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9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2852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发展、北方园艺、中国蔬菜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民族医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高峰论坛、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中国名特产蔬菜恢复与发展学术讨论会等;兰州百合的相关文献由82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玉红、谢忠奎、张玉宝等。

兰州百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4 占比:0.3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852 占比:99.62%

总计:93210篇

兰州百合—发文趋势图

兰州百合

-研究学者

  • 林玉红
  • 谢忠奎
  • 张玉宝
  • 黄鹏
  • 王亚军
  • 郭志鸿
  • 张继
  • 李雪
  • 李淑洁
  • 刘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玉红
    • 摘要: 以不同种植区生长的1~3年生兰州百合为供试材料,采用生长分析方法对不同生长时期地下鳞茎的营养物质进行检测,记录种植区气温变化数据。结果显示,10月9日永靖关山乡、渭源田家河乡、临洮玉井镇3个种植区1~3年生兰州百合鳞茎粗淀粉含量相比较,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1%)。粗淀粉含量从高到低均为临洮玉井镇、永靖关山乡、渭源田家河乡。不同种植区的气温对1~3年生兰州百合生长后期鳞茎粗淀粉含量影响不同。3年生兰州百合生长后期,渭源田家河乡百合鳞茎粗淀粉含量与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温差显著正相关;临洮玉井镇百合鳞茎粗淀粉含量与平均最高气温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温差显著负相关。其余种植区与各气温因子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植区的兰州百合生长后期鳞茎膨大生长速度和粗淀粉累积不同,品质差异明显。
    • 吴然; 边光亚; 薛少红; 李旭青; 宋涛; 齐春蔚; 李振勤
    • 摘要: 为实现兰州百合的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繁育,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消毒剂及其处理时间、基质配比和扦插方法对鳞片扦插的小籽球发生率、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均繁殖系数等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多菌灵1 000倍液处理10 min为最佳消毒方法,其小籽球发生率最高,达93.3%,小籽球直径、生根数、根长和平均繁殖系数均表现优良;草炭、珍珠岩、河沙体积比2︰1︰1为最优基质配比,其各项繁殖指标均高于其他基质;选择5 cm深度或露尖的扦插方法均有利于兰州百合扦插繁殖。
    • 尹燕; 杨道兰; 冯炜弘; 牛慧婷; 李爱兵; 何潇; 王璐
    • 摘要: 利用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进行正反交,研究了花期调控、不同授粉方式、蒴果采收时间及胚挽救培养基配方对杂种胚萌发率及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延后种植及大花卷丹提前种植,可有效地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时,花期授粉的蒴果膨大率可达93.3%,种子有胚率为2.00%;大花卷丹与兰州百合杂交授粉时,切割柱头的授粉膨大率最高,仅为7.6%,但种子有胚率为0%。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杂交授粉后60~70 d的蒴果进行胚培养较为适宜。兰州百合与大花卷丹的杂交胚适宜培养基为MS+0.3 mg/LNAA+0.2 mg/L6-BA。
    • 尚永强; 王显灵; 吴兴波; 杜清国; 雒雪莲; 吕斐斌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及秸秆覆盖量对兰州百合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低海拔(2179 m)、中海拔(2409 m)和高海拔(2581 m)3个高度,每个海拔高度下设5个覆盖处理,覆盖量分别为0(对照)、1.0、3.5、6.0和8.5 t/hm^(2)。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不同海拔高度和覆盖量处理下的兰州百合出苗率、生物量和单株平均产量。【结果】低海拔地区40 d和60 d的最高出苗率分别为93.52%和98.33%,较高海拔地区分别高12.04%和4.63%,中海拔地区居中。不同海拔高度下百合单株质量、单个鳞茎质量、周径和产量都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当秸秆覆盖量为6 t/hm^(2)时,三年生百合单株质量、单个鳞茎质量和周径值最大,分别为265.43 g/株、174.95 g/株和26.97 cm,较对照分别增加11.96 g/株、9.33 g/株和1.05 cm;折合产量最高为21.7 t/hm^(2),较对照增产3.4 t/hm^(2),增产率为18.58%。同一海拔高度下,兰州百合单株质量、单个鳞茎质量、周径及产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一定覆盖量后趋于平衡。【结论】海拔高度可直接影响兰州百合的出苗率、生物性状及产量;且秸秆覆盖量为6 t/hm^(2)时,能更好地缩短出苗时间,延长百合的生育期,且对兰州百合生物量的积累和产量的增加有显著的效果。
    • 李伟泰; 黄登婧; 李昌霞; 王春蕾; 闫梅; 廖伟彪
    • 摘要: 【目的】研究外源海藻糖对兰州百合鳞片扦插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调控鳞片繁殖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外源海藻糖(0、10、50、100、200、500 mmol/L)处理兰州百合鳞片并进行扦插繁殖。【结果】不同浓度外源海藻糖均显著促进了百合鳞片子鳞茎发生,其中50 mmol/L的作用效果最佳。外源海藻糖处理鳞片的淀粉、蔗糖、海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并在75 d时差异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的1.6、1.8、1.4和1.9倍。说明外源海藻糖增加了百合鳞片的内源糖含量。相比于对照,外源海藻糖处理显著增加了淀粉合成相关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活性,而蔗糖降解相关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被明显抑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蔗糖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和酶活的结果保持一致。此外,外源海藻糖增加了鳞茎内源海藻糖的含量,提高了其合成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结论】外源海藻糖调节了百合鳞片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通过增加百合鳞片糖合成和减缓糖降解促进其子鳞茎的发生。
    • 摘要: 有一年,去兰州探望兄长,临别之际,他给我塞来不少袋装百合:这和南方的百合不一样,送送朋友,挺好的。我吃过的百合,记忆里口味最佳的,好像是陕西的龙牙百合和江苏宜兴的百合,所以,当我知道兰州也产百合时,有点惊讶。况且,我在兰州还生活过三年时间。后来,我才知道兰州百合竟然享誉陇上,甘肃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天水苹果张掖梨,兰州百合赛过玉。
    • 赵婧; 张宇; 杨丽英; 宋晓庆; 李雪
    • 摘要: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长年限的兰州百合种植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随着兰州百合生长年限的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二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29.5%;比三年期升高了66.4%。三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145%,比二年期显著升高了52.9% (P < 0.05)。二年生长年限的根际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比一年期显著升高了46.7%,比三年期显著升高了269.3%。不同生长年限土壤酶相比,蔗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根际效应不显著,二年期土壤脲酶的根际效应显著(P < 0.05)。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的平均R/S值均为正。说明兰州百合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受生长年限的影响,且具有很强的根际效应。
    • 刘辉娟; 贺建华; 王娇; 席正英; 王程
    • 摘要: 兰州百合作为甘肃省“独一份”的名优特产,研究其休眠调控技术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作用。休眠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生理现象,本文在相关文献基础上,综述了兰州百合生理休眠形成主要因素,即温度、光照和内源性激素等影响因素作用情况,探讨了兰州百合休眠调控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兰州百合休眠调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李善家; 崔莉娟; 苏培玺; 王辉; 王福祥; 王子濠
    • 摘要: 产地与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密切相关,其溯源确证有利于实施产地保护、特色产品保真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同位素比率质谱(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IR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兰州百合4个主产区样品的δ13C、δ15N、δ18O等3种稳定同位素比率和K、Mg、Ca、Na、B、Fe、Zn、Al、Mn、Cu、Mo、Cr、Cd、Se、As、Pb等16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对不同产区兰州百合构建分类模型,验证判别溯源确证。结果显示:δ13C、δ15N、K、Mg、Na、B、Fe、Mn、Cu、Mo、Cr、Cd在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CA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84.36%;LDA原始判别正确率100%,留一法交叉验证(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判别正确率为88.89%;OPLS-DA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分类效果最佳。本研究表明,基于兰州百合稳定同位素和矿质元素含量构建的多元统计分类模型可有效区分不同产区兰州百合,促进其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兰州百合的产地保护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廉小亲; 陈群; 汤燊淼; 吴静珠; 吴叶兰; 高超
    • 摘要: 为了实现兰州百合关键营养物质蛋白质和多糖的快速无损检测,在12000~4000 cm^(-1)光谱范围内采集了59份兰州百合粉的近红外光谱(NIRS)。首先运用SG、Normalize、SNV、MSC、Detrend、OSC、SG+1D、SG+Normalize、SG+SNV和SG+Detrend十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确定蛋白质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SG+Detrend、多糖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Detrend;然后运用CARS、SPA和PCA三种算法对预处理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筛选,确定蛋白质和多糖的最佳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均为SPA算法;最后采用PLSR法建立了兰州百合关键营养物质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经过SG+Detrend_SPA处理所建立的蛋白质PLSR模型中,预测集相关系数R;为0.8106,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1.1953;经过Detrend_SPA处理所建立的多糖PLSR模型中,预测集相关系数R;为0.8109,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2.0946。考虑到经典PLSR无损预测模型精度的限制,在该研究中提出SOM-RBF神经网络无损预测模型。首先利用SOM网络对数据样本进行聚类,然后将得到的聚类类别数和聚类中心作为RBF网络的隐层节点个数和隐层节点数据中心,以此来优化RBF的结构参数。在建立的蛋白质SOM-RBF神经网络模型中,预测集相关系数R;为0.8666,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1.0385;建立的多糖SOM-RBF神经网络模型中,预测集相关系数R;为0.8681,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1.7994。比较PLSR和SOM-RBF两种模型对两种物质的预测结果,确定了SOM-RBF神经网络模型为最优建模方法,最终确定在蛋白质检测中,最优模型为基于SG+Detrend_SPA_SOM-RBF建立的模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较PLSR高5.6%,预测集均方根误差较PLSR低0.1568;在多糖检测中,确定的最优模型为基于Detrend_SPA_SOM-RBF建立的模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较PLSR高5.7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较PLSR低0.2952。研究结果表明,运用NIR和SOM-RBF技术可以实现对兰州百合关键营养物质蛋白质和多糖的快速无损检测,为今后快速无损检测兰州百合营养物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