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伯利亚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02640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大气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地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西伯利亚高压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艳、武炳义、侯亚红等。

西伯利亚高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2640 占比:99.96%

总计:202719篇

西伯利亚高压—发文趋势图

西伯利亚高压

-研究学者

  • 李艳
  • 武炳义
  • 侯亚红
  • 张天宇
  • 李刚
  • 陈海山
  • 丁一汇
  • 孙国武
  • 孙娴
  • 孙照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永梅
    • 摘要: 利用呼和浩特市境内7个测站2020年12月份气温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网站的大气环流指数序列对12月呼和浩特市气温偏低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整层冷平流控制背景下,加之偏强的西伯利亚高压、负位相AO指数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冷海温的共同影响下,造成了12月呼和浩特市气温异常偏低。
    • Hongqing Yang; Ke Fan
    • 摘要: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东亚冬季气温存在复杂的季节内变化.本文研究了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及可预测性.结果表明,2020/21年东亚冬季气温前冬(2020年12月-2021年1月中旬)偏冷,后冬(2021年1月中旬-2月)偏暖.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前冬和后冬也出现转折变化.在前冬,由于2020年9月巴伦支海-拉普捷夫海海冰达到1981-2020年以来的最小值,北极至东亚地区的温度梯度减弱,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在后冬,由于2021年1月5日发生平流层爆发性增温,1月平流层极涡减弱增暖,且最弱中心向北美偏移.因此,对流层中低层负的类北极涛动位相也向北美偏移,西伯利亚高压减弱.基于NCEP-CFSv2月际和逐日的预测结果显示,该预测系统不能较好地再现此次东亚冬季气温的月际转折.然而,在日尺度上,模式能提前1-20天较好地预测东亚冬季气温的转折日期.
    • 秦育婧; 冯梦茹; 卢楚翰; 何书雅; 李丽平; 胡春丽
    • 摘要: 利用1989-2018年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适用于欧亚大陆的冷锋两步客观识别算法,得到冬季冷锋活动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30年来华北地区冬季冷锋的活动特征,并讨论了冷锋活动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是东亚大陆上冬季冷锋频数最多、活动最强的区域,且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2)华北地区冷锋活动强年,从北大西洋到欧亚大陆上空存在一个明显的欧亚遥相关(EU)波列正位相,华北地区上空500 hPa为负位势高度异常,表明东亚大槽增强,相应的西伯利亚高压偏强;(3)欧亚大陆北部边缘海区为异常暖平流时,华北地区冷空气活动增强,冷锋活动也增强;(4)大西洋北部的海面温度(SST)异常可能通过激发对流层中、上层的罗斯贝波,该罗斯贝波向东传播经欧洲—西西伯利亚传至中国华北地区,从而影响华北地区的冷锋活动强度。
    • 李菲; 李辑; 林蓉; 房一禾; 胡春丽; 秦美欧; 王小桃; 沈玉敏
    • 摘要: 利用1961~2020年东北地区106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梳理了东北地区寒潮频次,探讨了东北地区寒潮频次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诊断了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影响因子的年代际变化,分析了PDO不同位相对东北地区寒潮频次与其影响因子关系的调制作用。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分为寒潮频次偏多期、振荡减少期以及迅速减少期3个阶段。寒潮频次偏多期主要受NAO影响;振荡减少期主要影响因子有AO、西伯利亚高压、NAO和贝加尔湖关键区;迅速减少期受AO、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影响明显。寒潮频次偏多期PDO为冷位相,NAO以负位相为主,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强,贝加尔湖附近冷空气活动频繁,东亚大槽强度偏强,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偏多;振荡减少期PDO转为暖位相,AO以正位相为主,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减弱,NAO指数升高,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减弱,贝加尔湖附近位势高度正异常,冷空气势力减弱,东北地区寒潮频次减少;迅速减少期各影响因子振荡加剧,对东北地区寒潮频次的影响减弱。
    • 刘子奇; 路瑶; 李艳
    • 摘要: 利用1961-2018年中国逐日温度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我国大范围持续性极端低温事件(EPECE)年代际特征及大气环流成因。结果表明,EPECE累计天数在1961-2018年间总体存在波动下降的趋势特征,但在1995年前后出现了趋势转折,在1995年前事件累计天数减少趋势显著,且以全国类事件为主;1995年后变为增多趋势,主要类型为西北/江南类与中东部类事件。通过对大气环流场分析及利用西伯利亚高压指数、阻塞高压指数以及等熵面上的位涡(PV)异常特征分析,对比研究了1995年后西北/江南类与中东部类事件显著增多的大气环流成因,进一步发现,1995年EPECE事件期间欧亚大陆极涡由强转弱,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频率偏低至21.8%,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距平最大值为8.9 hPa,位于乌拉尔山地区的异常低PV环流偏强,轴线呈东北-西南向,为典型的反气旋式Rossby波破碎,使得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而在1996-2018年间EPECE事件发生时,欧亚大陆极涡在减弱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而维持,乌山阻高频率达34.6%且范围偏东偏北,西伯利亚高压强度距平达到11.5 hPa,位于贝加尔湖地区的高位涡相对偏弱,异常低PV环流能够从乌山向东向北移至贝湖以北,从而影响乌山阻高延伸至欧亚大陆中部,使得1996-2018年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能到达更南的地区,并能长时间维持。
    • 贺婧姝
    • 摘要: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奇异值分解(SVD)、回归分析及合成分析等方法,文章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揭示其与我国西南地区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指数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通过强度指数、移动指数和面积指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强度增加(减弱)时,面积扩大(缩小),且向南、向东扩张(收缩)。分析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和西南地区的气温,发现西南地区气温反位相的变化与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指数关系密切。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可知,由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变化导致西南地区上空环流场异常,从而使得西南地区气温异常。
    • 申红艳; 温婷婷; 封国林; 李红梅; 乔少博; 段丽君
    • 摘要: 提: 要:利用中国冬季逐日平均气温均方差作为气温季节内变率指标,分析其变化特征并探讨引起季节内变率异常的环流背景.结果 表明,中国冬季气温季节内变率总体呈减弱趋势,对气候增暖趋势响应明显,其年代际变化和东亚冬季风年代际转折时间相吻合.当气温季节内变率异常偏强时,冬季平均环流场上呈类似准正压结构,平流层极涡偏弱,对流层中高纬呈类似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分布,低层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北大西洋涛动(NAO)为负位相;NAO同我国东部气温变率联系密切,进一步分析揭示出NAO是通过影响西伯利亚高压的高频变化来作用于气温季节内变率.最后,通过提取天气次季节—季节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大气环流内部变率,发现在各个尺度上,气温季节内变率均受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冷涡的调控作用;尤其在天气尺度上,阿留申低压频繁波动及上游欧洲脊的稳定少动与气温变率有密切联系,季节尺度上欧亚阻塞高压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异常对气温变率有显著影响.
    • 范小露; 张新毅; 田明中
    • 摘要: 沙漠古气候重建对于了解区域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巴润宝日陶勒盖(BRBG)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样地球化学、分组分分粒级元素地球化学及Sr同位素分析,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期期间(66.8~41.0 ka)的气候演化模式。研究表明:66.8~41.0 ka呈现残留组分高Sr/Ca值、酸溶组分及残留组分低Ba含量特征,指示化学风化增强及湖泊补给量增加,反映暖湿气候特征。微量元素变化特征指示沉积物细粒组分中的微量元素指标对气候的敏感度高于粗粒组分。Sr同位素结果显示酸溶组分中87Sr/86Sr值在66.8 ka附近达到最大值,可能与湖水盐度升高相关。此外,几乎所有指标均指示在41.0 ka前后存在一次气候突变事件,研究认为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41.0 ka前后从暖湿突变为干冷气候可能是该时期的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增强所致。
    • 李言蹊; 陈海山
    • 摘要: 利用1979~2019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中纬度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的联系及可能机制.研究表明: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通常对应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及亚洲中纬度极端低温频发.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巴伦支—喀拉海异常增暖,新地岛、乌拉尔山附近出现位势高度正异常,在位势高度正异常的东侧、南侧对应显著的冷平流及下沉运动异常,并在近地面出现异常辐散气流,使得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且向东南延伸.热力学方程诊断的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南侧东北风导致的异常冷平流、偏东风异常经过地形造成的异常上升运动以及辐射、感热、潜热交换造成的异常非绝热冷却导致亚洲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季节循环振幅增大,有利于极端低温频发.
    • 孙凤娟; 田勇; 张文娟; 付华轩; 吕波; 许宏宇; 边萌
    • 摘要: 作为东亚冬季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伯利亚高压的存在强烈的影响亚洲东部地区天气系统的变化,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和位置异常对北半球的天气、气候异常有重要的影响,它们都是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大尺度污染物扩散条件,本地水平风速、行星边界层高度、相对湿度等影响局地空气中污染物的生成、累积、传输、扩散、沉降等过程.基于2013—2019年采暖季(11月至次年3月)气象数据及济南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通过研究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南部气压距平中心气压值强度的变化,以及本地2 m相对湿度、10 m风速、行星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素,结合AQI数据,确定各气象因子阈值范围及权重系数,通过权重求和,建立基于经验预报的济南市采暖季污染指数(PI),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579,为显著相关,随着污染加重,污染指数相应增大,该指数能够反映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以2020年12月出现的两次重污染过程为例,分析不同污染阶段污染指数变化,评估所建公式对济南市空气质量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12月7—13日重污染过程中,污染指数能够较好的预测本次污染过程的累积及消散过程,11日由于GFS资料中对相对湿度的预报偏差导致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25—31日污染过程中,污染指数与AQI变化完全一致,预报效果好.污染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污染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较好的提前预报能力,对空气质量预报尤其是重污染期间预报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