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晶动力学

结晶动力学

结晶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晶体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3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190867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盐湖研究、功能材料、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十九届SO2、NOX、PM2.5、Hg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结晶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由1627位作者贡献,包括高世扬、夏树屏、朱黎霞等。

结晶动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3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90867 占比:99.70%

总计:191449篇

结晶动力学—发文趋势图

结晶动力学

-研究学者

  • 高世扬
  • 夏树屏
  • 朱黎霞
  • 沙作良
  • 张志英
  • 唐娜
  • 周红军
  • 王静康
  • 钱欣
  • 倪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孙辉; 刘嘉铨; 郭熙桃; 严玉蓉
    • 摘要: 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与聚乳酸(PLA)共混改性剂,采用转矩流变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GMA对PBAT/PLA共混物黏度及结晶性能的影响,并采用Jeziorny法对其进行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PBAT中加入PLA可以促进PBAT结晶,当PLA质量分数为10%时结晶速率最高;保持PBAT/PLA=8∶2不变,在PBAT/PLA共混物中加入GMA,GMA在共混物中起到增塑作用,使共混物黏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共混物中PLA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PBAT结晶度提高,结晶速率下降。
    • 靳学利; 李明东; 尤晓宇; 王家伟; 胡平
    • 摘要: 在硫酸铵、镁、锰复盐体系中,当Mn^(2+)、Mg^(2+)、NH_(4)^(+)初始浓度分别为28、20、30 g/L,蒸发瓶转速为30 r/min,结晶温度为298、308、318、328 K时,研究了铵、镁、锰复盐体系的悬浮密度、晶体粒度、晶体粒数密度、晶体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复盐结晶过程中,当结晶时间为4500 s,结晶温度为328 K时,溶液悬浮密度为240.4 kg/m^(3),晶粒平均尺寸最大为633.982μm,变异系数为42.46,晶粒品质较好;在晶体粒度L高于50μm时,采用ΔL定律模型,拟合得晶体粒数密度n_(0)和晶体生长速率G,计算得晶体成核速率B;利用优化后ΔL定律模型拟合得到晶体成核、生长动力学方程,相关指数R2均在0.98以上,拟合结果较好。
    • 张雅茹; 杨芝超; 宋文波; 杜亚锋; 张晓萌
    • 摘要: 研究了管材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结晶温度和等温结晶行为,利用Avrami方程对等温结晶过程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欧化工公司的PPR1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更快的结晶速率。同一结晶温度条件下,国产PPR3的结晶度达到一半的时间略高于其他PPR。利用Hoffman-Lauritzen结晶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了PPR的成核常数和结晶生长时大分子在垂直于分子链方向的折叠表面自由能(σ_(e)),与其他试样相比,PPR1的σ_(e)最低,PPR3的σ_(e)最高,结晶速率最慢。通过偏光显微镜照片可以发现,PPR1的球晶尺寸最小,PPR3和PPR4的球晶较大,球晶尺寸比较接近。
    • 张佰尧; 姚皖生; 王兆飞; 杨绪锋; 周意杨; 丁运生; 吕珺
    • 摘要: 采用六甲基磷酰三胺(HPT)作为群青(UB)的分散介质,在单体浇铸(MC)尼龙成型过程中加入,制备出系列蓝色MC尼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X射线衍射(XRD)仪研究了UB-HPT对MC尼龙结晶行为的影响,同时考察了UB-HPT对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PT的引入使UB在MC尼龙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UB-HPT可诱导MC尼龙形成γ型晶体,并降低MC尼龙的结晶度,结合Avrami方程和L-H方程对样品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分析发现,UB-HPT的引入使得MC尼龙的结晶过程发生了明显改变。相比未添加UB-HPT的MC尼龙,含UB-HPT的蓝色MC尼龙样品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韧性得到显著提高,当UB-HPT的质量分数为15%时,样品的拉伸强度由69.5 MPa降低至51.3 MPa,但断裂伸长率由224.7%提高至264.5%,同时缺口冲击强度由11.9 kJ/m^(2)提高至36.6 kJ/m^(2)。
    • 崔晶; 李应成; 林程; 刘京妮; 沈超
    • 摘要: 为了得到高性能的尼龙材料,通过将尼龙66(PA66)与尼龙1212(PA1212)共聚合成了共聚尼龙66/1212(PA66/1212),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PA66和PA1212相比,PA66/1212的结晶温度最低,结晶速率最慢。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PA66/1212的结晶生长方式更倾向于二维生长,而PA66与PA1212的结晶生长方式更倾向于三维球状晶体。PA66/1212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为-76.9 kJ/mol,小于PA66(-127.1 kJ/mol)和PA1212(-155.4 kJ/mol)的值。
    • 伍坤宇; 熊鹰; 谭秀成; 刘向君; 张云峰; 陈晓冬; 李亚锋; 郭荣涛; 曹喆; 王鹏
    • 摘要: “水—岩”反应作为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对解释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机制、综合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基础理论、分析测试手段、物理实验方法和模拟技术的进步,该领域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的进步实现了对流体—围岩/矿物体系“水—岩”作用过程的宏观尺度观测和研究,也明确了各物理化学参数对体系内矿物溶解—结晶过程的影响,但分辨率限制了其在微观(纳米)尺度解释许多现象成因机制和约束条件方面的应用。晶体生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为解释储层孔隙系统中“水—岩”作用过程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纳米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在线和非在线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储层孔隙系统结构和内部晶体生长情况的观测精度,将“水—岩”作用研究分辨率提升至纳米级,这为从微观尺度了解孔隙系统中流体—矿物体系的溶解—结晶(沉淀)相平衡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提供了方案。储层孔隙系统中流体的结晶动力学行为与孔隙介质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是成核自由能、矿物表面电化学特征、传质速率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不同成岩环境和孔隙系统中孔隙流体结晶动力学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孔隙系统空间结构、底衬表面化学特性、表面能效应等对矿物晶体成核生长与溶解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解释储层非均质性的结晶动力学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 谢非; 黄云海; 吴德慧; 侯学锋; 苑斯雯; 周冠辰; 杨金月; 田贝倩; 郝红勋
    • 摘要: 采用连续稳态法,对十水草酸铈在混合悬浮、混合产品排出(MSMPR)结晶器中的连续反应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测定了十水草酸铈晶体的粒数密度分布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基于粒度无关生长速率模型,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晶体的粒数密度分布数据进行拟合,确定了十水草酸铈的成核动力学方程和生长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得到十水草酸铈晶体的成核、生长速率相对于过饱和度的指数分别为4.211和0.752。同时,对方程的理论分析表明,低过饱和度有利于得到平均粒径更大的十水草酸铈晶体。十水草酸铈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为其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学数据。
    • 赵梦垚; 宋文波; 邹发生; 张晓萌; 李德展
    • 摘要: 选取了3种高刚高韧聚丙烯管材试样,利用熔体流动速率(MFR)、DSC、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比了它们的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结晶温度下的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表征结果显示,3种试样中,结晶度最大的为3^(#)试样(MFR(10 min)=0.31 g),结晶度最小的为2^(#)试样(MFR(10 min)=0.27 g)。3种试样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均可用Avarami方程描述,结晶过程中结晶及成核机理未改变,1^(#)(MFR(10 min)=0.34 g),2^(#),3^(#)试样的活化能分别为365.67,286.84,282.12 kJ/mol。随放置时间的延长,3种试样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拉伸强度小幅增长、冲击性能略有下降。
    • 王仕强; 李昊瑾; 赵奎
    • 摘要: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带隙连续可调、可低成本溶液加工、电荷传输性能优异等优点,其太阳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在短短十年间已经超过25%。然而,目前人们对高品质钙钛矿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结晶行为认识不足,高质量晶体可控制备存在巨大挑战,阻碍了钙钛矿光伏的产业化发展。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散射技术,作者团队系统地研究了三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MAPbI_(3)和FAPbI_(3)、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Ruddlesden-Popper(RP)型(BA)_(2)(MA)_(3)Pb_(4)I_(13)和层间阳离子交替(ACI)型(GA)(MA)_(3)Pb_(3)I_(10)、以及全无机钙钛矿CsPbI_(2)Br5种体系的成膜结晶动力学过程,揭示了钙钛矿结晶原位生长过程的相变机制和各种相的演变动力学,对相应的观测方法、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评述,希望促进钙钛矿结晶动力学机制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推动钙钛矿光电技术的发展。
    • 王浩南; 魏志勇; 冷雪菲; 李杨
    • 摘要: 以对苯二甲酸、生物基1,3-丙二醇为原料,选用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熔融缩聚工艺在5 L不锈钢反应釜中制备了公斤级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生物基PTT性能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对所合成的PTT结构进行分析表征,采用乌氏黏度计测试聚酯特性黏度,换算得到聚酯黏均分子量在(4.7~6.3)×10^(4)之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对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度和结晶速率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减小,平衡熔点则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均在相对分子质量高于5.5×10^(4)达到平衡;流变测试表明,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弹性,降低了黏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所有样品在单轴拉伸时均出现二次屈服现象,屈服强度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断裂伸长率则先增大后减小。该研究对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性能生物基PTT聚酯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