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物难治性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02334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华东地区第十三届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会议、2016年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学术年会等;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任连坤、郭强、单永治等。

药物难治性癫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2334 占比:99.98%

总计:602448篇

药物难治性癫痫—发文趋势图

药物难治性癫痫

-研究学者

  • 任连坤
  • 郭强
  • 单永治
  • 朱丹
  • 王玉平
  • 谭红平
  • 赵国光
  • 陈俊喜
  • 刘仕勇
  • 华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蓉晖; 樊羽; 王战然
    •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丰台医院进行手术的25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观察组(128例)与对照组(1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白细胞(WBC)、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早期进食时间、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术后进食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熊斌; 李红稳; 虎志涛; 李荣珍
    • 摘要: 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而药物难治性癫痫指通过口服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迷走神经刺激(VNS)作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微量电流刺激患者的迷走神经,调节相关区域神经功能,从而治疗该病,具有安全、有效、耐受良好的优势。现针对VN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历史、装置、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疗效预测指标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高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提供明确、有效的参考。
    • 王玉根; 张光明; 孟大伟; 陈建伟; 陈国强
    • 摘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在磁共振成像(MRI)阴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用SEEG定位致痫灶并完成手术治疗的MRI阴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10例。所有患者植入SEEG电极后,综合定位评估后明确致痫灶及功能区,然后行手术切除致痫灶,随访观察术后癫痫控制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10例患者植入电极数量为9~18根,共109根,平均(10.9±2.92)根;触点总数为1112个,其中涉及中央区电极97根,触点数为978个。SEEG时间为3~24 d,平均(10.9±6.1)d。电极植入及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过程中无颅内出血、电极脱落、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均根据Ⅱ期评估结果进行了局部脑皮质切除术,术后随访6~19个月,平均(11.6±3.9)个月。癫痫控制效果:EngelⅠ级6例,EngelⅡ级2例,EngelⅢ级2例,治愈率为8/10。1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肢体及面部麻木7例,均于3个月后消失;术后出现对侧肢体瘫痪2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3个月肌力恢复正常,另1例患者术后3个月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上肢肌力正常。结论SEEG可精确定位MRI阴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术后不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适合用于MRI阴性中央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
    • 许珺; 王利平; 吕先鹤; 陈亚楠
    • 摘要: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疗法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免疫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89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艾司利卡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生酮饮食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6个月时T淋巴细胞总值(CD3+)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1天、治疗6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酮饮食疗法联合醋酸艾司利卡西平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 屈直闯; 张元元; 罗娟; 陈欣; 树海峰
    • 摘要: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主要是经手术埋置电极于颈部迷走神经的侵入性刺激技术。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中,VNS作为药理学的辅助疗法,显示出较好的抗癫痫效应,但VNS治疗癫痫的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难治性癫痫患者经VNS术后的脑电变化,可能有助于解释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本文对VNS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作用机制及VNS术后的脑电变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杜尚凇; 王可欣; 闻聃; 李昌欣; 张晓东; 王霄英
    •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3D T_(1)WI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和皮质发育畸形(MCD)病灶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3月至2020年8月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MR影像和临床数据。共获得46位患者的图像用于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7.2岁,手术病理结果为FCD的39例(39/46),MCD 7例(7/46);其中FCDⅠa 2(2/46),FCDⅠb 4(4/46),FCDⅡa 11(11/46),FCDⅡb13(13/46),FCDⅢa 1(1/46),未分型的FCD8例(8/46)。在3D T_(1)WI图像上由两位影像科医生结合手术病理记录标注FCD/MCD区域作为正样本,并在同一病例大脑半球对侧对称性区域标注对照区域作为负样本。将数据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特征提取、特征降维、特征选择、分类器训练等过程,训练影像组学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效能。结果:46个FCD/MCD病灶的三维径线为3.2 cm(95%CI:2.9-3.4)、4.1 cm(95%CI:3.8-4.4)和5.9 cm(95%CI:5.3-6.5),46个对照病灶的三维径线为4.2 cm(95%CI:3.5-4.7)、4.9 cm(95%CI:4.2-5.5)和6.6 cm(95%CI:5.8-7.3),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个FCD/MCD病灶的体积为17.9 cm^(3)(95%CI:14.4-21.3),46个对照病灶的体积为18.8 cm^(3)(95%CI:14.5-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AUC为0.997,测试集AUC为0.851。结论:基于3D T_(1)WI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儿童FCD/MCD预测有一定的准确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 王慧; 胡海萍; 余玲; 李翠娟; 石爽爽; 郭满涛
    • 摘要: 目的探讨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异机融合在MRI阴性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PET/CT中心行^(18)F-FDG PET/CT检查,并将1个月内行常规MRI检查为阴性的3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纳入研究。将MRI数据输入uWS-MI工作站并与PET/CT进行异机融合,比较PET/CT及其与常规MRI融合图像在难治性癫痫病灶术前定位中检出率的差异。结果33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占69.7%(23/33),海马硬化占24.2%(8/33),巨脑回畸形占3.0%(1/33),灰质异位占3.0%(1/33);其中3.0%(1/33)定位于顶叶,12.1%(4/33)定位于额叶,9.1%(3/33)定位于枕叶,其余75.8%(25/33)均定位在颞叶;PET/CT与常规MRI异机融合图像检出率为93.9%(31/33),明显高于PET/CT的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海马硬化及1例灰质异位经术中皮层头皮脑电图(EEG)明确诊断,但PET/CT及其与常规MRI融合显像均未作出诊断。结论^(18)F-FDG PET/CT与常规MRI异机融合丰富了诊断依据,提高了MRI阴性难治性癫痫病灶的检出率,较^(18)F-FDG PET/CT具有更好的解剖学信息,更有利于癫痫的术前定位。
    • 丁鑫; 操德智
    • 摘要: 癫痫是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其大部分是药物难治性的,手术为其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准确的术前评估对术后疗效至关重要,术前评估主要是确定手术需要切除的致痫灶范围及需要保留的脑功能区范围。因为癫痫产生机制及脑组织网络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单一的、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可以对致痫区进行精准的鉴别和定位,所以需要使用多种检查方法来综合评估和定位,这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发作期症状学分析、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脑电监测和神经心理学评估等。如何合理运用以上方法以及综合分析其结果对于结节性硬化症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癫痫发作的最终控制起重要作用。现将就此进行方面综述。
    • 马嘉翼; 吴晔
    • 摘要: 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手段,经过2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充分验证。但由于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可靠预测指标来评估可能从迷走神经刺激术中获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研究表明,可能的特异性预测指标包括年龄、癫痫发作类型、癫痫病因、癫痫综合征类型、认知与行为水平、头皮脑电图相关指标及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等,但因研究设计等因素的异质性,导致其中部分指标仍有争议。现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综述迷走神经刺激术对难治性癫痫疗效的预测指标,希望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
    • 邓琴琴; 王梦阳
    • 摘要: 经颅磁刺激(TMS)可导致细胞膜去极化并激活神经元,能够短暂地兴奋或抑制特定脑区.重复TMS(rTMS)指具有不同频率或强度的重复脉冲刺激,其作用效果在刺激结束后依然持续,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目前认为低频rTMS能够抑制癫痫活动从而导致局灶性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但多项rTM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结果各异,本文总结了 rTM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