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用模糊

语用模糊

语用模糊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0年内共计289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专利文献12662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语用模糊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慧芳、岑群霞、李瑞萍等。

语用模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 占比:2.23%

专利文献>

论文:12662 占比:97.77%

总计:12951篇

语用模糊—发文趋势图

语用模糊

-研究学者

  • 张慧芳
  • 岑群霞
  • 李瑞萍
  • 苏则坤
  • 周子伦
  • 康响英
  • 张爱荣
  • 李秋梅
  • 王哲先
  • 童晓燕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正雨
    • 摘要: 模糊语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将近40年之久,前20多年间曾有过一些回顾和总结,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反思,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最近几年国内关于模糊语的研究,虽然数量多,但是却过于集中,涉及面不广,应用性不强。有鉴于此,将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以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差异为切入点,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旨在引起跨文化交际者和跨文化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语用模糊现象的注意,并予以重视,进而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有效、高效进行。
    • 王若男
    • 摘要: 王尔德在戏剧《不可儿戏》中使用了大量的语用模糊,为构建人物关系,增添戏剧的趣味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出作者灵活运用语言的文学水平。在这一出荒诞戏剧中不同类型的语用模糊还承担着实现信息传递和含蓄揭露英国上流社会虚伪造作、游戏人生的社会现实功能。另外,语用模糊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及一些英汉语言中存在差异的修辞手段,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语用模糊在译语读者的认知中缺失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不可儿戏》中语用模糊的特点并以余光中的译本为例讨论不恰当的翻译产生的读者效果不佳的问题,以引起学者对文学作品中语用模糊的关注和译者对该语言现象翻译的重视。
    • 王雅倩
    • 摘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语言表达层次和效果的必要手段。该文主要介绍了语言模糊的定义、语言模糊和其他语言特征的关系、语言模糊和语用模糊的区别,以便帮助读者从更深刻的方面了解语言模糊性现象。
    • 王悦
    • 摘要: 《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由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共四幕,课本选的是第二幕的片段。在第二幕中,剧中主要人物一一登场,各种矛盾也进一步加深。本文主要节选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中的几个片段,分析潜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及语用模糊带来的表达效果。并借此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
    • 康响英
    • 摘要: 以往对语用模糊生成机制的研究多强调发话人的主观意图,即发话人的元语用意识.事实上语用模糊的形成不仅由发话人掌控,很多情况下受话人也参与其中,其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性格、文化程度、智力水平、主观意图等歧义容忍度变量对语用模糊生成都有影响.文章把焦点移向受话人,把模糊容忍性纳入因变量,以实例阐述上述变量对语用模糊生成的影响,从而把握语用模糊研究之本质,助会话双方知己知彼,减少语用冲突与失误.
    • 康响英
    • 摘要: 以往对语用模糊生成机制的研究多强调发话人的主观意图,即发话人的元语用意识。事实上语用模糊的形成不仅由发话人掌控,很多情况下受话人也参与其中,其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性格、文化程度、智力水平、主观意图等歧义容忍度变量对语用模糊生成都有影响。文章把焦点移向受话人,把模糊容忍性纳入因变量,以实例阐述上述变量对语用模糊生成的影响,从而把握语用模糊研究之本质,助会话双方知己知彼,减少语用冲突与失误。
    • 康响英
    • 摘要: 语用模糊的理解过程复杂,需要受话人付出更多努力.受话人的年龄、性别、身份、语言水平、文化差异、共享知识等歧义容忍度变量都是语用模糊理解的影响因素.儿童的自我中心思维在语用模糊的理解过程中会影响语用意图的达成.女性的歧义容忍度高于男性,因此男性经常误读女性模糊话语的真实意图.不同身份的人对话语中的语用模糊的容忍度也不相同.语用模糊引起的交际障碍往往与言语交际者的知识水平有关.跨文化交际中双方依据不同的语用策略做出各自的判断会造成误解和冲突.共享知识的缺乏会限制受话人领会发话人的模糊策略.从受话人的视角探讨语用模糊理解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
    • 郑金海
    • 摘要: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义模糊、语用模糊和模糊修辞是从三个不同的学科谈论模糊性.语境与它们的关系极为密切,但目前文献缺乏具体分析语境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有必要具体分析语境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在不同的语境下更有效地使用、理解模糊语言和模糊话语,推动语言模糊性的深入研究.
    • 刘诗宇
    • 摘要: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对语用模糊的研究发文量虽有所下降,但依然是国内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关研究以区域性研究为主,跨地区研究者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该研究主题呈现很强的聚集性,涉及语用功能、顺应理论、关联理论、礼貌原则等多个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