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福州方言

福州方言

福州方言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5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炎黄纵横、中外文化交流、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中国航海日·郑和航海学术论坛等;福州方言的相关文献由10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泽平、梁玉璋、刘晓闽等。

福州方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39.3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175 占比:60.34%

总计:290篇

福州方言—发文趋势图

福州方言

-研究学者

  • 陈泽平
  • 梁玉璋
  • 刘晓闽
  • 唐若石
  • 林寒生
  • 王英
  • 郑燕
  • 张琨
  • 林王梅
  • 林芮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少莲; 林有辉; 舒博; 胡婕; 林丁丁; 叶胜难
    • 摘要: 目的采用标准化言语测听材料《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对福州方言人群开展言语测听,根据测试结果研究影响普通话识别特征因素,探讨标准化测听材料在福建方言人群的测试效果并找出标准化应用强度函数修正值;方法选取56例受试者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18~25岁,其中方言组36例,标准普通话组20例;采用MSTMs中经过等价性评估的7张(每张50词)单音节词表作为测试材料对56例受试者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描绘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曲线并将福州方言人群测试结果与普通话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福州话方言组及普通话单音节词表的言语识别率与给声强度间的函数关系的线性部分分别为Y=3.074X-36.157和Y=3.163X-40.498。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基于具有难度等价性的7张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汇表的福州话方言人群正常人识别-强度函数曲线;方言组母语为福州话并熟练掌握普通话人群在应用MSTMs普通话版言语测听词表可无需校正。
    • 朱洛佳; 夏星语
    •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福州话的适用语境一度缩小,使用群体也因可接触方言的机会减少而日趋减少.人们对福州方言的态度,已从积极地自发接受转向消极地被动接受.方言中具有文学与文化价值的谚语、俗语等也随以上转变而不断流失.在这一亟待改变的螺旋式循环向下的过程中,不少青年人已意识到方言保护之重要性与必要性.该文着眼于福州本地青年人的视角,以福州方言区居住与生长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福州方言的传承与保护的一系列思考、调查与对策研究.
    • 林芝
    • 摘要: 闽剧是福州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艺术价值及教育功能.闽剧进课堂,首先应寻本求根,掌握福州方言,激发学生学唱闽剧的兴趣;其次要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使学生深入理解与领悟闽剧的艺术特色;最后是口传心授,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并初步掌握闽剧唱法.通过对我国地方戏曲的学习,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 刘方舟; 林荣向
    • 摘要: 福州方言是一种有别于标准普通话的地方性口语,其书面文字被称为"方言杂字".通过结合历史上方言杂字的音义,在遵循造字用字规律的前提下对福州方言杂字进行视觉设计,有助于福州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视觉设计后的福州方言杂字作为福州地方文化的符号,可以在宣传、文旅产业上加以应用.
    • 郑清颖
    • 摘要: 福州方言是福州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区域文化的活化石.福州地区的政府、学者和民众已意识到保护与传承福州方言的重要性,并已取得初步进展.然而,受人口结构变化、普通话推广和地区文化自信不足等因素影响,福州方言保护与传承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探索福州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现实问题,是为了提出更合理科学的解决办法.
    • 杨晓雯
    • 摘要: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能渡,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此去何时返。"听到这首福州话童谣,老福州人会忆起花深浓绿的荏苒时光,童年泛着泥土芬芳回溯心尖,感慨万千。只言片语,就能体味其间的韵味和情愫。福州方言的前世今生福州话,又称平话,别称晋安语。
    • 黄息芳
    • 摘要: 闽剧,又称福州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是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实验小学以“闽韵”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内容,让这份乡音、乡情、乡恋在一批又一批学子身上不断地传承下去……。
    • 谢冕
    • 摘要: cqvip:童年没有色彩我来到这个世界,世界以贫穷和忧患迎我。五岁,1937年,略有记忆,耳边依稀听得枪炮声和哭喊声,从遥远的北方传来。紧接着是离乱的岁月,为躲避敌机的轰炸,也为了寻找少花钱的学校,从这个小学换那个小学:化民小学、梅坞小学、麦顶小学、独青小学、仓山中心小学,我的童年就这样在不断的迁徙(真正的名称应当是福州方言“跑反”)中,在无穷的灾难中诞生并度过。现在的孩子都说童年是金色的,我的童年没有色彩,要有,那只能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
    • 郑燕
    • 摘要: 以福州市闽侯县青圃中学七年级段学生英语语法习得作业为对象,运用查阅资料、访谈、调查等方法,从词汇、句子结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英语语法学习中规避福州方言负迁移的合理化建议,为英语教师开展语法教学提供可靠借鉴.
    • 柯妍
    • 摘要: 《戚林八音》是一部反映明清年间福州方言特点的重要韵书.《戚林八音》所收录的文字在字形和语音方面有一些特点值得研究.字形方面,书中收字存在重出与讹误混淆现象;语音方面,文白异读、字音错误、同字不同音、有音无字等现象也值得注意.书中还存在借义字、借音字、借形字、新创方言俗字四类"异常用字".文章对57字(组)新创方言俗字进行了字形结构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