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表面官能团

表面官能团

表面官能团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23102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洁净煤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2012年腐植酸产业思想创新发展交流大会暨第十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等;表面官能团的相关文献由616位作者贡献,包括万朴、吕刚、孙康等。

表面官能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23102 占比:99.93%

总计:223248篇

表面官能团—发文趋势图

表面官能团

-研究学者

  • 万朴
  • 吕刚
  • 孙康
  • 宋崇林
  • 房宽峻
  • 董发勤
  • 乔文明
  • 凌立成
  • 唐波
  • 孙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龙哲; 赵金丹; 王辉; 柏杨; 闫康
    • 摘要: 针对无烟煤制备成的煤基活性炭,采用酸式改性、碱式改性和联合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高压甲烷吸附实验,分析了煤基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结构、甲烷的吸附能力.借助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Freundlich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联合改性后的煤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明显增大,其中比表面积增大66.66%,总孔容增大30.89%;煤基活性炭的甲烷吸附能力明显提高,甲烷吸附量提升25.686%.煤基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共同决定了其对甲烷的吸附作用,且较于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的极性对甲烷吸附量起主要作用.
    • 邓子禾; 田飞; 武占省; 陶治东; 孙琳琳; 杨帆; 李海杰
    • 摘要: 为提高生物炭与微生物吸附能力及其协同改良土壤的性能,使用草酸和氨水对核桃壳生物炭改性,以期制备出性能更加优良的炭基菌剂,并通过红外光谱、动力学、热力学等研究方法,解析生物炭对枯草芽孢杆菌SL-44的吸附机制,并探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草酸和氨水改性增加了生物炭在常温下对SL-44的吸附能力,且随着改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吸附量为1.5396×10^(11) CFU·g^(-1)。此外,通过改性能够在生物炭表面引入COOH、C=O和—NH_(2)官能团,改变电负性,并保持生物炭原有形貌结构。生物炭对菌体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并涉及化学吸附作用,其表面的—OH、C=O、COOH、—NH_(2)均参与了吸附反应过程。生物炭吸附SL-44为放热过程(ΔH草酸改性>未改性。因此增加生物炭表面氧、氮官能团含量可增加其吸菌量,同时在常温下可制得吸菌量更大的炭基菌剂。测定所得菌剂的活菌数和稳定性发现,被吸附的菌体数越多,其存活菌数量越大,且保藏稳定性越强。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后活菌数最高提高26.01%,而保藏4个月后存活率提高14.1个百分点。
    • 李博文; 刘洋; 李宗霖; 齐佳敏; 谭聪; 何莹; 仇浩
    • 摘要: 生物炭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常被用来提高土壤肥力,解决越发严重的土壤退化问题。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往往忽略了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这严重妨碍了对生物炭作用下土壤肥力变化及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准确评估。因此,本文就生物炭对各类土壤酶的作用及其机理展开了系统的讨论,重点关注生物炭的溶出物质(如(重)金属、溶解性有机质、多环芳烃等)及颗粒本身(如表面官能团、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等)与土壤酶的直接作用,并剖析了生物炭通过作用于土壤微生物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机制,从而提出正确认识生物炭存在的环境风险并对其进行系统评估,以指导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安全应用。
    • 惠世恩; 朱新伟; 王登辉; 刘长春
    • 摘要: 甲醛污染日益严重,有效降解甲醛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生物质材料、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石油焦等为原料制得的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在吸附、分离甲醛污染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综述了活性炭吸附机理及改性机理、TiO_(2)光催化反应原理、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途径、TiO_(2)负载等,分析比较了活性炭和TiO_(2)/AC对甲醛的吸附降解性能,并对活性炭改性、TiO_(2)/AC吸附-光催化的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活性炭以物理吸附为主,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会发生脱附,造成二次污染。通过酸化改性可改变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和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将物理吸附转变为物理-化学联合吸附,可有效提高甲醛分子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除了活性炭吸附甲醛外,TiO_(2)无毒无害、安全绿色、光催化效率较高,是公认的较理想光催化降解甲醛等污染物的材料,根据TiO_(2)光催化原理,通过—OH和—O_(2)^(-)两种氧化能力极强的活性物种,甲醛等污染物能被催化降解为CO_(2)、H_(2)O或其他无机小分子。然而,TiO_(2)量子效率低、可见光吸收范围窄、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限制其大规模工业应用。金属离子掺杂进TiO_(2)后形成电子、空穴的浅捕获势阱,非金属阴离子取代TiO_(2)氧位后,改变结构的畸变程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通过复合敏化可将禁带宽度不同的半导体组合形成一个异质结,拓宽复合催化剂的光谱响应范围。将TiO_(2)负载在活性炭上制得TiO_(2)/AC吸附催化协同材料,有利于解决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通过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与浓缩,为光催化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提高降解速率。通过控制活化与炭化过程,开发出具有特异吸附能力的活性炭;随着对TiO_(2)机理的深入探究,制备去除效率高、吸附容量大、能耗低、具有选择性的TiO_(2)/AC材料,提升吸附催化协同材料的制备水平,有利于实现高效清洁降解甲醛的技术目标。
    • 摘要: 一种微塑料的湿度控制原位显微红外表征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塑料的湿度控制原位显微红外表征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该方法通过控制样品所处环境的干、湿气体比例,进而改变湿度环境,方法易行,操作简单,调整相对湿度范围宽,且能够稳定在某一需要的相对湿度±1%的范围。同时本方法能够在线原位监测微塑料的表面官能团变化,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步骤简单、使用方便,是一种新型的单颗粒微塑料原位表征方法。
    • 邱涛; 刘美华; 胡丁
    • 摘要: 创新提出引入强氧化剂KMnO_(4)协同强氧化性无机酸对金刚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液相氧化改性工艺。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以及采用带荧光分子的琥珀酰亚胺酯对金刚石表面官能团的定量测定等手段,探讨氧化时间对金刚石颗粒氧化效果的影响,考察最优工艺参数下金刚石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1)经过液相氧化处理后的金刚石,基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并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含氧量却有较为显著的提升,氧元素含量可由9.42%提高至11.87%,提升幅度可达25%左右;2)增多的氧元素极可能以羰基的形式存在于金刚石表面,新增羰基的量可达3.4×10^(13)个·cm^(-2)。
    • 阎俞佐; 康健婷; 郑亚炜; 晏嘉欣; 张连昆
    • 摘要: 无烟煤具有甲烷吸附性强解吸率低的特点,为了提高无烟煤中煤层气的抽采效率,选用温度冲击作为改性方法。采用SN-GDCJ-150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对无烟煤样进行了温度冲击改性试验,试验方案为4因素4水平组成的16组正交试验方案。所选取的4因素4水平为高温温度50、100、150、200°C;低温温度-10、-30、-50、-70°C;作用时间10、30、50、70 min;循环次数1、3、5、7次。将正交试验方案中各试验方案的高温温度和低温温度的温差与试验所用的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的温度转化时间(10 s)相除,得出各试验方案所对应的升降温速率,以便进一步分析温度冲击改性试验中升降温速率(温差)、高低温作用时间、循环次数对无烟煤甲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从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方面研究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冲击改性样与无烟煤原样相比,在不同水平的升降温速率、作用时间和循环次数作用下,无烟煤对甲烷的最大吸附量均减小,Langmuir压力均增大,最大解吸量和扩散系数均增大,且影响效果的顺序为:升降温速率>作用时间>循环次数。温度冲击改性样与无烟煤原样相比,在表面特性方面,煤-水接触角减小,表面能增大,极性含氧官能团(—OH)数量增多,甲基(—CH_(3))和亚甲基(—CH_(2))数量减小;在孔隙结构方面,孔隙发育明显,微孔数量减少,平均孔径和孔容增大,比表面积减小。
    • 秦坤; 王章鸿; 张会岩
    • 摘要: 木质素(LG)含氧量高,化学结构复杂,难于资源化利用。共混剂和催化剂的介入,能够强化LG分解,有效提高其利用效率,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剖析。本文基于原位红外手段,考察低密度聚乙烯(PE)和过渡金属(Ni、Fe、Mn)的添加对造纸黑液LG表面官能团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LG在200°C左右从C—C连接键开始逐渐分解(波数在2044 cm^(-1)处),而含氧表面官能团在500°C以后才开始减少(波数在1040~1645 cm^(-1)和3450~3600 cm^(-1)处的—OH、C—O、C—O—C和C=O等)。PE的介入,在400°C左右即能开始促进LG含氧表面官能团的脱除,在500°C左右即能实现大部分含氧表面官能团的脱除。而Ni的添加,能够强化LG与PE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LG中大部分含氧表面官能团在PE快速分解阶段(460°C左右)即脱除。另外,工艺参数,包括过渡金属种类、过渡金属浓度、LG与PE混合比例、升温速率等均对混合体系中LG和PE的相互作用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表面官能团变化的角度为LG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
    • 唐波; 刘可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将石墨烯和TiO_(2)进行复合,制得复合光催化剂。对石墨烯表面官能团总量及N原子掺杂浓度进行调控,通过样品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常数对其复合光催化剂的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材料中进行N掺杂后显著增强了复合光催化剂在长波段的可见光活性,而表面官能团的存在则能促进石墨烯片与TiO_(2)之间形成的π-d耦合,更好地促进电子在两者界面处的输运。经过优化后的样品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降解甲基橙的速率达到5.82×10-2 min^(-1),是纯TiO_(2)样品的1.47倍;而在长波长可见光照射条件下(λ>510 nm)降解甲基橙的速率为2.49×10^(-2)min^(-1)。
    • 摘要: 生物质热解产生的重质生物油作为碳源合成用于超级电容器应用的分级多孔碳材料。研究了重质生物油衍生碳前驱体的化学活化条件对所制备碳材料的微观形貌、孔结构、晶体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的影响。在三电极和双电极系统中进行电化学测量以评估所制备的碳材料的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