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迁移量

迁移量

迁移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0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0417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海峡药学、药物分析杂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浙江省毒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食品药品与人类健康论坛、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2011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暨AOAC中国区年会等;迁移量的相关文献由15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玲、刘艇飞、陈彤等。

迁移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8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0417 占比:99.58%

总计:80758篇

迁移量—发文趋势图

迁移量

-研究学者

  • 王建玲
  • 刘艇飞
  • 陈彤
  • 何军
  • 肖晓峰
  • 杨光宇
  • 张涛
  • 李雪梅
  • 李晶
  • 杨叶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魏东; 郭贺影
    • 摘要: 本文参考现有国标方法及国内外标准对市售金属食品接触材料中5种金属元素(镉、铅、铬、锌、镍)的迁移量水平进行评估研究。本研究以体积分数4%乙酸作为食品模拟物,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OES)测定食品用金属制品中5种金属元素迁移量。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01~1.00 mg·L^(-1),检出限在0.001~0.010 mg·L^(-1),重复性测定相对偏差(n=6)在2.1%~5.6%,加标回收率在90.0%~112.5%。对60批次市售食品用金属餐具金属元素迁移量水平测定结果表明,5种金属元素在不同样品中迁移水平不同,这与其在金属餐具中的含量有关。5种元素的迁移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表明目前市售金属食品接触材料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安全。
    • 陈旭明; 李婷; 徐思飞
    • 摘要: 目的 优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塑料制品中双酚F和双酚S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的优化,迁移实验所得食品模拟物经C18柱分离、甲醇-氨水洗脱、多反应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优化条件下,双酚F和双酚S线性关系良好,水基模拟物的检出限为4μg/L和0.2μg/L、定量限为10μg/L和0.5μg/L,油基模拟物的检出限为20μg/kg和1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和2.5μg/kg,回收率为89.2%~105.5%,RSD值为1.42%~6.18%。结论 该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食品包装塑料双酚F和双酚S迁移量的测定。
    • 耿英英; 刘章月; 黄少华; 何中波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麦里地区发育大量花岗质岩体,岩性主要为碱长花岗岩,以及少量石英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以上述3种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质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25~308 Ma,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富碱、富K、富Al等特点。碱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特征,而石英二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卡拉麦里晚石炭世花岗质岩体所处构造背景应为由挤压碰撞到拉张的转换时期。物源分析表明:铀矿的铀源来自卡拉麦里花岗质岩体,U含量平均值超过3×10^(-6),Th/U平均值为7.18,具备富铀地质体特征,U迁移量可高达8.26×10^(-6),U平均原始含量为5.46×10^(-6);K 2O/Na 2O值为0.75~1.46,平均值为1.11,FeO/MgO值为1.18~20.73,平均值为5.28,显示其具有较高的陆壳成熟度,表明该地区具有较高的铀成矿潜力。
    • 梁小刚; 黄焕婷; 龙丹; 李琴琴; 吴建霞; 林琳
    • 摘要: 该研究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了白酒接触用塑料材料中2,2,4-三甲基-1,3-戊二醇双异丁酸酯(TXIB)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食品模拟物对常见塑料材料样品进行迁移试验后,得到模拟浸泡液,选择正己烷作为萃取溶剂对模拟浸泡液进行萃取,萃取溶剂体积为2 mL,震荡萃取时间为1 min,萃取液用HP-5ms(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GC-MS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可快速定量分析白酒接触用塑料材料中TXIB迁移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75),定量限为0.02 mg/kg,加标回收率为106.60%~119.90%,相对标准偏差为2.30%~6.50%。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白酒接触用塑料材料中TXIB迁移量的检测。
    • 罗序英; 胡爱生; 罗小芳
    • 摘要: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纸制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和1,3-二氯-2-丙醇(1,3-DCP)迁移量的方法。以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溶液、1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溶液和橄榄油为食品模拟物,根据GB 5009.156-2016和GB 31604.1-2015对样品进行迁移试验。称取迁移后的样品溶液10.00g,经5mL异辛烷(4%乙酸溶液、10%乙醇溶液、50%乙醇溶液)或2mL甲醇(橄榄油)萃取,离心,氮吹至近干后,再加入含100μg·L^(-1)3-MCPD-d_(5)和1,3-DCP-d_(5)的内标溶液1.0mL,得到样品浓缩液。用气密针向样品浓缩液中加入20μL衍生试剂[含1%(质量分数)三甲基氯硅烷的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溶液],于80°C衍生60min。采用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显示:3-MCPD、1,3-DCP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5~100μg·L^(-1),检出限(3s)均为1.0μg·kg^(-1);对一次性纸盘子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3-MCPD和1,3-DCP的回收率分别为81.0%~91.2%和82.0%~93.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3.2%~6.6%和2.6%~6.3%。方法用于测定10种食品接触纸制品中3-MCPD和1,3-DCP的迁移量,其中9种样品中均检出了3-MCPD,3种样品中检出了1,3-DCP。
    • 黎梓城; 吴学峰; 董犇; 李丹; 钟怀宁; 陈燕芬; 郑建国
    • 摘要: 为评估食品接触用塑料中添加剂的迁移风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用塑料中50种添加剂迁移量的方法。以甲醇和0.01%(体积分数)甲酸-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采用目标离子采集(Target MS/MS)模式对目标物的一级离子与二级离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各物质在0.02~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92.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0%~8.4%。在20款实际样品中有12个样品检出塑料添加剂,其中2个样品检出壬基酚,迁移量为0.033~0.071 mg/kg;6个样品检出抗氧化剂1076和抗氧化剂168,迁移量为0.12~3.3 mg/kg;4个样品检出光引发剂369、光引发剂ITX和光引发剂TPO,迁移量为0.054~4.0 mg/kg。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食品接触用塑料中50种添加剂迁移量的检测。
    • 钱凯; 刘丽娜; 王昕; 张海燕
    • 摘要: 目的:为有效控制实验室的测量过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测量纸吸管中丙烯酰胺迁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纸吸管样品在体积分数为4%乙酸水溶液的食品模拟物中丙烯酰胺的迁移量。通过建立测量数学模型,结合不确定度的评定规则,分别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评估,最终实现对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纸吸管中丙烯酰胺的特定迁移量为0.025 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62 mg/kg(置信水平P=95%,包含因子k=2)。结论: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丙烯酰胺迁移量测定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为校准曲线拟合、重复性测定和迁移试验。
    • 刘禹; 李党国
    • 摘要: 本研究模拟纸质吸管材料使用环境,提取吸管原纸中重金属,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模拟提取液中重金属浓度(以Pb计)。方法精密度为2.92%,回收率为94.3%~101.8%,定量检出限为0.12μg/kg。本方法测试快速、可靠、稳定,可作为纸质吸管材料中的重金属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 区卓琨; 陶绮华; 段蕴峰; 曹阳; 邓天彩; 王泽波; 蒙炬宏; 李业成
    • 摘要: 本研究模拟生活用水情况,配置含氯浸泡液对市面常见4种类型软管在低温(4°C)、常温(23°C)、高温(60°C)三种温度模式下各进行14d浸泡试验。试验期间取样检测里面的“三致”有机物含量。以监视“三致”有机物的迁移情况,观察迁移规律。本研究明确研究了不同材质的给水软管中特定的“三致”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2,4,6-三氯酚在给水软管中的迁移行为,分析研究给水软管道有机物迁移规律,可对给水软管的卫生安全预测提供参考意义,从而降低软管的使用风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杜梅; 王宇; 李灿然; 闻昌成; 布多
    • 摘要: 以西藏某矿厂中两个尾矿库的铁尾矿(TW-1、TW-2)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研究铁尾矿的浸出毒性,以改进的BCR法探讨铁尾矿中9种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铁尾矿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铁尾矿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是Fe、Mn、Zn和Cu,其中铁尾矿中As含量超出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2倍。TW-1中Cd的浸出浓度超出Ⅱ类水标准。铁尾矿中TW-1重金属活性系数大小为Pb>Cd>Ni>Zn>Cu>Mn>Cr>Fe>As,TW-2重金属活性系数大小为Pb>Zn>Ni>Cd>Mn>Cu>Cr>Fe>As。综合9种重金属的迁移能力,结果为TW-1重金属迁移能力大于TW-2。铁尾矿中的Pb、Cu、Cd和Zn的易于迁出态占比超过60%,对环境有潜在的风险,其中Pb主要以还原态为主,Cu、Cd和Zn以氧化态为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