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苏辙

苏辙

苏辙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6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今日辽宁、文史知识、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等;苏辙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茜、曾枣庄、喻世华等。

苏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6 占比:99.6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9%

总计:508篇

苏辙—发文趋势图

苏辙

-研究学者

  • 刘茜
  • 曾枣庄
  • 喻世华
  • 李天保
  • 杨胜宽
  • 林尔
  • 刘汾
  • 张松
  • 李凯
  • 葸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晓梅
    • 摘要: 孟子知言养气说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形成浩然之气,使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凛然的精神状态,且以此为自身言辞端美和明辨错误言辞的前提。这一思想被后世继承发展,也引发不少争议。朱熹在《延平答问》中评价苏轼和苏辙"说养气处,皆颠倒了",关键原因是双方就何为本体认识不同。二苏和朱熹在宋代"人与天地参"的思想环境中,结合各自身份和经历对孟子养气说作出阐释,就气的性质和养气路径达成共识,但就气的地位、阐发路径和养气目的发生分歧。其中,文气和理气两种阐释路径影响深远,阐释中的合理成分对当代作家创作与读者审美、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风气培育有借鉴意义。
    • 黄金生
    • 摘要: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19岁的苏拭和17岁的苏辙进京参加第二年举办的省试。参加这一届科举考试的考生可谓星光闪耀,同年考中进士者就包括:这一榜进士中,《宋史》有传的有24人,官至三品以上的有11人,其中任宰执的有9人,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澡、章惇、苏轼、曾巩、张载、程颢、吕大钧……
    • 黄金生
    • 摘要: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此为朱德咏三苏祠之作。“大文豪”之称,三苏足以当之。不过,苏辙一直被其兄巨大的光环所掩盖,一提苏辙,必先介绍他是苏試的弟弟,《宋史·苏辙传》也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好像他能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完全是沾了哥哥的光。
    • 罗春娜
    • 摘要: 苏辙在儒家以民为本的仁政传统中,融入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倡导教民孝悌、制民恒产、与民休息等政治主张,形成其具有儒道结合色彩的民本思想。他一生宦海沉浮,在力革“三冗”、力阻青苗法、力谏“回河”等重大问题上,以及在朝在野的理政实践中,始终心系民生,践行了其为民谋利、为民请命的民本思想。
    • 李广帅
    • 摘要: 作为经学家,苏辙耗费毕生心血为《诗经》作注,《诗集传》是其《诗经》学思想的结晶。作为文章家和政治家,苏辙继承唐宋古文运动精神实质,以文章作为复兴儒学、经世致用的重要工具。三重身份的叠加,使苏辙的《诗经》学思想渗透到文章中去,也促使其在文章中进一步阐发《诗经》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苏辙文章中论诗、引《诗》两个维度的考察,发掘其中所蕴含的《诗经》学思想。
    • 杨修
    • 摘要: 唐宪宗朝宰相李吉甫撰写的《元和国计簿》,标志着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财政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高度,以此为开端,经过发展和改进,会计录的编纂在宋朝进入了成熟期。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初,时任户部侍郎苏辙主要负责编纂了《元祐会计录》,并留下了一篇重要会计文献《元祐会计录叙》。在这篇文献中,苏辙首先高度评价了会计的政治学意义,强调了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继而规劝皇帝节俭,表明了自己对量入为主理财思想的遵奉,最后概括了中央政府的五项官厅会计职能,并通过体例创新,突出了会计分析的重要性。时至今日,苏辙的财计思想依然有着启示意义,主要有三:高度认识会计的政治学意义;在有效使用政策工具的同时保持稳健性;保有足量储备以应对外部风险。
    • 陈智勇; 李公羽
    • 摘要: 绍圣四年(1097),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辙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二人六月初抵雷州。嗣后,苏轼父子渡海抵琼,苏辙寓居雷州一年,再移循州安置。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轼父子北归复经雷州。这期间,雷州官民款待苏家一行。苏辙寓居期间,也得到地方守官、民众真诚爱戴。
    • 张振谦
    • 摘要: 宋代宫观官制度对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地域文学的发展。北宋后期,退居许洛两地的旧党士人大多具有提举嵩山崇福宫的身份印记,有着相似的政治立场和晚年生命体验。司马光与韩维长期领任宫观官期间,分别在洛阳和许昌组织了由名臣诗人构成的耆老会,逐渐将诗歌酬唱作为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心。徽宗即位后,苏辙提举太平宫,卜居许昌,其宫观官身份完美地将道士、农夫、居乡官吏三种面相集合在一起,成为“颍滨遗老”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此后的许昌诗社是北宋具有旧党属性的最后一个许洛地域诗人群体。
    • 朱刚
    • 摘要: 对“江湖”的书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它是失意之人被放逐的场所,但苏轼、苏辙的诗歌则有意识地把“江湖”建构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景观的诗意空间,在宋代作家中颇具代表性。一方面,他们把“江湖”描写为鱼鸟适性之处,有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亲朋友谊,有高人隐士、民情风俗、人文传承,充满诗意;另一方面,仕宦生涯也让他们认识到,“江湖”往往被朝廷用来放逐罪人,而且其间已经遍布着从京城延伸出来的权力脉络,并非安全的避世之处。这种矛盾的认识与宋代政治环境以及交通、通讯、商品经济等领域的发展状况相应。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把“江湖”跟“桃源”相联结的诗意构思,强调“江湖”之水是从“桃源”流出。由“桃源”而“江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延伸,正好与权力延伸的方向相反。
    • 屈会涛
    • 摘要: 通过辨析、补正前人研究成果,将苏辙改授齐州掌书记的经历梳理为:熙宁六年春,苏辙陈州教授任满,向吏部流内铨投状,希望能够改授东南的幕职官。四月二十六日,文彦博判河阳,苏辙上书祝贺。六月,文彦博举苏辙任河阳学官。七月二十八日,文彦博移判永兴府,八月才被允留任。经此风波,苏辙原本期望的东南幕职与河阳学官,都未求成,转而谋求渴慕已久的齐州幕职,得授齐州掌书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