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补体激活

补体激活

补体激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41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海洋科学、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交流会、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等;补体激活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黔云、C·D·塔诺斯、E·L·麦迪逊等。

补体激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9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414 占比:99.04%

总计:11525篇

补体激活—发文趋势图

补体激活

-研究学者

  • 孙黔云
  • C·D·塔诺斯
  • E·L·麦迪逊
  • J·阮
  • S·W·拉格尔斯
  • 李敏
  • J·M·埃亨
  • S·M·曼兹
  • 刘昭青
  • 吴素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珏; 江颖; 肖新月; 杨锐; 孙会敏
    • 摘要: 目的对蔗糖中颗粒杂质进行提取制备并进行体外补体激活研究。方法超滤法提取制备蔗糖中的颗粒杂质并对其进行粒子表征;以巨噬细胞为模型使用ELISA法测定颗粒杂质激活细胞的C3a、C5a、C4a和Bb的表达水平。结果蔗糖中颗粒杂质可促进C3a的产生,激活C5转化酶,产生C5a,提高C4a和Bb的表达。结论蔗糖中的颗粒杂质能够激活巨噬细胞的补体,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关注其中的颗粒杂质。
    • 冯娅娆
    • 摘要: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的特点是异常的免疫系统反应,补体激活,细胞因子失调和炎症。这些异质性疾病可能影响不同的器官,虽然临床表现可能不同,但这些疾病具有重要的遗传风险因素和共同的调控机制。环境和女性相关因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中发挥致病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在管理这些患者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只有不到50%的患者达到了临床缓解。
    • 吴蒙; 李墨非; 孙黎
    • 摘要: CD55蛋白在哺乳动物中是一种补体调控因子,但其在鱼类中的功能未知。本研究探索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CD55(SmCD55)蛋白的功能。结果表明,SmCD55蛋白由34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含有一个N端信号肽和3个补体调控蛋白(CCP)功能域。SmCD55基因在大菱鲆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肌肉中表达量最低,在脑组织的表达量最高。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的SmCD55(rSmCD55)蛋白,发现rSmCD55蛋白能够抑制大菱鲆血清的溶血活性和杀菌活性,表明其负调控补体系统的激活。此外,本研究还发现rSmCD55蛋白可以结合包括重要水产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在内的多种细菌,其中与哈维氏弧菌的结合能力最强。以上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鱼类补体系统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鱼类补体激活调控的了解。
    • 金红; 齐泰煜; 樊帅; 李光英; 钱家坤; 谢雨虹; 张琪; 高美云; 高敏香; 张敏
    • 摘要: 目的运用4D Lable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通督调脏针法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CUMS)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结合行为学分析,探讨可能的针刺抗抑郁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9只。依照CUMS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空白组、模型组不做治疗,针刺组行“通督调脏”针法,1次/d,30 min/次,连续21 d。记录各组行为学实验结果,21 d处死所有大鼠,各组选取3个有明显表型变化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4D Lable 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检测,鉴定和观察各组海马组织差异蛋白表达情况,运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差异蛋白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通过平行反应监测(PRM)验证相关差异蛋白。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体重、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0.0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体重、糖水消耗量均显著上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001),但与空白组相比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1)。蛋白质组学检测共鉴定出1.5倍阈值条件下39个差异蛋白,基因本论(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参与补体激活、调控炎症反应、体液免疫应答反应、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调控、RNA代谢、蛋白质活化调节和细胞形态调节等多个生物学过程。PRM结果显示D-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Ddt)在模型组下调,而在针刺组上调,Cnrip1蛋白在模型组上调,而在针刺组下调。结论行为学结果及各结果分析表明通督调脏针法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元自噬、补体激活、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线粒体代谢的异常变化可能为针刺抗抑郁的主要机制,Ddt、Snap29、C1qc、Vtn、Cpped1、Phf5a、Prpf40a、Cdk5rap3、Bbs2、Afg11、Sdf2、Specc1l等为可能的关键蛋白,为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 张赵光; 董琳
    • 摘要: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HSCT)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ssociated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A-TMA)是公认的移植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升高和内皮损伤所致相关器官衰竭为特征,如高血压、慢性肾病、肺动脉高压、胃肠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TA-TMA的临床表现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typical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aHUS)相似,后两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消耗、微循环纤维蛋白沉积以及最终的终末器官损伤为特征。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对其认识不足,经常造成漏诊和误诊。我们应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 路平; 魏少忠; 梁新军
    • 摘要: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生物学意义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非特异性防御.在肿瘤微环境中,补体系统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双重调控作用,影响免疫应答的结果.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以及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补体促进了免疫监视并抑制肿瘤进展;然而,过度激活的补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宿主免疫反应,是炎症、免疫抑制和肿瘤进展之间的重要环节.在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靶向补体系统有助于克服免疫抑制,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对补体系统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选择.
    • 李贤; 覃兰清; 李菊英; 沈婕; 蔡淑宇; 申杏梅; 杨桢华
    • 摘要: 近10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IMN病因不明且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在IMN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生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相应的足细胞损伤是膜性肾病(MN)的关键发病机制。现就补体系统在IMN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阳; 苗留飞; 李晓军
    • 摘要: 补体系统的异常活化,包括补体活性异常、抗补体抗体和补体相关基因的遗传突变等,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之一.目前,补体成分和活性的检测是肾小球疾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助于肾小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型.本文总结了肾小球疾病发病过程中补体异常活化、补体检测方法及在1肾小球疾病诊疗中的意义,为肾小球疾病的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 刘海波; 桑红
    • 摘要: 荨麻疹性血管炎(UV)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Ⅲ型超敏反应,其病理上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而补体激活在UV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血清补体水平检测是对UV进行诊断分型的基础,其对提示病情轻重及判断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应当重视补体成分检测在UV诊疗及预后中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