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铝粉

纳米铝粉

纳米铝粉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武器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28221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材料导报、纳米科技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4第六届含能材料与钝感弹药技术学术研讨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201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成都)研讨会等;纳米铝粉的相关文献由59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凤起、姚二岗、夏大庆等。

纳米铝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28221 占比:99.93%

总计:228374篇

纳米铝粉—发文趋势图

纳米铝粉

-研究学者

  • 赵凤起
  • 姚二岗
  • 夏大庆
  • 孔令根
  • 戚明永
  • 王丹
  • 王安勇
  • 王平
  • 宋武林
  • 徐司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宝云; 冯宸赫; 安崇伟; 王晶禹; 赵凤起; 赵嘉静
    • 摘要: 为了获得钝感和组分均匀的含能微单元,采用静电喷雾法制备了TKX-50/Al/GAP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热分解性能;采用高速摄影仪测试其点火燃烧性能;根据GB/T 21567-2008、GB/T 21566-2008标准对其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静电喷雾法制备的TKX-50/Al/GAP含能微单元组分分布均匀,为粒径2~3μm的微球;与物理混合法相比,微球的表观分解热提高了860.7J/g,活化能升高了12.07kJ/mol,;静电喷雾法制备的微球点火延迟时间为11ms,燃烧时间为409ms;撞击、摩擦和静电感度与物理混合样品相比,分别降低了83J、80N和0.05J,表明静电喷雾法制备的TKX-50/Al/GAP含能微单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 郭长平; 田璐; 李玥其; 段晓惠; 冯晓军; 高冰
    • 摘要: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纳米Al粉可以提升推进剂或炸药配方的能量,但是纯CL-20或其与一定量Al粉的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感度,因此获得低感度的CL-20与Al粉均匀复合物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全氟羧酸修饰的纳米Al粉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TNT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制备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Al粉用量和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出球扁形核壳CL-20/TNT共晶@Al复合物,对其形貌、晶型、热分解和安全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粉含量为1%、10%和20%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静置时间少于100 min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两种炸药形成了CL-20/TNT共晶;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所形成的球扁形共晶尺寸约为20~40μm,纳米Al粉均匀包覆在共晶表面;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为35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0%,安全性能高于纯CL-20。采用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非含能组份,理论上没有降低CL-20/TNT共晶@Al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Al的高能推进剂和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
    • 王芳; 王凯; 史钰; 黄谱; 李春涛; 付晓梦; 王伟; 李伟; 王艳薇
    • 摘要: 为了研究铝粉粒度对高能量密度悬浮燃料的性能影响,采用无壁式加热方法分别制备了60 nm、100 nm和150 nm 3种不同粒径的球形纳米铝粉,并通过磁力搅拌与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含不同浓度纳米铝粉的高能量密度悬浮燃料。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3种粒度纳米铝粉的形貌及粒径,采用热重-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了悬浮燃料的热氧化性能,采用氧弹仪检测了含不同粒度、不同浓度铝粉的悬浮燃料热值,并通过化学滴定法检测了热值测试后残渣中活性铝含量,以及利用旋转流变仪检测了悬浮燃料粘度。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铝粉球形度较好、颗粒表面光滑,铝粉的热氧化性能受粒度及制备工艺的影响显著,100 nm铝粉氧化增重与燃烧热值均最佳;含有100 nm铝粉的悬浮燃料具有更高的体积热值;当悬浮燃料中纳米铝粉的质量含量不高于15%时,铝粉粒度对悬浮燃料粘度影响不显著。
    • 张刚; 陈清; 李云秋; 李斌
    • 摘要: 为提高温压炸药配方的威力,根据铝热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温压炸药固相组分中添加纳米Fe_(2)O_(3),探究通过诱导铝热反应的方式来提高炸药威力的新途径。利用20 L柱形爆炸容器在10 kJ点火能量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微米或纳米铝粉与纳米Fe_(2)O_(3)组成的混合体系的爆炸特性。研究发现,随着纳米Fe_(2)O_(3)含量的增大,Al/Fe_(2)O_(3)混合体系的最大爆炸压力和升压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纳米Fe_(2)O_(3)质量分数为5.4%时,混合体系的最大爆炸压力最大。随后,在此配比下开展了混合体系粉尘浓度对爆炸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先增加、后降低,在质量浓度为400 g/m 3时达到峰值。结合理论分析认为,纳米Fe_(2)O_(3)的加入能够改善温压炸药固相体系的反应活性,且对铝粉的爆炸剧烈程度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面作用。
    • 李连洲
    • 摘要: 研究了燃烧合成法制备的陶瓷粉体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燃烧纳米铝粉后的产物,其相组成含有氮化铝、氮氧化铝和氧化铝,并且各组分之间的比例取决于燃烧条件.利用高频辐射对纳米铝粉进行处理可使氮化铝和氮氧化铝的含量分别增加0.4倍和1.7倍.因此,采取对纳米铝粉高频辐射的方法能导致活化参数发生变化:氧化开始温度降低(降低5°C),氧化速度降低(降低10%),燃烧热增加(增加891 J/g).与此同时,随着纳米铝粉重量增加到10g,氮化铝的含量仍然不变,占41%;当纳米铝粉重量增加到20g时,氮化铝的含量占58%.在空气中燃烧重量为40 g纳米铝粉时,能保证得到主要产物—氮化铝.另外,当纳米铝粉重量增加到40 g时,由于散热条件较差,势必造成热爆区温度升高,燃烧产物中氮化铝的含量增加7.8%.上述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利用在空气中燃烧纳米铝粉的方法合成陶瓷粉体是新的工艺发展的方向.
    • 方伟; 赵省向; 张奇; 金大勇
    • 摘要: 利用20 L爆炸装置开展了含微/纳米铝粉燃料空气炸药爆炸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米铝粉中加入5%和10%纳米铝粉后,混合铝粉爆炸压力峰值增幅分别为24.4%和58.5%,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增幅达到80.6%和103.4%,纳米铝粉含量大于10%对于爆炸效应增加没有明显作用;固液比为30/70的燃料空气炸药,点火能从11.83 J增加到28 J,其爆炸压力从0.28 MPa增大到0.52 MPa,爆炸温度从834°C增大到1118°C,表明增大点火能可以提高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提高微/纳米铝粉含量,能够有效提高固液型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压力和爆炸温度.
    • 周帅; 敖文; 高毅; 刘佩进; 吕翔
    • 摘要: 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用SiC细丝悬挂方式,在开放环境下开展了纯煤油、煤油/油酸(OA)、煤油/纳米铝粉及煤油/油酸/纳米铝粉四种液体燃料的单液滴燃烧试验.拍摄了四种燃料的单液滴燃烧过程,分别获得了四种液滴的形态变化过程及火焰信息等,分析了纳米铝粉及油酸对含纳米铝液体燃料单液滴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发现,四种液滴的前期燃烧过程基本满足d2定律;添加油酸使煤油液滴稳定燃烧阶段燃烧速率变小,但油酸导致液滴出现微爆现象,此阶段煤油消耗速度加快,总燃烧时间缩短18%;添加纳米铝粉使煤油液滴吸收辐射能力增强,燃烧速率增大20%;液滴微爆时部分纳米铝粉会喷出,剩余纳米铝粉在煤油消耗殆尽后聚集在一起燃烧发出强光;由于微爆现象的影响,液滴燃烧火焰形貌与强度分布不再稳定.
    • 陈苏杭; 秦钊; 李辉; 马海霞; 赵凤起; 徐抗震
    • 摘要: 为了研究Al/CuO铝热剂的高能量释放速率对Al/PVDF薄膜燃烧性能的影响,采用静电喷雾沉积法将Al/CuO/5%PVDF或Al/CuO/10%PVDF铝热剂与Al/PVDF薄膜原位层间堆积得到多层复合薄膜,通过调控Al/CuO/PVDF铝热剂的组成结构和厚度来调控该薄膜的燃烧性能,获得了该多层薄膜的线性燃速、可视化火焰温度和归一化热密流随铝热剂组成和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铝热剂的组成和厚度直接决定薄膜的燃速大小和燃烧传热方式,除了Al/PVDF-Al/CuO/5%PVDF 3层薄膜表现为对流燃烧,燃速(104±10)cm/s,火焰温度2700K,其他多层薄膜的燃速只有5.5~12.0cm/s、火焰温度只有1570~1700K,Al/PVDF层对Al/CuO/5%PVDF或Al/CuO/10%PVDF层的紧密约束将铝热剂燃烧的对流传热方式可能转化为热传导和热辐射传热。Al-PVDF反应和Al-CuO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削弱了Al/CuO/PVDF铝热剂的高能量密度和高能量释放速率优势。
    • 吕英迪; 于宪峰; 姚冰洁; 姜俊; 石强; 郑晓东; 郭涛; 邱少君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纳米铝粉的应用性能以及能量水平,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Al@PTFE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参数对材料制备过程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电子能谱成像分析(TEM-MAPPING)、X射线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结构与组成;采用氧弹法测试了样品的燃烧热,对Al@PTFE复合材料在空气气氛下的燃烧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放热过程。结果表明,Al@PTFE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采用六氟环氧丙烷与氩气体积比为1∶1,流速为100mL/min,300°C裂解条件下反应60min;Al@PTFE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表面包覆层为聚四氟乙烯,厚度约4.5nm;Al@PTFE复合材料在440°C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预点火放热过程以及失重现象,失重率为3.5%,与原料纳米铝粉相比,Al-PTFE复合材料燃烧热提升了4.1%,能量显著提高。
    • 李雅茹; 任慧; 吴鑫洲
    • 摘要: 为了提高纳米铝粉的长储稳定性,采用原位包覆法制备了端羟基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包覆纳米铝粉;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粉末X-射线衍射仪(PXRD)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的微观形貌、组分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结合微机全自动量热仪、真空安定性试验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产物的燃烧热、真空安定性及与水的接触角和吸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GAP包覆纳米铝粉呈球形,中位粒径为110nm,GAP均匀包覆在铝粉表面;包覆后GAP的红外特征峰未发生偏移,表明包覆过程为物理过程;包覆后纳米铝粉燃烧热值为25.07kJ/g,较钝化纳米铝粉提高了6%;包覆产物单位质量放气量为1.776mL/g,真空安定性良好,有利于长期储存;经过包覆的纳米铝粉与去离子水的浸润性有很大改善,接触角由48.17°增至70.89°;GAP包覆纳米铝粉吸湿质量增量仅为0.36%,较纳米铝粉显著减少,表明GAP包覆纳米铝粉能显著提升其长储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