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置管成功率

置管成功率

置管成功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7185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护理学报、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研讨会暨临床护理新理论新技术、静脉治疗学术交流会等;置管成功率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春霖、何佩仪、余芳等。

置管成功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852 占比:99.94%

总计:171950篇

置管成功率—发文趋势图

置管成功率

-研究学者

  • 任春霖
  • 何佩仪
  • 余芳
  • 倪春湘
  • 刘丽兰
  • 周薇
  • 周颖
  • 姜珍
  • 彭文东
  • 徐旭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晓慧
    • 摘要: 目的:比较右侧卧位与仰卧位在行脐静脉置管(UVC)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UVC的7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置管体位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仰卧位,观察组采用右侧卧位,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1.62%(8/37);家长满意度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仰卧位相比,在早产儿行UVC时采用右侧卧位效果更好,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安全可靠。
    • 吕志露; 梁向明; 李淑英; 林玉珍
    • 摘要: 目的对比床旁盲插鼻肠管与库派(CORPAK)鼻空肠管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床旁盲插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实施CORPAK鼻空肠管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2次置管率、置管并发症、置管花费以及置管前、置管过程中、置管结束后1 h的指端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心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2次置管率低于对照组,置管花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操作相关性穿孔、出血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极少量因黏膜充血水肿损伤而出现渗血,经对症处理得以缓解;置管过程中两组均出现MAP增高、HR加快,置管结束后1 h患者HR、MAP均恢复至置管前水平;置管过程中患者指端SpO_(2)以及RR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新发心律失常。结论CORPAK鼻肠管营养支持方法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其临床效果更好,但因其所需费用较高,故临床推广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床旁盲插置入鼻肠管方法相对经济,但置管成功率较低。
    • 张智妹
    • 摘要: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样本取自医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应用PICC导管,采用“双盲法”分参照组(传统护理,n=25)、试验组(综合护理,n=25),两组生活质量、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成功率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SF-36评分、情绪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参照组比较,试验组SF-36值更高,SAS、SDS值更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参照组(32.00%),试验组置管成功率(96.00%)高于参照组(72.00%),χ^(2)=4.500、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PICC导管患者能提高护理效果,保证置管流程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效果较理想。
    • 马灵; 吴莺; 陈萍
    • 摘要: 目的:探究经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及经口胃镜联合异物钳放置鼻肠营养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需放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53例病人,采用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放置鼻肠管的为试验组(22例);经口胃镜联合异物钳放置鼻肠管的为对照组(31例)。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病人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置管操作时间更短,病人的舒适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胃镜联合超滑导丝引导放置鼻肠管是一种更快捷、舒适、经济的方法,病人更容易接受。
    • 牟丹; 黄石华; 程一恒; 刘楚欣; 李志月
    • 摘要: 目的:探讨胃复安不同使用时机对鼻空肠管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鼻空肠管留置前10min静脉注射胃复安;研究组待鼻空肠管进入胃内后静脉注射等量胃复安;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进入患者胃内后静脉注射胃复安,有助于提升鼻空肠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并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 王杏英; 李红米; 罗淑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床旁盲插置入胃管方法在Ⅱ~Ⅳ度食管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狭窄Ⅱ~Ⅳ度需鼻饲营养的住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置入胃管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床旁盲插置入胃管方法。比较两组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压、心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床旁盲插置入胃管方法能够缩短Ⅱ~Ⅳ度食管狭窄患者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应激反应,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 张翠萍; 周晓静; 杨柳
    • 摘要: 目的:观察在新生儿中应用实时超声引导脐静脉置管术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于茂名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定位法,观察组采用实时超声引导脐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导管置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置管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在新生儿置管中使用实时超声引导脐静脉置管术,置管成功率明显提升,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对置管有较高的满意度,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 毛晓芬; 叶佩娟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5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首次置管成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263例(95.64%)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穿刺血管,置管人员资质以及PICC操作经验是首次置管成功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穿刺血管选择、置管人员资质和PICC操作经验是影响乳腺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率的独立相关因素。
    • 徐韶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的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行PICC的78例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的风险管理,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新生儿PICC成功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成功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2/39),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护理效果、服务态度和住院环境等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的风险管理应用于新生儿PICC可提高PICC成功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管理。
    • 柯晓玲; 吴娟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歇性口腔食管进食法在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的10月间收治80例帕金森病伴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胃管鼻饲法进食;试验组则采取间歇性口腔食管进食法,观察各组插管后心率加快次数、插管耗时、首次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接受度、置管期间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对所有患者出院时评价其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插管后心率加快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插管耗时短于对照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接受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口腔食管进食法在帕金森病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缩短插管所用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患者普遍能够接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