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椎骨折

胸椎骨折

胸椎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1928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天津护理、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等;胸椎骨折的相关文献由7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菁、戴胡明、方煌等。

胸椎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2.46%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1928 占比:97.43%

总计:12243篇

胸椎骨折—发文趋势图

胸椎骨折

-研究学者

  • 张菁
  • 戴胡明
  • 方煌
  • 杜杏利
  • 胡丽敏
  • 陈海霞
  • 丁杰
  • 丁源
  • 于士昌
  • 何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耀辉; 徐展望
    • 摘要: 患者,男,41岁,因背部疼痛2年,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1年于2020年6月16日入院。患者肥胖,颈后仰受限,且有高血压病、窦性心律及血糖较高,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6年。查体:脐以下出现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肌力均有减退,双侧膝腱、跟腱反射亢进,且有踝、髌阵挛及巴宾斯基征病理征。X线片显示:脊柱呈竹节样改变,韧带骨化。
    • 巩陈; 申才良; 吴建明
    • 摘要: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OVCFs)伴肋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胸椎OVCFs伴肋间痛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PKP组:采用体位复位后PKP治疗,PVP组:单纯采用PVP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角、VAS评分、ODI评分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肋间痛及胸背部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和ODI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KP组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角方面优于PVP组。结论体位复位后PKP和单纯PVP均能有效治疗胸椎OVCFs伴肋间痛,前者在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恢复和后凸角度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 朱建; 钱小红; 严必辉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在老年胸腰椎椎体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行椎体成形术的90例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医护团队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工作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医护团队协作模式,可增进医生与护士之间的配合度。通过组建团队进行培训,可增强医护工作者的学习意识,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工作能力,保证手术质量,减少术中并发症。
    • 周菊; 戴先任; 滕修福
    • 摘要: 7月22日,一名游客在游玩天津市蓟州区的九山顶景区“步步惊心”项目时,突发身体不适导致昏迷,在工作人员救助过程中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7月22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一10岁儿童玩“步步惊心”项目坠桥,导致腰椎、胸椎骨折,头皮裂伤。同一天,“步步惊心”项目发生了两起事故,令人心痛的同时,也敲响了景区安全警钟。
    • 洪丽红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疼痛护理在胸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胸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两组采取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性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疼痛介质水平及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VAS、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P、NPY、PGE_(2)、5-HT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疼痛护理可通过抑制疼痛介质释放缓解胸椎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平复其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加速疾病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李广州
    • 摘要: 上一期向各位读者介绍了中老年人胸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伴肋间痛的现象,并解释了其原因、产生机制、临床危害及几个认识误区,本文则介绍该疾患的治疗。
    • 徐春福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胸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弓根钉植入术,观察组采用经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椎弓根穿透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9.6±8.2)min短于对照组的(72.3±8.0)min,手术切口(2.0±1.5)cm小于对照组的(8.5±0.6)cm,术中出血量(25.2±5.9)ml少于对照组的(167.4±18.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椎弓根穿透优良率94.3% 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横突上嵴胸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可有效改善患者骨折胸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患者的Cobb角,并可获得良好的椎弓根穿透率.
    • 戴胡明; 汪建军
    • 摘要: 目的 观察合并有肋间痛的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行PKP治疗的28例合并有肋间痛的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记录术前、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胸背部及肋间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测量各时间点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后凸Cobb角的变化,来评估PKP在治疗合并有肋间痛的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的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2例出现少量骨水泥渗漏,为椎间隙及椎体周围渗漏,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都获随访,随访4~16个月,平均(6.5±2.5)个月.术前、术后1天、末次随访患者胸背部VAS评分为(7.12±1.32)分、(3.24±1.15)分、(1.84±0.95)分;肋间部VAS评分为(6.89±1.19)分、(3.84±1.09)分、(1.24±0.85)分;ODI评分为(41.48±4.56)分、(19.68±3.72)分、(8.86±3.92)分,椎体矢状面指数为(0.79±0.15)、(0.94±0.24)、(0.91±0.18),椎体后凸Cobb角为(19.65±4.46)°、(10.56±3.64)°、(10.54±3.62)°.5项观察指标在术前、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Cobb角术后1天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 对于合并有肋间痛的骨质疏松性胸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缓解肋间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改善后凸畸形.
    • 蒋欣妍; 罗雪; 陆丹
    • 摘要: 本文总结了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服药过量从高处坠落致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例,经手术治疗和精准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意在总结护理经验,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 郭娟
    • 摘要: 目的:本文对胸椎骨折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研究.方法:我院胸椎骨折患者,共计100例.实行对照试验.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宣教、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对比两组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率14.0%;实验组并发症率4.0%,两组显著差异,X2=12.49,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68.8%.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9%.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X2=8.7,P<0.05).结论:利用前路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对胸椎骨折患者予以护理效果明显,推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