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7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42761篇;相关期刊465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齐鲁护理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山西省肾脏病学术会议血液净化质量培训会议、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肾脏病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华北地区暨北京市肾脏病学术年会等;血管通路的相关文献由353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朝阳、J·K·伯克霍兹、W·F·哈丁等。

血管通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7 占比:3.27%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42761 占比:96.53%

总计:44299篇

血管通路—发文趋势图

血管通路

-研究学者

  • 叶朝阳
  • J·K·伯克霍兹
  • W·F·哈丁
  • 张丽红
  • M·斯切瑞奇
  • 王玉柱
  • 梅长林
  • 马亦平
  • 史蒂夫·博林杰
  • 埃拉扎尔·埃德尔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向飞; 权皎洁; 蔡东; 韦巧宁
    •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穿刺人工血管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接受人工血管内瘘术;根据人工血管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0例采用早期穿刺人工血管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0例采用常规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的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人工血管的应用情况,对比两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随访18个月生存率及术后3、6、12个月的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ESRD患者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中应用早期穿刺人工血管可以在保持通畅率的基础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鲍雪东; 施娅雪; 于敏; 刘思洁; 吴厂; 米兰化; 胡文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患者的评估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1月~2020年12月因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收治的80例病例的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92次治疗,男31例,女49例,平均年龄(63.45±13.7)岁,造影显示75例合并中心静脉病变。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瘘8例,建立上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4例,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瘘3例,均正常使用。单纯溶栓治疗14例22次,平均通畅时间(10.22±9.62)月,其中2例短期内再度导管功能不良而行原位换管。总计原位换管52例,异位换管3例,平均随访时间(49.5±3.8)月,导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3.2%、82.7%、74.0%。结论对于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功能不良的患者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的透析生命。
    • 席慧芳; 牛海玲; 穆丽娜; 郭慧峰; 何红利; 孙亚洲; 唐成和
    • 摘要: 目的 探讨信息平台管理在重症新生儿中心血管通路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82例留置中心血管通路的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管通路管理及维护,观察组给予信息平台管理及维护。比较两组患儿血管通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质量合格情况,采用研究后系统适用性问卷(PSSUQ)评价血管通路管理的适用性。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选择、血管通路维护及护理记录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有效性、信息质量和操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平台管理在重症新生儿中心血管通路维护中应用,可以更好地保证各项信息的完整,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实现数据共享,开展动态质量监控,不良事件可追溯,为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和科研项目提供依据。
    • 冯珍珍; 赵慧杰; 寇洁; 张琳; 吴月红; 杨博
    • 摘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参与血管通路的期待、实际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首次选择或更改血管通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资料,并采用决策倾向性量表(control preference scale,CPS)评价患者期待决策和实际决策情况,分析两者一致性,运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2份,回收问卷202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100%。患者期待决策与实际决策参与一致性达0.74。期待决策中意识良好75例(37.1%),意识淡薄127例(62.9%)。实际决策中意识良好52例(25.7%),意识淡薄150例(74.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35~59患者(OR=28.179,95%CI:5.451~145.674,P5000的患者(OR=0.115,95%CI:0.032~0.409,P=0.004)、血管通路选择次数(OR=0.018,95%CI:0.002~0.141,P<0.001)是患者实际决策参与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参与血管通路期待决策与实际决策类型一致性良好,决策中意识淡薄型占主导。后续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并结合患者的决策需求,提供针对性指导干预方案,改善决策意识淡薄情况。
    • 孙晓媚; 陈燊; 张梅
    •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1],是患者的生命线,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影响AVF的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中心通过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干预时间将提前至AVF成形术前2周予系统化护理,旨在减少血液透析患者AVF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 郑孝琴; 蔡爱萍; 何扬彪
    •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已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理想血管通路,具有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血流量稳定、可以反复穿刺、使用方便、维护费用低等优点,也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最常用、最主要的血管通路[1]。由于AVF建立时间晚、成熟等待时间较长,血液透析患者中超过60%行首次透析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通路[2-3]。CVC存在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风险,是引起中心静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对今后通路造成影响[4]。因为AVF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亟需行血液透析而无通路的患者,常需行中心静脉置管,因此提高AVF成熟率、缩短成熟时间,对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探讨应用本院自制外用成品制剂温经通络散湿热敷联合人工压力冲击对促进AVF成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王悦; 陈小平; 陈玲伟
    • 摘要: 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切开取栓重建术治疗动静脉内瘘(AVF)急性血栓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AVF急性血栓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不同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术重建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炎性因子变化及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在手术时间,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AVF急性血栓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切开取栓重建术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安全稳定,应用价值较高。
    • 朱家义
    •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是血液透析中首选的血管通路,其优点为透析效果好,它通畅率高,并发症少[1],感染发生率低,无异物排斥反应[2],且手术难度不大。一般选用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3],因该血管较为表浅,靠近身体外侧,利于护理穿刺,内瘘易于成熟。由于该手术要求高,成功的关键除与患者自身状况有关外,对医生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也密不可分。笔者从2020年来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有4例失败,现将失败原因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 王葳; 陆石; 韩国锋; 王巍巍
    • 摘要: 目的探讨穿静脉内瘘手术方法以及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老年(年龄>65岁)血液透析患者,年龄(75.7±8.9)岁,分为观察组(穿静脉内瘘术,n=48)和对照组(肘上高位动静脉内瘘术,n=5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一次性内瘘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以及内瘘血流量,同时随访观察患者手术后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2种手术方式一次性成功率均为100%。通畅率方面,对于糖尿病透析患者,早期即可发生内瘘失功,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内瘘生存率低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χ^(2)=6.971,P=0.008);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与观察组非糖尿病患者之间比较,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414)。观察组患者的假性动脉瘤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5.768,7.761;P值分别为0.014和0.007);在血栓形成和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956,0.260;P值分别为0.248和0.698)。结论对于腕部及前臂中段血管条件差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行穿静脉内瘘术可获得满意的应用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