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晚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823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癌症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13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中晚期胃癌的相关文献由844位作者贡献,包括乔雪、张亚密、李敏等。

中晚期胃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 占比:11.02%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2823 占比:88.61%

总计:3186篇

中晚期胃癌—发文趋势图

中晚期胃癌

-研究学者

  • 乔雪
  • 张亚密
  • 李敏
  • 王蕾
  • 王进良
  • 陈延昌
  • 丁宁
  • 丁惠平
  • 余静
  • 侯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艳
    •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耳穴贴压辅治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DCF化疗方案治疗,并用健脾益气散结汤治疗,观察组加用耳穴贴压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健脾益气散结汤联合耳穴贴压辅治中晚期胃癌可提高治疗效果。
    • 陈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lncRNA-ANRIL和lncRNA H19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ANRIL和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所有患者通过门诊、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止2021年1月,以患者死亡或至随访截止日为随访终点,统计平均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血清lncRNA-ANRIL和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不同TNM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lncRNA-ANRIL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TNM分期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2.75与≤2.75分别为43和36例,其OS分别为19和32个月,≤2.75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2.75患者(P1.83与≤1.83分别为45和34例,其OS分别为21和31个月,≤1.83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明显优于>1.83患者(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ncRNA-ANRIL和lncRNA H19相对表达量为影响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lncRNA-ANRIL和lncRNA H19呈高表达,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 徐佳
    • 摘要: 目的:研究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90例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替吉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水平均更低,其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中各项指标的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提高其疗效及生存质量,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 付宜拥; 闫海良; 高龙潭
    • 摘要: 目的:探讨和胃止呕、健脾理气中药辅助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KP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和胃止呕、健脾理气中药+常规化疗,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毒性反应、生存质量[KP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及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CD8^(+)、CD4^(+)/CD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56%(29/36)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18/36)(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痛、恶心、呕吐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止呕、健脾理气中药辅助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
    • 蔡慧敏; 杨荣蓉; 孙雨情; 张忠文; 高超
    • 摘要: 目的 评估贫血及贫血程度对中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63例首诊中晚期(Ⅲ、Ⅳ期)胃癌患者,将患者分为初始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回顾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参数与贫血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有差异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 163例患者中,女性,非高血压的患者贫血的发生率更高(P0.05)。年龄、BMI、分化程度、原发病灶部位、NLR、CEA、CA724水平与贫血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初始贫血,治疗后出现贫血与中晚期胃癌预后相关。结论 女性、初始贫血及治疗后出现贫血的中晚期胃癌术后患者预后不佳,贫血程度与预后无关。
    • 任梅梅; 高欣
    • 摘要: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红绿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化疗)和研究组(40例,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率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ET、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减少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王晴
    • 摘要: 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位居我国癌症总发病率和死亡率第3位,且中晚期胃癌占比达80%,每年有近30万人因胃癌死亡。“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提出,要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因此,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知晓度很有必要。笔者就此对胃癌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简单梳理,以方便您了解。
    • 王伯军
    • 摘要: 医学研究早已证明,患者症状与胃黏膜活检病理结果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但胃病可能已经很严重。因为患者的感觉与其本身的耐受性有关,也与病变类型有关。胃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或者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感觉似有似无。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很可能已经是中晚期胃癌了。
    • 陈守华; 姚卫东; 季从飞; 张娣娣
    • 摘要: 目的:探讨SOX方案与XELOX方案对中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中晚期胃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SOX组和XELOX组各6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治疗前后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CA72-4(CA72-4)水平,CD3+、CD4+、CD8+细胞比例,生活质量EORTC QTQ-C30评分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SOX组有效率56.67%,高于XELOX组的30.00%,SOX组PFS为9.32±1.06个月,高于XELOX组的6.92±1.2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X组CA50、CA199、CEA、CA72-4水平分别为300.44±14.68 U/mL,218.35±6.71 U/mL,20.04±1.62μg/mL和69.21±3.28 U/mL,低于XELOX组的320.61±15.31 U/mL,238.31±8.76 U/mL,22.22±2.11μg/mL和75.36±3.66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X组CD3+、CD4+细胞分别为(69.89±4.72)%和(39.38±4.86)%,高于XELOX组的(61.02±5.85)%和(34.85±5.53)%,CD8+细胞为(22.33±3.23)%,低于XELOX组的(27.62±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X组EORTC QTQ-C30身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80.15±8.36分,67.75±17.24分,55.31±13.48分,73.62±11.39分,64.72±13.64分和72.29±9.64分,高于XELOX组的66.02±7.84分,53.21±17.63分,46.31±14.53分,58.21±12.33分,56.22±17.63分和64.95±10.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X组Ⅲ~V级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0,手足综合征发生率10.00%,分别低于XELOX组的20.00%和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在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优于XELOX方案.
    • 肖献辉
    • 摘要: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联合S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依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S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胃消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益胃消癌汤联合SOX方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