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5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91305篇;相关期刊567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5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暨首届钱江国际肿瘤外科高峰论坛、《放射学实践》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暨东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七届年会、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神经鞘瘤的相关文献由561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宇、刘彬、沈建康等。

神经鞘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05 占比:2.04%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1305 占比:97.92%

总计:93240篇

神经鞘瘤—发文趋势图

神经鞘瘤

-研究学者

  • 王振宇
  • 刘彬
  • 沈建康
  • 陈晓东
  • 卞留贯
  • 周良辅
  • 彭卫军
  • 王弘士
  • 谢京城
  • 吴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俊; 周燕武; 李曦哲; 高阳; 张春芳
    • 摘要: 神经鞘瘤是一种常见的后纵隔占位性病变,通常发生于脊神经根,具有一定的恶变可能性.临床上对于后纵隔占位性病变,若无禁忌证,均应考虑外科治疗.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分为开胸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尽管后纵隔肿瘤切除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低风险的手术,但患者术后仍需要住院观察.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开发,机器人辅助手术可以保护周围组织减少术后出血的可能性,以达到日间手术的标准.本文介绍了一例接受机器人辅助后纵隔肿瘤切除日间手术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在24h内顺利出院.
    • 尚金星; 尹港峰; 张晓玲; 李亚斌; 赵志煌; 任宝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脑实质内巨大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 以1例罕见儿童脑实质内巨大神经鞘瘤为例,回顾文献,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颅内神经鞘瘤可呈囊实性,强化明显,边界清楚.镜下肿瘤无明显异形细胞及核分裂象,可见肿瘤细胞呈典型Antoni A型和Antoni B型形态分布.免疫组化:S-100(+),EMA(-),GFAP(灶+),SOX10(+),Ki-67(3%~5%).结论 儿童脑实质内神经鞘瘤罕见,为良性病变,结节伴囊变、瘤周水肿、钙化为其主要影像特点,手术全切可治愈.
    • 刘晓佳; 王建中; 林恒州; 左大辉; 蒋太鹏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椎管内占位的特点、手术治疗的原则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以多发椎管内占位起病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行多发椎管内占位切除后恢复良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前症状得到缓解,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治疗需个体化,对产生明显占位效应的肿瘤可采取手术切除,但往往难以将多发的肿瘤完全切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未来有望得到根治。
    • 杨帆; 黄晓娟; 刘静媛; 陈媛; 吴火林; 雷建美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鞘瘤(RS)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RS和52例浅表神经鞘瘤(SS)的超声表现,并比较两者的超声特征。结果:15例RS均为单发病灶,12例位于腹部腹膜后、脊柱旁,其中10例位于脊柱与肾脏之间、腰大肌前方;3例位于盆部腹膜后,其中2例位于骶前间隙、骶孔前方,1例位于右侧坐骨神经走行区。超声示RS实性3个,囊实性9个,囊性3个。RS的主要超声表现:形态规则(86.7%)、边界清晰(93.3%)、内部囊变(80.0%)、血流信号不丰富(66.7%)、未显示钙化(86.7%)、未见靶征(93.3%)、未见受累神经(93.3%)。52例SS共56个病灶,其中位于头颈部10个,上肢13个,下肢20个,躯干9个,腋窝4个。SS的主要超声表现:形态规则(78.6%)、边界清晰(98.2%)、血流信号丰富(80.4%)、受累神经可见(53.6%)、无内部囊变(76.8%)、未见钙化(98.2%)、未见靶征(55.4%)。相较于SS,RS的肿瘤体积更大,内部囊变、血流信号不丰富更常见,靶征及受累神经更少见(均P<0.05)。结论:RS常发生各种肿瘤变性,是导致其超声特征不同于SS的主要原因。
    • 黄文鹏; 耿尚文; 李莉明; 高剑波
    • 摘要: 患者女,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3年余,伴右下肢上抬无力和大小便感觉异常,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既往无腰部外伤史及其他疾病史。查体:右下肢肌力4级,实体觉、图形觉、两点分辨异常,巴宾斯基征及霍夫曼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CT:L3~L4椎体层面椎管内不规则稍高密度影,内见斑点状钙化(图1A),邻近骨质无破坏。
    • 李贝贝; 邹欣欣; 付青松; 崔西龙; 于海洋
    • 摘要: 目的总结1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诊疗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脊柱病区收治的1例腰椎管内神经鞘瘤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诊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疾病特点及易被误诊原因。结果病人主诉腰痛伴左下肢麻木、疼痛1年,加重2周。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4/5。后进行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提示L5椎管及L5/S1左侧椎间孔肿瘤。对该病人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预防感染,术后第2天病人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手术效果佳。结论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少见,临床缺乏特异性,应尽早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 刘艺超
    • 摘要: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腰背部右侧压痛、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肌力不能完全配合,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CT检查:腰4椎体见扇贝样骨质破坏,局部骨质边缘硬化,并见一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突破腰4椎体右侧骨皮质向腰大肌前方生长(图1、2)。
    • 鞠玮; 史圆圆; 黄育萌; 许建辉; 严志新; 杨细虎
    • 摘要: 目的 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2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病理资料、术前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神经损伤情况等。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0岁。临床表现仅为境界清楚的无痛性腮腺区肿物,均不伴面神经瘫痪等症状。2例术前诊断为混合瘤,3例术前诊断为腺淋巴瘤。治疗方式为肿瘤合并神经切除后神经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4例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正常,仅一例患者存在H-BⅡ级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随访10~7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及恶变。镜下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呈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蛋白在5例患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Vimentin在5例患者胞质中均呈强阳性表达,Sox10在4例患者胞核中呈阳性表达,3例患者局灶表达CK7,细胞增殖能力标记物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3%,AE1、EMA、P63、SMA在全部病例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需要依赖病理诊断,S-100、Vimentin可辅助诊断腮腺内面神经鞘瘤
    • 熊兵; 李筹忠; 谭赢; 罗涛; 高方友; 王曲; 蒲天佑; 姚倍金
    •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例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采用颈部锁骨上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1例采用颈部锁骨上下窝臂丛神经肿瘤切除术联合后路颈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中未使用椎体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等,颈椎各关节未破坏,颈部活动能力较术前无受限。7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无脑脊液漏。5例术后症状改善;2例术后同侧肢体肌力下降,药物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术后随访9~27个月,平均14.7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术后患侧肢体肌力未见下降,无新增神经功能缺失,肌电图示臂丛神经损害好转。结论 对于椎间孔骑跨型臂丛神经鞘瘤,颈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可以完整切除肿瘤,无需行颈椎内固定,创伤小,可获得良好疗效。
    • 姜晓文; 丁长伟
    • 摘要: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为:2022PS056K。男,23岁,因“进行性嗅觉减退2年伴头晕5天”于我院就诊。查体:左侧鼻腔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鼻窦CT平扫:左侧颅鼻沟通性肿块,边界较清楚,大小约43 mm×33 mm×70 mm,密度不均,与脑实质相比呈等、低及稍高混杂密度,内见散在小结节状钙化或骨化影。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