近地距的改变量),若用数值积分的方法精确计算偏转距离,会导致优化效率较低.在动能撞击任务的设计初期,可以对动力学模型及偏转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化,以提升优化效率.本文首先将高精度模型简化为二体模型,分析了两种经典偏转距离解析模型的适用条件,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近地点时刻预估的偏转距离近似模型;考虑运载约束,将化学推进变轨简化为脉冲推力变轨,建立了直接转移(两脉冲及三脉冲)和行星借力飞行转移(单次及两次借力)的动能撞击轨道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了优化问题.以偏转小行星Apophis为例,相比于解析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近似模型可以同时提升最优性、降低求解复杂性.优化结果表明,三脉冲直接转移方案与两脉冲直接转移方案的最优偏转效果基本一致,借力飞行转移方案相比于直接转移方案对偏转距离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在动能撞击任务的前期设计中,可以基于二体模型进行防御效果的快速评估,虽然对计算偏转距离存在一定误差,但对防御窗口的优化结果影响不大.进一步,数值求解偏转距离时,可通过引入主要引力摄动项(金星、地球、木星)修正二体模型,使其与高精度模型之间的求解误差在1%以下.
    • 范唯唯
    • 摘要: NASA网站2021年5月11日报道,经过近5年的空间飞行后,起源、光谱分析、资源识别与安全-风化层探测器(OSIR1S-REx)带着从近地小行星Ben-nu采集的大量岩石和尘埃样本启程返回地球,预计将于2023年9月24日着陆在美国犹他州试验训练场*。为了保障任务顺利执行,十余位导航工程师为航天器编写了计算机代码,并发送何时及如何离开Berniu的指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