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赭曲霉毒素A

赭曲霉毒素A

赭曲霉毒素A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4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1592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菌物学报、食品安全导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第七届中国粮油标准质量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等;赭曲霉毒素A的相关文献由2018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杨、张奇、张文等。

赭曲霉毒素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 占比:3.00%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1592 占比:96.79%

总计:11976篇

赭曲霉毒素A—发文趋势图

赭曲霉毒素A

-研究学者

  • 许杨
  • 张奇
  • 张文
  • 李培武
  • 张健
  • 梁志宏
  • 王旭
  • 何庆华
  • 吴世嘉
  • 周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洪涛; 夏蕊; 迟蕾; 刘锐; 李咏富
    • 摘要: 目的:评价γ射线对赭曲霉毒素A降解的影响和辐射分解产物的特性。方法:对甲醇水溶液中的赭曲霉毒素A(OTA)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结果:γ射线能有效地降解水溶液中的OTA,并可以检测出4种主要的辐解产物。在4 kGy的辐照剂量下,OTA(200 ng/mL)的辐照降解效率可达90%。一种辐解产物毒性低于OTA,其余产物均无毒性记录。OTA可影响小鼠的生长状态,如体重增加和食物利用率,OTA的辐射降解产物大多不产生影响。本研究中,OTA可破坏小鼠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增加小鼠血清AST、GLU、BUN,降低LDH。小鼠的某些内脏可被OTA破坏,如肝、肾、肺等,但OTA辐解产物对所有脏器均无影响。结论:OTA对小鼠有毒性作用,OTA降解的辐解产物无明显毒性作用。
    • 杜凌云; 桑滨; 王春蕾; 吕鑫; 张远馥; 王术皓
    • 摘要: 基于量子点与荧光猝灭基团之间构成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以量子点标记赭曲霉毒素A适配体与荧光猝灭基团标记的补体杂交构成荧光传感探针,当有赭曲霉毒素A存在时,由于其适配体与赭曲霉毒素A的高度亲和作用,使传感探针上结合的荧光猝灭剂减少,荧光增强,从而建立了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荧光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在适宜的条件下,该方法在0.2μmol·L^(-1)~1.6μmol·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ΔF=92.2c+95.06,线性相关系数R=0.9955,方法的检出限为0.16μmol·L^(-1)。
    • 毛伟伟; 胡奕津; 黄丽珊; 范申; 张红艳
    •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检测方法用于薏苡仁和白扁豆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高灵敏检测,为中药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步电沉积法制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纳米金(NG)衬底的玻碳电极,通过π-π堆叠作用将标记有亚甲基蓝(MB)的单链OTA适配体吸附在电极表面,OTA与适配体结合并使其脱离电极表面,导致MB信号电流发生改变,根据峰电流变化实现对OTA的定量检测。结果在0.05~1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值(I_(p))与OTA浓度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38,检测限(3σ/S)为0.03 ng/mL,该方法用于中药饮片薏苡仁和白扁豆中OTA的加标回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94%~105.17%,相对标准偏差(RSD)≤5.60%。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且经济便捷,操作简单,有望用于中药材中OTA污染的现场快速检测。
    • 叶林链; 王少敏; 周恒; 毛丹; 季申
    •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测定坤宝丸中赭曲霉毒素A含量。方法 样品采用70%甲醇高速振荡提取,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分析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2%磷酸-乙腈(57∶43);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C;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33 nm,发射波长477 nm。结果 赭曲霉毒素A在11.28~1 128 p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1.000 0),加样回收率83.4%~103.6%,RSD 2.8%~6.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简便,可用于坤宝丸安全性控制。
    • 王婷; 黄磊; 吕新月; 李滨汐; 韩建刚; 李胎花
    • 摘要: 由于赭曲霉毒素A(OTA)是谷物、食品和饲料中的主要真菌污染物之一,具有慢性毒性作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威胁。探究不同酸碱度与3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建的微环境对OTA荧光性质的影响,为开发检测OTA的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利用OTA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形态,即波长330和380 nm处分别对应OTA的两种存在形态:单阴离子(OTA^(-))和双阴离子(OTA^(2-));采用荧光分析法研究了聚乙烯亚胺(PEI)、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3种典型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不同pH条件下对OTA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微环境与缓冲体系溶液的pH结合促使诱导OTA在溶液中去质子化,由此可用来调节OTA的荧光性质。与无表面活性剂相比,在不同酸碱度缓冲溶液中3种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EI、CTAB和PDDA对OTA荧光性质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构建OTA的荧光检测方法以及提高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提供重要依据。
    • 常鑫茹; 惠延波; 王莉; 赵旭燕
    • 摘要: 针对目前赭曲霉毒素A(OTA)的检测方法流程烦琐、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磁检测和免疫技术结合的新型OTA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在纳米磁珠(MNPs)表面修饰OTA抗体,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磁珠抗体复合物,在亥姆霍兹线圈产生的匀强磁场下,使用磁力计对磁性层析试纸条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上MNPs的弱磁信号进行检测,提取T线和C线上响应磁信号的比值(T/C),分析T/C随OTA质量浓度变化的趋势并获取标准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MNPs响应信号检测结果同线磁偶极子模型仿真结果基本一致,OTA质量浓度的对数与磁信号之间呈现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试纸条的定性检测限为0.10 ng/mL,定量检测限为0.32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32~5 ng/mL,完成1次检测的时间仅需30 s。该检测方法可用于现场即时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陈予君; 任春明; 张小勇; 蒋敏; 刘梁; 樊艳妮
    • 摘要: 本实验依据国家标准GB/T 5009.111,GB/T 5009.96和GB/T 5009.209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小麦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赭曲霉毒素A(OTA)以及玉米赤霉烯酮(ZEN)这3种毒素的含量。按照检疫检验相关标准和文件要求,对该方法实践操作后结果的不确定性展开评定。结果表明:本次试验测定效果为DON﹥ZEN﹥OTA,其中OTA含量在该方法下无法准确衡量。最终通过计算不确定度,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对应含量分别为(900±72.1)μg/kg和(60.12±3.85)μg/kg。
    • 赵杰; 周天红; 刘选辉; 冯士彬; 辜丽川; 李玉; 吴金节; 王希春
    • 摘要: [目的]本试验以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adin-Daby canine kidney cell,MDCK)为模型,研究赭曲霉毒素A(OTA)对MDCK的毒性作用以及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细胞损伤的缓解效应。[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DCK,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添加)、OTA组(15μmol·L^(-1) OTA)、LYC组(55μmol·L^(-1) LYC)、O+L组(15μmol·L^(-1) OTA+55μmol·L^(-1) LYC),处理36 h,研究OTA对MDCK细胞结构、细胞凋亡、肾功能相关指标、氧化与抗氧化、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LYC在OTA致MDCK损伤中的缓解作用。[结果]OTA作用导致细胞发生明显皱缩,细胞数量骤减;电镜结果显示OTA能够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MDCK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水平与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肾功能相关指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极显著增加了MDCK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6(IL-6)、干扰素18(IL-18)及干扰素1β(IL-1β)的水平(P<0.01);OTA可诱导MDCK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LYC能够有效减缓OTA造成的损伤,LYC组与OTA处理组相比形态较饱满,细胞间衔接紧密,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LDH、ROS、MDA水平(含量)降低,SOD、CAT、GSH-Px活性升高,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OTA能够抑制MDCK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导致肾功能指标、氧化与抗氧化功能与细胞炎性因子异常,加快细胞凋亡;LYC能够显著缓解OTA对MDCK的损伤。
    • 宋佳; 范寰; 闫雪; 王文杰; 赵晨
    • 摘要: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减少或脱除食品及其原料中的赭曲霉毒素A,对提高食品质量、保障国民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从粪产碱菌中获得可降解OTA的酰胺水解酶Af-OTd,本研究通过基因重组实现Af-OTd蛋白的高效表达,并对纯化的Af-OTd蛋白进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Af-OTd酶对OTA的降解率达90%以上,降解活性受温度、pH值、酒精含量及金属离子的影响。该酶最适温度50°C,最适pH 7.5。酒精含量增加会导致酶活性下降,当酒精含量增至8%,剩余酶活几乎为0。1 mmol/L的金属离子Ca^(2+)、Co^(2+)、Cu^(2+)、Mg^(2+)、Mn^(2+)、Zn^(2+)、K^(+)及EDTA对该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微量的Co^(2+)、Zn^(2+)对Af-OTd酶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卢迪莎; 王序; 杨金易; 罗林; 肖治理
    • 摘要: 研究制备了一种可同时快速定量检测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二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铕系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分别标记AFB_(1)和OTA单克隆抗体,优化荧光微球活化pH值、标记的抗体浓度、荧光探针使用量、检测线包被原浓度、质控线羊抗鼠IgG浓度、样品前处理条件等因素。结果表明:检测AFB_(1)和OTA的IC_(50)分别为1.58、3.91μg/kg,线性范围分别为0.26~9.73、1.14~13.29μg/kg,肉眼检测限分别为3.70、5.55μg/kg;与黄曲霉毒素类似物交叉率为12%~62%,与赭曲霉毒素B交叉率为58%,与其他真菌毒素无明显交叉反应;选择玉米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2种毒素回收率在92%~103%之间,变异系数小于15%;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市售胶体金试纸检测结果一致;且该试纸条可在4°C稳定保存5个月以上,稳定性较好。本研究所制备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和简便等特点,非常适用于玉米等食品和农产品中AFB_(1)和OTA的现场快速筛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