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盲蝽

绿盲蝽

绿盲蝽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9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20723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绿盲蝽的相关文献由1151位作者贡献,包括肖留斌、谭永安、陆宴辉等。

绿盲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2 占比:2.13%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0723 占比:97.79%

总计:21192篇

绿盲蝽—发文趋势图

绿盲蝽

-研究学者

  • 肖留斌
  • 谭永安
  • 陆宴辉
  • 柏立新
  • 门兴元
  • 孙洋
  • 吴孔明
  • 崔金杰
  • 雒珺瑜
  • 于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久涛; 司元明; 孙昊琪; 赵文凤
    • 摘要: 绿盲蝽原是农业生产的次要害虫,但近几年发生逐年上升,危害日益严重,已发展成为果树、棉花等作物的重大虫害,由于去年冬季总体偏暖,虫卵越冬基数较大,今年极易暴发为害。一、形态特征绿盲蝽是体型较小的蝽类。成虫稍大于叶蝉,体长仅4~5mm,宽2.2mm,绿色,密被短毛;头三角形,黄绿色;触角4节丝状,第1节黄绿色,第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一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足黄绿色。卵长l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若虫5个龄期,与成虫相似。
    • 王家哲; 洪波; 郝哲; 谢毓芬; 付博; 李英梅; 张锋
    • 摘要: 为筛选防治枣园绿盲蝽的高效杀虫剂,在冬枣主产区大荔县分别采用药膜法、喷雾法测定了8种药剂对绿盲蝽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24 h后LC_(50)值的大小顺序为:50%氟啶虫胺腈WG<40%毒死蜱EC<10%高效氯氰菊酯EC<20%呋虫胺SC<30%噻虫嗪SC<5%阿维菌素EC<25%吡虫啉WP<2%苦参碱AS;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 d,50%氟啶虫胺腈WG防效最好,为90.7%,30%噻虫嗪SC、20%呋虫胺SC、10%高效氯氰菊酯EC和40%毒死蜱EC防效均在80%以上,这5种杀虫剂可作为防治枣园绿盲蝽的优选药剂,其它药剂可轮换使用。
    • 金唯新; 姜义平; 沈斐; 王汝艳; 高寒; 万成东; 肖留斌
    • 摘要: 探讨不同发生程度的绿盲蝽危害对水蜜桃各项品质指标的影响,明确绿盲蝽种群密度与水蜜桃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绿盲蝽种群密度增加,水蜜桃横纵径、优质果率和产量均显著降低,其中重度危害比轻度危害分别减少了4.76%(横径)、4.63%(纵径)、68.28%(优质果率)和45.05%(产量);轻度绿盲蝽危害下桃果内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中度绿盲蝽危害下高出了15.90%,差异显著;桃果中可溶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和水分含量与绿盲蝽危害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当桃园绿盲蝽种群密度增加时,水蜜桃产量、横纵径等外在品质和内在个别营养物质均出现明显下降。
    • 高素红; 葛长虹; 周国娜; 姚淑娟; 路常宽; 高宝嘉
    • 摘要: 建立绿盲蝽取食胁迫下赤霞珠冬芽防御反应的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体系,旨在为后续筛选和分析差异蛋白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选取赤霞珠葡萄冬芽,分别设置绿盲蝽取食胁迫和空白对照试验,于24 h后采集样品用液氮带回,-80°C冻存;利用TCA-丙酮法、TCA-丙酮法+酚抽提法提取粗蛋白干粉;利用CBB G-250染色法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确定上样量及凝胶染色技术。扫描得到凝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均可获得双向电泳所需粗蛋白,采用TCA-丙酮法获取的粗蛋白量明显多于TCA-丙酮法+酚抽提法;2种方法所提取的全蛋白浓度差异较大,TCA-丙酮法操作更为简便,蛋白丢失少。不同上样量对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的影响差异显著,400μg蛋白上样量比800μg所得的凝胶图片上的蛋白点清晰,易于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表明,R-350更适用于葡萄冬芽全蛋白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利用TCA-丙酮法抽提蛋白,400μg蛋白上样,pH值4~7 NL 17 cm的IPG胶条,G-350热染色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得到的赤霞珠冬芽全蛋白凝胶图谱,符合绿盲蝽取食诱导赤霞珠防御反应产生防御蛋白的检测要求。
    • 赵明宇
    • 摘要: 自转基因棉种植以来,棉花上的绿盲蝽虫害逐渐猖獗,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描述了绿盲蝽的识别特征和为害情况并对现有的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如何综合防治绿盲蝽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与主张。
    • 林倩; 卢传兵; 于凯; 李艳红; 曲诚怀; 王雪
    • 摘要: 为验证性诱捕器对绿盲蝽雄虫的田间诱捕效果,2020年在烟台牟平苹果园开展绿盲蝽性诱捕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可用于苹果绿盲蝽田间发生动态监测,应用性诱捕器可有效降低苹果叶芽、幼果的受害率,叶芽防效达到51.53%,幼果防效达到71.65%,性诱剂+常规农药防治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常规农药防治;应用绿盲蝽性诱捕器,苹果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2次,每hm^(2)减少农药使用量71g,降低农药成本214元,经济效益显著。
    • 赵成华
    • 摘要: 绿盲蜻又称小臭虫,是北方果园的常发害虫,在苹果上主要为害幼果和嫩梢,被害叶生长畸形、穿孔,叶片支离破碎,果实被害处停止生长,出现凹陷斑点或斑块,具有危害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点,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昆虫性诱剂具有简便、安全、环保、灵敏度高、不伤害天敌等特点,利用昆虫性诱剂监测和控制害虫,是保护环境、控制害虫的有效途径。
    • 苏恒; 李国平; 孙小旭; 封洪强; 张金勇
    • 摘要: 近年来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越冬卵在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苹果园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型,同时对苹果园绿盲蝽越冬卵聚集的原因和最适理论抽样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显示,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呈聚集分布,并且随着越冬卵密度的增加,分布越聚集。绿盲蝽越冬卵的种群聚集是由其生活习性与周围环境共同引起的。运用绿盲蝽越冬卵空间分布型参数,建立Iwao理论抽样数模型,从而明确不同密度下绿盲蝽越冬卵的最适理论抽样数,为今后绿盲蝽越冬卵在苹果园内密度的准确调查和种群密度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朱琴; 王辉; 宋鲜梅; 赵龙冬; 王新谱
    • 摘要: 为了探明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验证自制越冬卵诱集管的诱集效果,于2019年和2020年11月在宁夏灵武长枣园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调查了枣树当年休眠期枣枝剪口、枣股和翘皮缝处的绿盲蝽越冬卵分布情况,并分别于当年9月使用自制诱集管(仿真枝条剪口)收集绿盲蝽越冬卵,对其进行防效评价。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各部位带卵率依次为树体中部>树体内膛>树体下部>树体上部。诱集管中填充物紧实度为0.94 g/cm^(3)的诱集管带卵率显著低于紧实度为0.58 g/cm^(3)的,4 mm直径的诱集管平均卵量显著低于6.4 mm直径和9 mm直径,诱集管带卵率占比67.47%~73.92%,平均卵量占比22.07%~30.17%。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布设紧实度为0.58 g/cm^(3)和直径6.4 mm的诱集管,可有效地收集绿盲蝽越冬代卵。为枣园绿盲蝽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了应用技术支撑。
    • 孙淑媛; 侯丽娜; 杨桂玲; 杜雨婷; 赵芸
    • 摘要: 为探明葡萄中常用的几种防治绿盲蝽农药的残留规律和膳食风险,开展3种常用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噻虫嗪和啶虫脒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噻虫嗪、啶虫脒在葡萄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使用14 d后均可降解至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以下。3种农药在降解14 d的残留量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慢性风险、急性风险和全膳食风险均小于100%,说明按照推荐的使用方法所选3种试验农药使用14 d后膳食风险较低,可以推荐用于绿盲蝽的防治,推荐安全间隔期为14 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