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良性结节

良性结节

良性结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327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江苏卫生保健、基层医学论坛、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等;良性结节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易凡、刘丽佳、刘星伟等。

良性结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6.5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327 占比:93.38%

总计:2492篇

良性结节—发文趋势图

良性结节

-研究学者

  • 朱易凡
  • 刘丽佳
  • 刘星伟
  • 周绍荣
  • 姚士欣
  • 孙进波
  • 宋慧茹
  • 屈美娜
  • 徐文妙
  • 曾庆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康丽; 魏华
    • 摘要: 魏华认为甲状腺结节的早期病因病机以肝郁气滞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痰浊、瘀血、阴虚、气虚等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治疗早期以疏肝解郁为主,佐以健脾化痰,中后期可根据辨证配合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之法,灵活应用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方(四黄散、丹棱散结膏、外用紫金锭等)、情志疏导、饮食调节多种治疗方法,获得良好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佐证。
    • 薛宙曦; 曾志昌; 林东淦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具有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对其进行病理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恶性组(41例)和良性组(43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高分辨率CT诊断,比较两组CT征象特点及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CT征象特征方面,两组病灶大小、病灶形状、空泡征、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良性组相比较,恶性组分叶征、毛刺征检出率更高且病灶界面比较毛糙,有明显的囊状透亮影,病灶密度大多为mG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面,与其他结节影像相比,分叶征的灵敏度最高,边缘毛糙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囊状透亮影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低,毛刺征特异度最低,密度阳性预测值最低。结论临床上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高分辨率CT诊断,能够为临床鉴别病灶的良恶性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应用价值比较高。
    • 夏林玉; 胡清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122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结节体积,根据结节体积缩小率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后结节消退吸收的影响因素。结果微波消融术前术后的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节体积大[O^R=38.920(95%CI:2.959,511.864)],结节实性[O^R=0.005(95%CI:0.001,0.138)],单位体积消融时间长[O^R=1.046(95%CI:1.019,1.073)],桥本甲状腺炎[O^R=0.001(95%CI:0.001,0.264)]是影响结节消退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结节体积大、结节实性、单位体积消融时间长、桥本甲状腺炎是影响结节消退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
    • 薛少伟; 罗渝昆; 焦子育; 姬永姣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术前风险评估在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3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患者在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中仅使用“液体隔离带法”对周围组织进行隔离保护,观察组患者依据术前风险评估分级采用不同的预防保护措施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15/170),低于对照组的24.1%(41/170),而术后恢复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率为95.3%(162/170),高于对照组的81.2%(132/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表达分别为(8.67±3.19)、(4.28±1.25),均低于对照组的(14.64±6.76)、(11.59±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6个月,观察组结节平均容积缩减率为(83.57±10.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3±12.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0%(11/1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50%(28/170);术后第12个月,观察组结节平均容积缩减率为(94.02±8.08)%,高于对照组的(85.14±7.1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4/170),明显低于对照组7.60%(13/170),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行微波消融术前进行风险评估,并合理使用预防保护措施,有助于提高结节平均容积缩减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杜孝敬; 马礼兵
    • 摘要: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直径≤3cm,肺内孤立存在的,圆形或者类圆形的非透明病灶,结节是完全由肺实质所包围,没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及胸腔积液[1]。随着胸部CT在临床实践中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美国国家肺部筛查试验(NLST)表明,采用低剂量CT对高危人群肺癌的筛查可降低死亡率[2]。然而,低剂量CT缺乏区分早期恶性肿瘤和良性结节的准确性,导致假阳性率很高(96.4%)[2-3]。
    • 黄涌; 张裕辉
    •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部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纳入梅州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肺结节患者5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以及结节病理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以及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经过病理检查确定534例肺结节的患者中有365例患者为肺部恶性结节,此365例患者不纳入结果统计,低剂量多层螺旋CT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CT扫描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多层螺旋CT的辐射量低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没有降低影像学质量以及诊断效能的同时降低了辐射量,对患者危害更小,值得推广使用。
    • 李俊韬; 戴素娟; 李琳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乳腺良性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差异分为开放手术组(34例,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微创旋切组(32例,接受麦默通微创手术治疗)、微波消融组(3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SCAR)、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24、48 h开放手术组的VAS评分及术后7 d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微创旋切组与微波消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微波消融组的瘢痕优良率高于开放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微波消融组与开放手术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微创旋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疗效良好,并发症少、疼痛感轻、手术感染风险低且操作简单。
    • 吴金莲
    • 摘要: 肺结节在现代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但与吸烟、环境污染或从事高危职业(如接触石棉、铍、铀),以及患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史或者罹患恶性肿瘤者、肺癌家族史者有一定关系,一般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约有1.2亿人患有肺结节,其中96%属于良性结节,只有4%左右为恶性肿瘤。早期由于结节发展慢,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偶有咳嗽、咯痰、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对于良性的肺结节,中药对症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
    • 黄碧霞; 刘志敏; 季春香; 古泉辉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恶性结节中钙化特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各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中,钙化病灶检出35例,检出率46.05%;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钙化病灶检出14例,检出率18.42%,甲状腺恶性结节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钙化病灶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甲状腺恶性结节钙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Ⅰ型钙化病灶,其可以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 白玲娇; 张建蕾; 刘新羽
    • 摘要: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大多数患者病理类型为良性,恶性病变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结节发病率的5%左右[1]。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的建立有助于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但由于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分布较为复杂,且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之间通常存在重叠关系,因此其良恶性的鉴别较为困难[2]。超声造影(CEUS)及其超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以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VTIQ)模式有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3,4],但目前关于三者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基于此,本研究分别采用CEUS、VTI、VTIQ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三者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现报告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