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4203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微循环学杂志、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高峰论坛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文献由725位作者贡献,包括龙艳、庄玮、时乐等。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4203 占比:99.72%

总计:94472篇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文趋势图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研究学者

  • 龙艳
  • 庄玮
  • 时乐
  • 柯亭羽
  • 王静
  • 苏珂
  • 赵玲
  • 黎蕾
  • 严孙杰
  • 于南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双丹丹; 张惠莉
    •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 PDW)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与正常人相比会发生变化,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这些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大多指南中明确指出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DM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达标、高血压、血脂紊乱、吸烟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这些危险因素在DM的治疗中都会被注意到,而患者的MPV、PDW及FIB却很少被关注,也不会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若临床医生能意识到MPV、PDW及FIB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或许能有效地降低这一危险因素的作用。现就MPV、PDW及FIB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蔡薇; 杨堰焯; 刘昊凌
    • 摘要: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其他共病代谢改变的来源。因此,胰岛素抵抗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为一种新型胰岛素抵抗替代指标,现就其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马婷婷; 江彤
    • 摘要: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是导致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亡或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其结论尚存争议。本文就甲状腺激素与T2DM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焰; 查云飞
    • 摘要: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机体的代谢紊乱相关,包括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近年,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用于研究生物系统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生物标志物筛选、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由于不同靶器官微血管病变致病机制存在差异,其代谢通路及代谢物也存在差异,因此进行不同靶器官代谢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关平; 李研研; 杨欣; 梁瑶; 邢一丹
    •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2年,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C)将患者分为非DMC组和DMC组。收集两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MC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拟合循环NRG4水平与微血管病变风险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随访结束,共4例失访,最终纳入216例,其中DMC组88例,非DMC组128例;两组糖尿病病程、载脂蛋白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高HbA1c变异系数(HbA1c-CV)、循环NRG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OMA-IR(OR=3.357,95%CI:1.778~6.336)、MAGE(OR=4.245,95%CI:2.541~7.092)、HbA1c(OR=1.720,95%CI:1.197~2.473)、HbA1c-CV(OR=12.646,95%CI:1.883~84.917)为DM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循环NRG4水平(OR=0.179,95%CI:0.067~0.480)为DMC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低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循环NRG4水平与DMC发生风险呈显著非线性关系(χ^(2)=12.190,P<0.05)。结论循环NRG4水平与糖尿病患者DMC的发生相关。
    • 冯伟; 安艳华; 周建博; 曹秋梅; 吴婷婷; 朱丹; 张雅楠
    • 摘要: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常规组(n=46)。常规组选择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血浆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44/47),高于常规组的80.4%(37/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血浆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有效缓解病情,提升预后及生存质量。
    • 葛飞; 杨淑芳; 刘恩琳; 杨明月; 李湘怡; 范苇苇
    • 摘要: 目的探讨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或门诊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56例(糖尿病组),按照有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分为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其中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为正常组(C组);分别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指标外,同时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β2-微球蛋白、尿ACR等,分析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LPPLA2水平较正常组相比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相比,LP-PLA2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胱抑素C、LP-PLA2、病程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结论LP-PLA2检测在早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任小丽; 杨彦娜; 张超虎; 高淑欣; 潘清蓉; 王广; 陈哲
    • 摘要: 目的探讨尿蛋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低微量白蛋白尿(low-grade albuminuria,LGA)与肺弥散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208例低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LGA水平四分位分组,检测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lung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per liter of alveolar volume,DLCO/VA)实际值与预计值的比值,对比各组差异。结果LGA分别与DLCO%、DLCO/V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413,P<0.01);LGA是DLCO%、DLCO/VA%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LGA≥8.95mg/g时,肺弥散功能下降。结论LGA是2型糖尿病患者肺弥散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之一,更早地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 马明福; 陈映存; 王丽; 丁娟; 张世清; 李玉英
    • 摘要: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仍然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及造成人们经济负担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糖尿病也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是高血糖、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在过去几年里,大量研究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T2DM及其并发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迄今为止,该领域的已知文献暗示了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演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肠道菌群与已知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肾病)之间的最新知识及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 金仙;
    • 摘要: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时间和危害是什么?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一般患病5~10年即可能出现糖尿病肾病.但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的时间通常晚于发病时间,因此诊断时即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我国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40岁之前诊断)患糖尿病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