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覆盖栽培

覆盖栽培

覆盖栽培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68689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耕作与栽培、长江蔬菜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六分会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中国烟草学会农业专业委员会植物保护学组会议等;覆盖栽培的相关文献由1246位作者贡献,包括潘雁红、钟浩、高贵宾等。

覆盖栽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0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8689 占比:99.40%

总计:69105篇

覆盖栽培—发文趋势图

覆盖栽培

-研究学者

  • 潘雁红
  • 钟浩
  • 高贵宾
  • 林叶春
  • 陈伟
  • 高维常
  • 吴国平
  • 吴志庄
  • 姚悦梅
  • 孙国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邢强; 蒋春和; 宋世武; 希从芳; 李建宾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栽培和行距配置种植方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云南省夏玉米降本增效和持续高产稳产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与等行距和宽窄行配置开展大田试验,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测定其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地膜覆盖栽培可极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P0.05)。【结论】覆盖栽培可提高土壤含水量、茎粗、叶面积指数、穗粒质量和百粒质量等指标,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其中,地膜覆盖栽培对改善土壤温湿度、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和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优于秸秆覆盖。
    • 刘国平; 邱传明
    • 摘要: 茂名黑皮冬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但由于种植者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种植产量及品质有较大差异。现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播种育苗、覆盖栽培、种植方式、植株调整等方面进行总结,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 徐森; 董亚文; 陈双林; 郭子武; 杨丽婷; 谢燕燕
    • 摘要: 【目的】探究雷竹林地覆盖对竹笋箨叶碳氮代谢的影响,以及箨叶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竹笋食味品质,以此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为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立地条件一致的自然经营雷竹林和覆盖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笋和覆盖笋箨叶养分含量、碳氮代谢酶活性和竹笋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雷竹覆盖笋箨叶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自然笋均显著升高,而箨叶N含量则相反。2)覆盖雷竹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较自然笋均显著升高,而酸味、苦味、粗糙类及鲜味物质含量及比例降低。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雷竹笋箨叶可溶性糖、淀粉、NSC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竹笋甜味物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竹笋苦涩味、酸味和纤维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箨叶N含量则相反。【结论】覆盖对雷竹笋箨叶碳氮代谢有重要影响,雷竹笋箨叶可以通过适应性调节来应对覆盖条件下的环境剧烈变化,从而改善竹笋食味品质。
    • 杨建波; 黄冬霞; 凌健珍; 刘芸渟; 吴秋云; 陈华
    • 摘要: 为探究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单薯质量、商品薯数量比率、薯长径和长短径比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薯质量和薯长径对鲜薯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通径系数分别达到258.5和88.7.黑膜下覆盖3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数量比率分别可达82.95 mm、1.62、0.153 kg、20528 kg·hm-2和42.0%,黑膜下覆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分别可达82.91 mm、1.62、0.157 kg、19369 kg·hm-2和41.5%,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则分别为82.36 mm、1.60、0.146 kg、15102 kg·hm-2和32.5%.与膜下覆土栽培处理相比,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无显著差异,仅商品薯数量比率显著降低,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数量比率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显著降低.可见,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表现与常规覆土栽培无明显差异,通过机械化进行膜下覆盖3~6 cm厚新鲜粉碎玉米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可实现冬种马铃薯的高效生产.
    • 苏靖茸; 刘宏胜; 李映; 高玉红; 吴兵; 牛俊义
    • 摘要: 为了探究西北旱作雨养区春小麦最优栽培方式,以甘春25号为供试材料,以露地条播为对照(CK),设置全膜覆土穴播(T 1)、黑色全膜垄作穴播(T2)、膜侧沟播(T3)、秸秆粉粹微垄覆盖沟播(T4)、秸秆带状覆盖条播(T5)5种处理,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春小麦生长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 1~T5处理叶面积平均增长率在孕穗至扬花期均显著高于C K;T 1、T2与T4处理干物质量在孕穗至成熟期平均增长率均显著高于C K;而T3与T5处理扬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T 1~T4处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显著低于C K与T5,但花前同化物转运量与籽粒转运率均显著高于C K与T5;T5在扬花至灌浆期的相对生长率与净同化率高于C K及其它处理;与CK相比,T1~T5产量分别提高了28.11%、28.33%、2.77%、1.36%与-2.65%.综合比较,全膜覆土穴播(T1)与黑色全膜垄作穴播(T2)在同化物的合成、积累、转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产量较高,适宜在西北旱作小麦种植区推广.
    • 姚远华; 刘兰; 张德龙; 王行; 王军
    • 摘要: [目的]探讨烤烟成熟期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为提升烟叶田间耐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粤烟9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全生育期覆盖地膜、团棵期揭膜高培土和前膜后草3种覆盖栽培措施下,烤烟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以及SOD、POD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前膜后草的处理其叶片在成熟期各阶段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而丙二醛含量也最低,烟叶衰老速度相对缓慢,且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结论]生产实践中,前膜后草覆盖结合高培土的栽培方式对延迟烟叶衰老、提高烟叶田间耐熟性、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有重要作用.
    • 潘静; 龙媛
    • 摘要: 探索猕猴桃套种花魔芋覆盖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践行"两山"理论,走一条绿色、生态、富民的农业发展道路.
    • 徐森; 谷瑞; 陈双林; 郭子武; 杨丽婷
    • 摘要: [目的] 雷竹是优良的散生笋用竹种,有机材料林地覆盖可以促使竹笋早出,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覆盖会造成雷竹林地下鞭系生长环境的剧烈变化,探究覆盖下竹笋箨叶性状与食味品质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基础有重要意义.[方法] 以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覆盖雷竹林和自然经营雷竹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雷竹覆盖笋和自然笋的箨叶性状和食味品质指标.[结果] 1)与雷竹自然笋相比,覆盖笋箨叶的厚度、含水率、长宽比和长宽比可塑性指数及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 317. 65%、29. 82%、22. 90% 、26. 32% 、567. 59%和193. 93% ,而箨叶单叶的干质量、含水率、长度、面积和周长的可塑性指数及叶绿素( a、b、a+b)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 69. 44% 、68. 18% 、17. 65% 、21. 13% 、20. 83% 、94. 92% 、76. 15%和 92. 76% ,说明覆盖对雷竹笋箨叶形态总体上影响并不明显,但对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有重要影响. 2)雷竹覆盖笋较自然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均显著提高,升幅分别为 43. 68%、89. 55%、128. 57%和125% ,而总酸、草酸、纤维素、苦味氨基酸和芳香类氨基酸的含量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则相反,说明覆盖能显著降低竹笋的苦涩味和粗糙度,而明显提高竹笋的甜味. 3)冗余分析显示,雷竹笋箨叶叶绿素( a、b、a+b)对竹笋食味品质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而箨叶厚度、长宽比、含水率、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 雷竹笋可通过箨叶形态可塑性指数和色素含量等性状的适应性变化来应对覆盖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明显变化,覆盖下竹笋食味品质明显改善,而且箨叶色素含量与竹笋食味品质关系密切,箨叶可能是通过光信号传导影响竹笋食味品质的重要器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