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部分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2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07771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腹腔镜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26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06年全国微创外科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五周年纪念大会等;肾部分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24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旭、王林辉、马鑫等。

肾部分切除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8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07771 占比:99.88%

总计:708593篇

肾部分切除术—发文趋势图

肾部分切除术

-研究学者

  • 张旭
  • 王林辉
  • 马鑫
  • 崔心刚
  • 李宏召
  • 刘冰
  • 吴震杰
  • 周利群
  • 王科
  • 徐丹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欧丽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月莆田市第一医院193例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95)和干预组(n=98),对照组给予泌尿外科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模式干预。比较2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股深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7 d的凝血酶原时间、股深静脉血流速度、腘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结合路径式护理干预能减少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提升护理满意度。
    • 韩兴宝; 张馨文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基于CT的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肾癌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病例资历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0.5岁;合并异位血管患者10例,肿瘤直径>4cm者5例,<2cm者2例,肿瘤位于肾门部患者1例。36例患者均在术前行泌尿系统薄层CT三维模型重建,以观察肿瘤位置,肾动脉分支情况,异位血管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根据三维重建影像结果制定手术计划。36例患者均拟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其中3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结果术前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了血供情况,肿瘤位置、浸润深度,以及与集合系统等周围组织器官毗邻关系,综合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后,对所有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手术均顺利完成,3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0.58±20.12)分钟,平均肾缺血时间(28.62±9.21)分钟,平均出血量(70.66±30.22)ml,平均住院时间(8.24±2.56)天,平均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4.27±1.28)天。结论术前基于CT的三维影像重建在肾部分切除术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辅助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及应用。
    • 李前进; 凯买尔丁·阿布都艾尼; 木拉提·热夏提; 王玉杰; 马军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由同一术者及团队连续完成的47例行腹膜后腹腔镜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按手术顺序分为A组(1~12例)、B组(13~24例)、C组(25~36例)与D组(37~47例)四组。对比分析四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出血量、随访结果。结果:四组患者基本信息具有可比性。与A组、B组相比,C组、D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及术后随访均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膜后腹腔镜免缝合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可行性,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加,手术时间、术中阻断时间可明显缩短,具有一定手术基础的术者学习曲线为23例。
    • 赵学军; 张二峰; 李国栋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早期肾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比,经后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出血量较少,有利于加快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范春玲; 刘永哲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接受LPN治疗的60例肾细胞癌(RCC)患者的临床资料。AKI的诊断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球预后标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6)与非AKI组(n=34)。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Hb)、合并疾病、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48 h时的血清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ysC)、空腹血糖(FPG)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N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RCC患者LPN术后AKI的预测价值。结果60例RCC患者中,术后诊断为AKI 26例(43.3%),其中AKIⅠ期22例(84.6%)、Ⅱ期4例(15.4%)。两组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胶体液入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前eGFR、β2-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性)、BMI、术中胶体液入量及肾动脉阻断时间是LPN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MI、术中胶体液入量、肾动脉阻断时间的截断值依次为24.9 kg/m^(2)、500 ml、24 min,敏感度为88.5%、73.1%、73.1%,特异度为64.7%、70.6%、73.5%,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0.755、0.764。结论BMI、术中胶体液入量及肾动脉阻断时间是LPN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性别(男性)也是LPN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旺敏; 张墨
    • 摘要: 在机器人手术时代,混合现实技术(MR)在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在实现术中肾肿瘤的精准切除、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保护肾功能等诸多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价值。就近年来MR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张晓峰; 周逢海; 吕海迪; 郗新生; 刘强照; 张发; 郭柏鸿
    • 摘要: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和经腹腔两种手术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6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经腹腔组和经腹膜后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共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3.5±9.7)岁;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共41例(男20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55.2±12.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病理结果和围手术期情况。结果:67例患者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的术后肠道功能较经腹腔入路组恢复快(P<0.05)。结论: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可以取得和经腹腔入路同样的手术效果,而且其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 石素素; 王卫; 张仁亚
    • 摘要: 患者男性,46岁,3年前体检发现右侧肾占位2天入院。查体: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CT示右肾中下部占位性病变,肾癌可能性大(图1)。术前诊断为右侧肾占位,患者行腹腔镜下右侧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右肾腹侧中部有一类圆形外突肿物,直径约2.0 cm,术中诊断为右侧肾占位,右侧肾囊肿。遂行手术切除术。肿瘤直径约2.0 cm,组织黄白色相间,包膜完整,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 王胤钊; 陈敏丰; 李杨乐; 赵诚; 童时宇; 蔡燚; 王睿哲; 周泰来
    • 摘要: 目的:肾癌是一种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肾部分切除术是早期肾癌的常用手术方式。3D打印技术可将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数据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建立一个可视化的立体影像模型。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此模型进行术前评估,明确肿瘤的位置、深度及血供情况等,有助于制订术前计划,实现更好的手术效果。本研究采用R.E.N.A.L评分系统对肾癌进行分层,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114例肾肿瘤患者。按是否完善3D打印技术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根据R.E.N.A.L评分将肾部分切除术难度分为低度复杂组(4~6分)39例、中度复杂组(7~9分)32例、高度复杂组(10~12分)43例,比较低、中、高度复杂手术组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在中、高度复杂组中,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或P<0.001),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P=0.022和P<0.001),术后血肌酐水平变化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和P<0.001)。结论:与R.E.N.A.L评分<7分的肾肿瘤患者相比,3D打印技术对于R.E.N.A.L评分≥7分的肾肿瘤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前进行评估可能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 邓浩天; 李子尧; 王声政; 范雅峰; 陶金; 于栓宝; 王健阁; 梁静; 张雪培
    • 摘要: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捆绑缝合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由同一术者采用捆绑式缝合法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一般特征、手术参数、病理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3.3±14.1)岁、肿瘤最大径(38.2±13.0)mm,R.E.N.A.L.评分为(8.2±1.8)分;所有患者均未转开放或者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9.8±47.3)min、(81.9±64.3)mL、(14.2±3.3)min、(6.9±1.3)d,术后患者整体肾脏功能平均下降13.4%;术后7例(6.6%)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2例(1.9%)患者发生ClavienⅢ级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为13.4(IQR:10.2~16.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局部复发,1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出现骨转移,分别予以行根治性手术及靶向药物治疗,目前带瘤生存。结论捆绑缝合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肾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