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硅

纳米硅

纳米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8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327753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然科学进展、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学术创新成果报告会、第12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国际光伏展览会(CPVC12)等;纳米硅的相关文献由272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坤基、何宇亮、李伟等。

纳米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8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7753 占比:99.91%

总计:328053篇

纳米硅—发文趋势图

纳米硅

-研究学者

  • 陈坤基
  • 何宇亮
  • 李伟
  • 徐骏
  • 黄信凡
  • 马忠元
  • 沈晓东
  • 刘国钧
  • 徐岭
  • 杨小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裴福云; 蒋爱云
    • 摘要: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探究复混肥中添加不同量纳米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叶面喷施纳米叶面阻隔水稻阻隔重金属镉的效果。基于此,考察综合利用纳米硅的两种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生长及阻隔镉吸收的效果。方法:利用长沙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种植水稻,在水稻分蘖期、抽穗前期喷施纳米硅叶面阻隔剂。叶面阻隔剂浓度为0.1 g/L、0.5 g/L和0.8 g/L,考察水稻籽粒中的重金属镉的含量。复混肥中添加质量比为1%的非纳米硅藻土和纳米硅藻土。与不添加硅藻土的普通复混肥对比,利用普通种植土种植水稻,考察水稻生长性状。在长沙重金属镉污染的农田实施试验,综合考察叶面喷施纳米硅藻土和添加纳米硅藻土的复混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硅藻土的复混肥能提高水稻植株干重,在纳米硅藻土添加1%的情况下,氮磷钾的利用率提供了53.80%,植株总干重提高50.04%,根系干重提高185%。喷施两次纳米硅藻土后,水稻中镉含量显著(P 0.05)降低,与对照相比,浓度为0.1 g/L、0.5 g/L和0.8 g/L纳米硅藻土喷施后各处理茎叶和籽粒中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5.84%、6.93%、3.96%和53.85%、23.80%、38.47%。大田实验的结果表明,同时施用叶面阻隔剂和含有纳米硅的复合肥与当地施用普通的复合肥相比较,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降低了58.8%,产量增加27%。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叶面喷施纳米硅藻土的同时施用含有纳米硅藻土的复混肥能增加水稻产量、阻隔水稻对重金属镉的吸收,提高稻米品质。
    • 李东珂; 陈佳明; 孙腾; 翟章印; 陈贵宾
    • 摘要: 采用射频(RF)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制备了硅/二氧化硅多层膜样品,在异质结限制性晶化作用下得到了尺寸均匀的磷/硼共掺杂纳米硅。通过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磷/硼共掺杂纳米硅/二氧化硅多层膜的微观结构和杂质的分布特点。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表明,磷、硼杂质可以改变纳米硅的表面化学结构并充分钝化表面处的非辐射复合缺陷。Hall效应测试发现磷和硼杂质可替位式地掺入到纳米硅的内部,且磷杂质具有更高的掺杂效率;通过改变磷硼杂质的掺杂比例可以调控纳米硅的导电类型和载流子浓度。在小尺寸磷/硼共掺杂纳米硅中获得了1 200 nm处满足光通信波段的近红外发光,并通过调控磷的掺杂浓度实现了近红外发光的增强。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试,结合EPR结果探讨了磷掺杂对纳米硅内部辐射复合和非辐射复合过程的调控使1 200 nm发光增强的物理机制。
    • 高风仙; 徐励娟; 张匀; 邢世浩; 董朋阁; 陈垒; 赵金安
    • 摘要: 纳米硅(Si)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最有前途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初始库仑效率低,严重限制了Si的实际应用。采用锗(Ge)对Si进行掺杂改性,并采用硼(B)和硫化锂(Li_(2)S)作为对比研究,分别记为Si-Ge、Si-B和Si-Li_(2)S。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四种材料均在28°处有一个明显晶体硅的特征衍射峰。Si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640.5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437.6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16.6%。添加锗改性材料Si-Ge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415.2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191.7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49.3%,在首次充放电效率方面有显著提升。经交流阻抗测试表明Si-Ge的电荷转移阻抗R_(ct)为136.7Ω显著小于Si的465.4Ω,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提高。
    • 邢凯; 查振龙; 田浩祥; 惠学文; 吴正颖
    • 摘要: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能设备之一。硅(Si)负极材料因极高的理论可逆比容量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但硅负极的导电率低且循环过程中易粉化等不足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新型导电MXene材料Ti_(3)C_(2)为基体,在模板剂的导向下将硅源引入MXene层间并发生水解缩合生成二氧化硅(SiO_(2));接着通过热处理形成SiO_(2)/C/MXene复合物;随后采用高温镁热还原将SiO_(2)还原成纳米Si,成功获得Si@C/MXene材料。所得复合材料中含有12%(At.%)的硅纳米粒子,包裹C的Si纳米粒子均匀得生长在MXene材料的片层间,形成共组装结构。复合材料在用作锂离子负极材料时,表现出良好的充放电性能,首圈比容量达到851mAh·g^(-1)。并且,在不同电流密度下,Si@C/MXene材料均表现出比未还原的SiO_(2)/C/MXene材料更好的储锂性能。
    • 焦方方; 柴业鹏; 朱广燕; 赵国华; 展标; 程斌
    • 摘要: 以二氧化硅、草酸锰为原料,采用镁热还原法成功合成了硅/硅锰合金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构与形貌,表明所制备材料成分为硅、Mn15Si26合金、无定形碳,材料结构为纳米硅颗粒与Mn15Si26块体构成的多孔微球。Mn15Si26和多孔结构提高材料机械性能,无定形碳改善材料界面稳定性。测试表明硅/硅锰合金/碳复合材料在500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当电流密度为5000mA·g-1时,可逆比容量高达1352mAh·g-1。
    • 杨尚泽; 梁江; 冯斌; 刘鹏; 杨现锋; 刘其城
    • 摘要: 硅颗粒的低负载量及其与石墨基体的弱相互作用严重制约了硅/石墨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本研究通过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氧化处理增大石墨基体的比表面积,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改善纳米硅与氧化石墨湿法混合的均匀性,采用柠檬酸催化蔗糖碳源的水解,以便热解后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完整的炭包覆层.XRD与SEM分析表明,改进的炭包覆工艺可促进氧化石墨的还原,获得高石墨化度的碳硅复合材料,并实现硅颗粒在石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上述协同效应使炭包覆的纳米硅/石墨负极材料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比容量仍能稳定在400 mAh·g-1左右,在提升比容量的基础上,有效抑制了硅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 焦方方; 柴业鹏; 朱广燕; 赵国华; 展标; 程斌
    • 摘要: 以二氧化硅、草酸锰为原料,采用镁热还原法成功合成了硅/硅锰合金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构与形貌,表明所制备材料成分为硅、Mn15Si26合金、无定形碳,材料结构为纳米硅颗粒与Mn15Si26块体构成的多孔微球.Mn15Si26和多孔结构提高材料机械性能,无定形碳改善材料界面稳定性.测试表明硅/硅锰合金/碳复合材料在500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4%,当电流密度为5000mA·g-1时,可逆比容量高达1352mAh·g-1.
    • 玉日泉
    • 摘要: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能器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手机、笔记本、摄像机、医疗器械等便携式电子器件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特别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能源枯竭、石油危机、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日趋严峻,新能源动力汽车异军突起,而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最优选择,其能量密度的提升对推动新能源动力汽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目前,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负极材料为石墨,其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在众多新型负极材料中,硅材料因具有4200 mAh/g的超高理论比容量而备受研究者瞩目,但是硅材料自身存在导电率低、体积膨胀大、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电化学性能不佳.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将硅材料纳米化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及循环稳定性.当前,纳米硅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蒸发冷凝法及机械球磨法,但是普遍存在对设备要求条件苛刻、制备成本高、流程复杂等问题.实现纳米硅的短流程、低成本制备,对于推动硅基负极,特别是硅碳复合负极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金属热还原特别是镁热还原法制备的纳米硅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采用金属热还原制备纳米硅的技术优势,总结了近年来镁热还原制备的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性能,展望了金属热还原技术低成本制备纳米硅材料的发展前景.
    • 黎文斌
    • 摘要: 环氧地坪涂料由于具有易施工、整体无缝、美观等特点,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获得广泛地应用.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其耐用性能不足,特别是地下工程渗漏水部位,易出现脱皮、空鼓、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以及防滑性能差、气味难闻等用户体验差现象.高渗透纳米硅超硬耐磨地坪是采用具有特殊纳米结构的纳米硅渗透固化剂作为地坪材料,其纳米颗粒渗入混凝土后,对水泥及其水化产物具有快速激发作用,并反应形成结晶体能够填补混凝土表面和内部孔隙,形成永久密封混凝土的整体表面结构,达到增强、耐磨、防起尘、抗渗的作用.将纳米硅渗透固化剂应用到工业或民用建筑的地坪施工中,能够永久性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强度、耐磨性能和美观程度,并且无尘、易清洁、易维护.
    • 王霞; 王勇; 王岛; 石维; 李宗宝
    • 摘要: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通过在纳米硅表面原位制备碳层而获得具有坚固核壳结构的nano-Si@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能有效克服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体积变化大和电导率低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nano-Si@C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库伦效率为87.0%,循环100次仍能保持高比容量(1 133 mA·h·g^(-1))和高容量保持率。循环前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结果证明,紧密坚固的核壳结构使nano-Si@C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电极的循环稳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