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的规律

美的规律

美的规律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15篇,主要集中在美学、教育、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5篇、专利文献2664篇;相关期刊437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广东社会科学、求索等; 美的规律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庄锡华、朱立元、胡经之等。

美的规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5 占比:18.76%

专利文献>

论文:2664 占比:81.24%

总计:3279篇

美的规律—发文趋势图

美的规律

-研究学者

  • 庄锡华
  • 朱立元
  • 胡经之
  • 冉乃彦
  • 周维山
  • 李廷扬
  • 王向峰
  • 王杰
  • 向翔
  • 尤西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明泉; 肖雅心
    • 摘要: 文艺学从“人的尺度”研究“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问题,人口学从“人的尺度”研究如何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建造和表达“美的规律”,促进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全面实现,二者都将作为动物属性的人的“物种尺度”与作为社会本质属性的人的“内在的尺度”统一在美的发现、美的生产、美的传播、美的育化、美的生活、美的创造之中,从而,使文艺学与人口学具有交叉互渗的可能性、关联性、黏合性和内在一致性。这是我们提出“文艺人口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基本前提和逻辑起点。
    • 陆伟伟
    • 摘要: “立美”的概念是由音乐理论家、美学家赵宋光先生在《论美育的功能》一文中提出来的。文章指出:“美育远远不仅是艺术教育,它有更重要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建立美的形式。建立美的形式的教育活动,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宏伟历史在教育领域中的缩影,我称之为立美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做到臻道而“立”,成人而“美”。
    • 摘要: 美的创造和美感的形成都离不开劳动实践,所以“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等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和美育观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面向人人的大美育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但人只有在自觉追求美、不断发现美和努力创造美的实践中才能够提升美的素养、激发生命的热情。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还涉及文艺创作与展演、城乡规划与建设和非遗传承活化等诸多方面。如1931年蔡元培在《二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一文中所讲的:“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而美育的推行,归宿于都市的美化。”所以,人人都应有践行美育的自觉,使新时代大美育体现在山河城郭间最广泛和最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 余凤霞; 肖刚
    • 摘要: 打破文艺美学的局限,从哲学美学的视角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去解读其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存在观、主体观和生成论出发,提出人本是美学的存在,人的发展无限趋向对美的追求,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实现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的本质。提出教育要遵循美的规律,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本体,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具的美学意蕴,挖掘其美学向度,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路径,并指出“美”与“异化”是矛盾的双方,人作为一种美学存在本质的回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回归,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异化的扬弃,以及教育异化的解构和扬弃的根本路径之一。
    • 张宝贵
    • 摘要: 近现代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美育思潮是一个逐渐向生活贴近的思想过程。不过,即使在当下的第三次美育思潮与实践中,由于没理顺美育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依然存在美育与艺术教育不分、教育主体高高在上、职业教育等同于技术教育等现象。按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的逻辑,若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美育非但会成为生活的装饰,还会在现代社会滋生出前现代社会的阶层关系,所以美育要在生活中起到切实的作用,须走出艺术教育的狭窄圈子,遵循“美的规律”的论述,在广阔的生活领域,特别是在物质生产生活内部确认审美元素的存在。第一个审美元素是物质生产生活的自主性,让生活活动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膜拜审美教育者在生活之外设立的某种审美理想。第二个审美元素是培育生活诸多领域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离开某种职业就无法生存的片面的人。从现代生产生活入手改变人的生存状况,进而改变人的精神境遇,从中体验自主、自由、全面的生活之美,是马克思生活美育思想的基本路径。
    • 付锦; 朱旭莉
    • 摘要: 人生,最重要的是怎么安顿生命。怎么安顿孩子的童年,孩子们如何在劳动中安顿自己?作为教育者,就是支持、发现、帮助孩子。面对生命的安顿,从古到今,只有一个答案——劳动。劳动是如此重要。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曾说,美和艺术是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劳动创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决定的。人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实践美学的源泉。
    • 黄晶; 陈秀香
    •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地图(以下简称"地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旅游、导航等活动使得地图越来越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同时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对地图的美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图逐渐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统一。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劳动是美和艺术的真正来源。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能够把握对象的特点,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生产,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_上的需求,因此不仅创造出物质产品,也创造了美。通过“自由自觉”而非异化的劳动,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和艺术的世界中看到自身。
    • 李健夫
    •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论述,古典美论已有多种解说.本文从现代美学原理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马克思总结的人类塑造物体的"美的规律".这里不再孤立地解释"美"是什么,再按照"美"的定义分析规律;而是在对人类审美创造活动做整体研究的基础上,在人类创造万类文明的大背景下,指出马克思说的"美的规律"贯彻于人类的审美与创造活动之中,是对人类创造文明事物总规律的高度概括.落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实处,它就是活跃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审美创造规律,这是人类本质性的规律.
    • 裴萱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将空间、主体与社会三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人化空间"的现代空间样态,从而开启空间转向的理论浪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的符号属性、文化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通过"第三空间""另类空间"等概念一方面建构出空间符号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则发掘符号形式内蕴的身份、阶级、文化等深层话语价值.与此同时,文学理论知识需要采取"建构论"的生产模式和"价值论"的意义生成途径.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给文学理论提供了崭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与理论资源.首先,空间生产论与文学活动论能够相互契合,并在"美的规律"本质论、精神实践创作论等方面提供崭新视角;其二,空间符号论与文学文本论不仅建构出文学的空间审美形式,更是在文学形象、文学意象、审美意识形态方面实现文本"深层结构"的意义释放;其三,空间批判论与后现代文学理论知识"大生产"景观相互渗透,并通过另类空间文化反思、流动空间的审美自由以及公共空间的符号共鸣等发掘文学理论的介入性、实践性与人文性价值.马克思主义空间话语给当代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学资源与研究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