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细菌群落

细菌群落

细菌群落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64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轻工业、手工业、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1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16024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生态学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首届中日传统食品创新论坛暨第八届中日酿造/食品/营养/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5年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四川省营养学会学术年会、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等;细菌群落的相关文献由28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明、薛银刚、刘菲等。

细菌群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1 占比:3.31%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16024 占比:96.34%

总计:16633篇

细菌群落—发文趋势图

细菌群落

-研究学者

  • 李明
  • 薛银刚
  • 刘菲
  • 娄恺
  • 江晓栋
  • 张俊华
  • 张文学
  • 李平
  • 张德民
  • 李秋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晶; 刘鹏莉; 肖海滨
    • 摘要: 为了研究赤水晒醋封醅暴晒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赤水晒醋的发酵规律及发酵机理。本研究检测了赤水晒醋封醅暴晒的11个月内醋醅的理化指标变化,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其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分析了细菌属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赤水晒醋封醅暴晒的11个月内含水量、还原糖含量和pH逐渐下降,而总酸、乳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上升。在属水平上,醋杆菌属(Acet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未注释到的细菌属(Not_Assigned)、柠檬乳杆菌属(Limosilactobacillu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和其它菌属(Others)的相对丰度随着封醅暴晒过程的进行逐渐下降,醋酸乳杆菌属(Aceti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先上升后下降。主成分分析将1~5月和7~11月的醋醅样品分别归为2个大类。冗余分析表明醋酸乳杆菌属(Acetilactobacillus)与总酸、乳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正相关;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未注释到的细菌属(Not_Assigned)、未分类的红螺菌属(Rhodospirillaceae_unclassified)、醋杆菌属(Acetobacter)、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未分类的链球菌属(Streptophyta_unclassified)、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柠檬乳杆菌属(Limosilactobacillus)等主要与pH、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呈正相关,且与总酸、乳酸含量呈负相关;而其它菌属(Others)与这几个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较弱。本研究进一步解析了赤水晒醋的发酵机理,为优化赤水晒醋生产工艺提供了参考。
    • 赵柏霞; 闫建芳; 潘凤荣
    • 摘要: 【目的】明确樱桃果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生态效应,为选择适宜的人工生草种类和生产优质的甜樱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清耕为对照,在8年生樱桃果园行间进行种植鼠茅草(Vulpia myuros)、黑麦草(Lolium perenne)以及覆盖园艺地布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土壤温湿度、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处理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樱桃果园行间种植鼠茅草和黑麦草在春季可以提高土壤的温湿度,夏季则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湿度。樱桃果园生草栽培能明显提高樱桃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共获得了2203个OTUs,主要分布在21个门,39个纲,85个目,119个科,221个属,263个种。多样性分析显示,鼠茅草处理的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各处理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与清耕相比,种植鼠茅草后使酸杆菌门细菌丰度增加,而种植黑麦草则富集了γ-proteobacteria纲的细菌。【结论】樱桃果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微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显著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改善了土壤质量。
    • 王玲; 龙飞宇; 刘佳斌; 刘贺鸣; 王宏燕
    •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土壤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有机种植与常规种植制度下玉米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有机和常规种植土壤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代谢产物均具有差异,试验共检测到17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脂类、有机酸、糖类和生物碱等物质,有机种植促进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分泌和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代谢,降低氨基酸及其前体含量,苯类、碳氢类和有机氮化合物在常规种植中增加。通路分析发现,差异代谢产物之间主要参与氮和碳代谢途径,研究结果为有机种植对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生物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王志远; 阮彦楠; 王伟; 陈检锋; 赵文军; 陈华; 付利波
    • 摘要: 【目的】为了解施用不同梯度氮磷钾推荐用量下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省澄江县烟区采集不同推荐施肥用量处理中的土壤样品,提取土壤总DNA并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烟田中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细菌域有7个优势种群,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些优势群落占所有有效序列的90%以上。相对于不同氮、钾梯度施用量,不同磷梯度的养分用量对烟田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在磷施用量为67.5 kg/hm^(2)处理条件下,土壤微生物3个α多样性指数最低即OUT=1494(P=0.067),Shannon=5.98(P=0.016)和Simpson=0.9891(P=0.043)。通过不同养分互作条件下优势种群变形菌门α多样性的比较发现,在N=90 kg/hm^(2)的处理中,磷钾不同养分梯度组合可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多样性,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4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低,分别为4.640(P=0.049)和0.967(P=0.053),其中当磷的施用量为22.5 kg/hm^(2),钾的施用量为270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分别为4.87(P=0.049)和0.976(P=0.053)。在P=45 kg/hm^(2)的处理中,不同氮、钾组合梯度下,未发现显著改变土壤优势种群变形菌门的α多样性指数的效应,但是当氮和钾(N_(2)K_(3))施用量分别为90和405 kg/hm^(2)时,变形菌门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4.640(P=0.370)和0.967(P=0.444),相对低于其他处理组。【结论】不同施肥制度能够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 敖金成; 李永梅; 李博
    • 摘要: 为探明连作与感染根腐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采用Illumina高通量技术对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域进行测序,对比研究连作烟田健株与感染根腐病烟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是连作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主要的细菌优势种群,相对丰度累计总和为89.1%~93.9%,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各优势种群发生趋向性变化;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健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呈先增后降趋势,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呈降低趋势,短期连作(2~4年)烟田健株和病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较为相似,与连作8年和撂荒2年以上(CK)土壤样本的细菌群落组成差异较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化学因子与细菌群落分布关联紧密,其中pH值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核心因子,其贡献度为15.77%。综上,连作和染病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势菌群趋向性演化,有益菌群相对丰度降低。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烟田土壤pH值,降低连作年限并及时清除烟株病残体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 李茜; 徐瑞蔓; 陈迪; 叶强; 赵洪颜; 朴仁哲
    • 摘要: 【目的】微生物和土壤酶是土壤微环境构建的重要部分,土壤质量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酶活性等生物学指标密切相关,人参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对人参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影响,研究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指标及酶活性的相关性,为人参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人参红果期分别采集种植3、4和5年的人参根际土壤,以未种植人参的土壤为对照,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并将细菌群落与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的pH、电导率(EC)、有机质和硝态氮含量与对照土壤有显著差异,但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明显变化;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的4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其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着栽培年限增加逐渐降低;高通量分析共获得了284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特有OTU随栽培年限增加有减少的趋势;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细菌群落多样性逐渐降低,优势菌为Micrococcaceae (微球菌属)、Acidobacteriaceae (酸杆菌属)、Nitrosomonadaceae (亚硝化单胞菌属)、Gaiellalesuncultured、Xanthomonadaceae (黄单胞菌属)、Xanthobacteraceae (黄色杆菌属)、Anaerolineaceae (厌氧绳菌属),其中,对照土壤Anaerolineaceae比5年生人参根际土壤高93.41%,5年生人参根际土壤Xanthomonadaceae比对照高90.99%;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主要细菌群落关联环境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与对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全钾、酸性磷酸酶及蔗糖酶是影响3年生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脲酶及过氧化氢酶则是影响4年生人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机质与4、5年生人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呈现负相关关系,4种土壤酶与5年生人参根际土壤均无较强关联性。【结论】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对照相比均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栽培年限人参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改变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5年生人参根际土壤酶活性降低,利用分解产物的微生物种群减少,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由栽培年限造成。
    • 林权虹; 田地; 高菲; 葛星霏; 丁月泓; 马素辉; 洪剑明; 任东
    • 摘要: 以河北坝上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8年后的耕地、林地、灌丛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结合氯仿熏蒸浸提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坝上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地的土壤含水量有微弱下降趋势,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中的碳、氮、磷、钾等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耕地中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恢复类型。不同退耕措施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均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主。与耕地相比,林地、灌丛和草地土壤中细菌OTU多样性、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尚未发生明显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坝上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但对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不大。
    • 赵隽莹; 张伟; 郭逍宇; 苏振华; 邸琰茗; 董志
    • 摘要: 以高度人工化的再生水补给河道—北运河京津冀流域为研究区,对具有不同河道生境类型的上游与中下游底泥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及环境选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下游河道衬砌工程促进底泥生境特征同质化,进而导致中下游底泥细菌群落同质化.上游细菌群落空间周转率(0.0002)相比较,中下游群落具有较低的空间周转率(0.00002),并在排序图上呈现更紧凑的分布特点.与上游自然生境条件下的群落组成相比较,由于衬砌条件下非优势组分的片段类型多样性较高,优势组分的片段类型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较低,最终使得同质化群落表现为较低的丰富度.RDA模型(P=0.002)分析表明,衬砌和TP是影响细菌群落空间变化的主导环境因素,而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则对群落结构类内变异起作用.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纤细菌门(Gracili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Acetothermia的片段类型多样性和费希尔菌门(Fischerbacteria)、Kiritimatiellae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均与衬砌高度相关.
    • 熊英梅; 魏冰倩; 张彦; 熊建文; 郭壮; 王玉荣
    • 摘要: 该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解析广西地区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并对其细菌序列的潜在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隶属于22个细菌门的593个属,4个核心优势细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9.75%)、硬壁菌门(Firmicutes)(41.1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61%)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58%);10个核心优势细菌属分别为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38.77%)、芽孢杆菌属(Bacillus)(8.36%)、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4.44%)、大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4.13%)、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4.00%)、梭菌属(Clostridium)(3.15%)、纤细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3.05%)、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2.25%)、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1.40%)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a)(1.03%),多数优势菌属间呈正向相互调节机制。广西酸黄皮样品中的细菌序列除具有较强的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外,在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以及脂质转运与代谢方面的潜在功能较强。
    • 谷雪勤
    • 摘要: 微生物是鱼类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循环系统的水质情况及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为分析和研究循环水系统中细菌群落与养殖动物健康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现有报道中关于海水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不同系统中养殖动物、生物载体及养殖用水中微生物构成的异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