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茶诗

茶诗

茶诗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7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0669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茶博览、茶叶、福建茶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2009中国·浙江绿茶大会、2008年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等;茶诗的相关文献由462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时霖、侯军、余悦等。

茶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1 占比:1.3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0669 占比:98.67%

总计:41216篇

茶诗—发文趋势图

茶诗

-研究学者

  • 钱时霖
  • 侯军
  • 余悦
  • 吕维新
  • 朱庆文
  • 竺济法
  • 巫小茶
  • 方健
  • 梁珍明
  • 李新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贺聪
    • 摘要: 一、设计缘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苏轼的诗作中有八十余首茶诗,其中不乏对阳羡茶的赞颂。所谓茶诗,就是专门咏茶及茶事的诗歌。中国是茶的故乡,茶香千年,多少文人墨客浸润在这醇香中。宜兴自古以来被誉为“茶的绿洲”,阳羡茶更是蜚声中外。时至今日,宜兴依旧盛产品质优越的茶叶,加上文人喜茶,紫砂从业者赖茶器为生,茶事在宜兴人的生活中依旧重要。
    • 梅雪容
    • 摘要: 基于休闲美学视域观照茶文化,茶叶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休闲心境,茶肆是休闲审美空间,茶则因为自身被赋予茶道精神而具有“闲”的品格。梅尧臣通过以茶计时、以茶悟道、以茶会友的茶诗创作,体现出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休闲审美意蕴。梅尧臣的茶诗是宋代市民阶层崛起和士人思想觉醒落实于文学创作的表现,而茶在休闲文化中被赋予的品格成为国民休闲文化异化的破解之钥。
    • 谢向英
    • 摘要: 从饮茶的起源、饮茶习俗的兴起等方面入手,概要地介绍了六大茶类的代表性茶品,我国茶叶生产、流通、对外传播的历史演变以及茶道精神的形成,对饮茶爱好者了解中国茶史与茶文化、科学饮茶以及弘扬中华茶文化等均有参考价值。
    • 韩欣享
    • 摘要: 耶律楚材是契丹遗民,蒙元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人曾扈从成吉思汗西征,西域途中所领略的山川奇景与异俗民风,为其创作西域诗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纵观整个蒙元时期的诗作,楚材的西域诗无疑应属这个时期的重要文献。而其中的14首茶诗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楚材在西域的茶事生活,从中窥见这位蒙元重臣的创作心境,以及茶诗对丝路文化传播的些许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原和西域基于“丝绸之路”的相通交往与文化交流史。
    • 齐玲玲
    • 摘要: 南昌大学大学生茶艺队成立于2006年,是南昌大学茶文化研究所鼎力打造的一支起点高、实力强、特色鲜明的茶艺表演团队,旨在面向高校大学生传播和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以茶行道,以茶雅志。茶艺队队员均来自于本校在读大学生和研究生。成立至今,队员已有六百余人。多年以来,茶艺队队员既要系统学习茶文化理论知识,还要进行礼仪、形体训练;既要学习茶叶的基本冲泡手法,还要系统学习主题茶艺表演。这些年来,茶艺队队员学习了《工夫茶》《擂茶》《韩国接宾仪礼茶》,改编了《文士茶》《禅茶》,创编了《浔阳遗韵》《新娘茶》《荷香茶语》《普洱清韵》《问茶》《一念》《洗心坐忘》《仿宋点茶》《夕歌》等十数种主题茶艺,还有《茶游中华》《戏茶》《茶佳人》表演将茶艺与书法、舞蹈、茶诗、茶歌、快板、小品、情景剧等相结合,尝试着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解读中华茶文化。
    • 刘玮
    • 摘要: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间疾苦,勤于政事的官员,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富有家国情怀的热烈诗篇.诗人们通过诗歌畅抒胸怀,书写着对于国家命运、人文精神和情感世界的关怀,通过这些诗篇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家国情怀;他是一位全才式的人物,在诗,词,赋,散文、书画等方面颇有建树,站在宋代文化背景下通过他丰硕的艺术成就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苏轼又有着有趣的灵魂,无论身居何处,他都热爱生活,幽默豁达,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我们以他关于茶的作品为例,来展开课程思政的探索.
    • 王颖
    • 摘要: 我国茶文化和诗文化相融合,形成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载体,即是茶诗.我国茶诗包含了诸多思想精华,融汇了古代儒释道基本原则,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本文基于对唐朝茶诗兴起进行解读,明确唐宋茶诗哲理性的异同,而后对唐宋茶诗哲理性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 谢文君
    • 摘要: 颜回、 陶潜与扬雄是贫者、 隐者与学者形象的代表,相较于唐人对三者及其所饮水、 酒、茶的描写,宋人以"杯中无酒"关注并纾解着陶潜、 扬雄的寒素特质,又用"以茶代酒"提取与塑造了杨雄的学人身份.其中,黄庭坚首次以"有茶"调和扬雄"无酒"的困顿,促成了诗歌史上贫者、 隐者、 学人之复合形象的生成.同时,黄庭坚茶诗注重在茶事活动等过程性体验中灌注日常闲趣与人格精神,既有以禅入诗、 用典生新的意蕴,又多庄谐并出、 以俗为雅的笔法,彰显出追求知识、 纾解窘境的特质,乃宋调形成之关键.
    • 王颖
    • 摘要: 儒释道精神是茶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石.纵观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儒释道思想和精神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儒家礼仪思想在茶诗中的渗透、佛家的禅悦思想在唐代茶诗中的表达,还是道家的隐逸旨趣对诗人品格的映照,体现的都是特定文化氛围和政治格局下社会个体的思想和情感归旨.
    • 肖正广
    • 摘要: 生于贵州黔南独山县的清代"西南巨儒"莫友芝才华横溢,一生著述颇丰,同郑珍合撰的《遵义府志》,茶史资料丰富,填补贵州茶史记载空白;撰写的茶诗反映茶事生活状态,表现对茶农的关怀;茶联集取于唐诗宋词,并革故鼎新,另辟蹊径。总之,于历史、文化方面,他为贵州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