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舒适度评价

舒适度评价

舒适度评价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3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54162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天中学刊、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房地产导刊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舒适度评价的相关文献由653位作者贡献,包括邵枫、姜求平、孙李娜等。

舒适度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4162 占比:99.79%

总计:54276篇

舒适度评价—发文趋势图

舒适度评价

-研究学者

  • 邵枫
  • 姜求平
  • 孙李娜
  • 李福翠
  • 杨付正
  • 王世刚
  • 蒋刚毅
  • 郁梅
  • 王学军
  • 赵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永超; 杜晓辉; 吕政权
    • 摘要: 为探究我国大型高铁客站候车厅环境中乘客的环境舒适度水平及影响因素,对两座高铁客站展开了乘客舒适度主观调查及客观物理环境实测,通过相关性分析、函数拟合,分析论证了客观环境因子对乘客主观环境舒适度评价的交互作用,并引入Kano模型探究了分项环境舒适度评价与整体环境舒适度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乘客的各分项环境舒适度评价均位于“舒适”区间,其中噪声评价得分最低;②乘客的声环境和光环境舒适度感知,除了受所对应客观环境因子直接影响外,还受到其他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③各分项环境舒适度评价与整体环境舒适度评价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分项环境舒适度评价的改善,并不一定导致整体环境舒适度评价的对等变化。
    • 唐立恒; 王慧光; 周子豪; 闫双龙; 王佐才
    • 摘要: 预制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是一种利用混凝土桥面板和钢主梁承担荷载的组合梁桥。该桥梁结构形式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车桥质量比相差较大,在行车荷载激励下容易引起桥梁振动,同时桥梁的振动会反作用于车辆,使行车舒适度降低。为此,本文拟采用一套液压阻尼装置,针对不同车速、桥面不平顺度等工况,对桥梁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与控制,以期提升行车舒适度。
    • 李翔宇; 徐友璐; 刘昌睿; 郭菂
    • 摘要: 村镇民居低能耗改造对于提升村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缓解村镇建筑耗能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山东省潍坊市马司村一处村镇民居的低能耗改造实践为例,在改造前后对室内两个重要气候指标温湿度进行实测记录,并以此分析低能耗改造对室内环境的客观影响;同时,结合温湿指数计算模型及居民实际感受,对室内舒适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被动式节能改造实效。
    • 宋磊; 王虎军; 贺小卫
    • 摘要: 针对我国规范关于人行桥舒适度评价不完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人群荷载模型,选定振动加速度作为人行桥竖向、横向舒适度评价指标,并以一实桥工程为依托,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及舒适度评价,采用电涡流TMD进行振动控制,取得很好效果,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蒋望; 周越; 张勇; 温青; 李寿科
    • 摘要: 抗风缆是大跨人行悬索桥重要的抗风措施,会改变桥梁的动力特征,对桥梁的人致振动舒适度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以某大跨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比较了不同倾角抗风缆桥梁的人致振动加速度峰值和侧向动力失稳临界人数,分析了抗风缆对大跨人行悬索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跨人行悬索桥的模态分布十分密集,抗风缆可提高结构竖弯和侧弯模态频率;增设抗风缆后,人致竖弯共振模态数略减少且最大加速度峰值减小,人致侧弯共振模态数不变且最大加速度峰值无明显减小;增设抗风缆可以略微提高侧向动力失稳敏感模态的失稳临界人数,但是提高人数有限;增设抗风缆对大跨悬索人行桥人致振动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有限。
    • 黄玮
    • 摘要: 人行桥的舒适度评价各国没有统一的标准,行业标准也未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本文以一景区廊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的动力性能,与现场环境振动试验相互验证。通过多工况下人群激励试验,得到该桥人致振动的竖向和横向峰值加速度。当人群以桥梁上部竖向固有频率的统一步频经行时,少数人的行人舒适度最佳,中等人群的行人舒适度适中。
    • 王智丰; 李贤军; 易锦; 李秋胜
    • 摘要: 现代胶合木结构人行桥因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而变得轻柔和低阻尼化,无论采取何种结构形式其基频均难以避开步行频率范围,桥梁将产生共振.为研究木结构人行桥的人致振动特性,舒适度评价和减振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一座大尺寸胶合木拱桥模型的人致振动试验和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很好地预测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减振效率,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应用于木结构人行桥的振动优化控制.研究表明:空载时竖向基频小于3Hz、满载时(2人/m2)横向基频小于1.2Hz的木结构人行桥,需要分别检算其在单人和人群共振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和横向加速度峰值是否小于舒适度容许值;采用固定位置集中加载(原地踏步)代替行人移动作用对人行桥激振,既能简化求解过程,又使结果略偏安全;MTMD在其参数经遗传算法优化后可以将木结构人行桥在共振频率附近较窄频带内的动力响应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 周涛; 陈谨林; 牛华伟; 孟杰
    • 摘要: 大跨度斜腿刚构曲线连续梁钢结构人行桥具有结构轻柔的特点,其基频一般处于人致振动敏感频率范围内,加之主梁采用钢结构材料,结构的阻尼也较低,在行人荷载作用下,桥梁有发生共振的风险.通过介绍行人荷载基本理论和德国人行桥设计指南EN03规范关于人致振动分析方法以及舒适度评价的规定,基于Midas Civil软件建立大桥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桥有3阶主梁竖弯模态需要进行人致振动加速度响应验算,主梁侧弯模态的频率由于超出了横向人致振动敏感频率范围而不需要验算;在人群荷载作用下,主梁的竖向振动最大加速度达到4.349 m/s2;当在跨中设置调谐质量阻尼器(TMD)且质量比取为0.02时,主梁人致竖向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可降为0.161 m/s2,满足CL1等级的舒适度要求.最后,讨论了质量比和TMD频率偏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为同类人行桥调谐质量减振系统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 钟婧如
    • 摘要: 景区人行桥普遍存在柔性、大跨、低阻尼的结构特点,结构自振频率与行人步伐频率相近,极易造成桥梁明显超越舒适性要求的共振问题.我国现行的人行桥设计规范采用频率规避方法,简单易行,但也造成结构设计经济性不足.文章参考相关人行桥振动加速度舒适性设计方法,针对两座不满足现行规范频率要求的柔性景区人行桥进行人致振动舒适性分析,为此类桥梁的振动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武亚敬; 于祎飞; 刘雯斐; 刘俊
    •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注重休闲生活的品质与质量.选择石家庄近郊驼梁景区、紫藤庄园、林外林庄园、河心岛风景区4个典型风景区作为温度、湿度、风速的采集点,通过系统分析各指标月均变化趋势,科学评价各地区的舒适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全年舒适度集中在5~9月,且各地差异性较大.驼梁景区舒适度持续时间较长,集中在6~8月,是夏季避暑观光的最佳选择;其他地区舒适度气候集中在5月和9月,是五一、十一黄金周游玩的最佳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