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性昆虫

社会性昆虫

社会性昆虫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昆虫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43801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生物学教学、百科知识、蜜蜂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等;社会性昆虫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小波、曾志将、叶钰颖等。

社会性昆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43801 占比:99.98%

总计:443907篇

社会性昆虫—发文趋势图

社会性昆虫

-研究学者

  • 吴小波
  • 曾志将
  • 叶钰颖
  • 吴嘉宁
  • 吴桐忠
  • 张娟
  • 张金平
  • 王小姣
  • 王建
  • 童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成(编译)
    • 摘要: 2021年4月23日,Floris等人在意大利萨萨里省Sardinia进行蜜蜂区系调查时,观察到1只西方蜜蜂蜂王正在吸食紫草科琉璃苣(Borago officinalis L.)的花蜜(图1)。此报道揭示了蜂王在蜂巢外的行为还有很多未知的方面。众所周知,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具有三种级型:受精卵发育成的蜂王和工蜂以及未受精卵发育成的雄蜂。蜂群内分工明确,采集是工蜂的专属任务,包括采集花蜜、蜜露、花粉、水或树脂,来满足蜂群的需要。蜂王不承担各种劳动,专职产卵。
    • 摘要: 熊蜂(Bombus Spp.)属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世界上已知的种类有500余种,自然分布区域遍及南极和大洋洲以外的整个大陆,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应寒冷、湿润的气候。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种,分布极广,其中尤以东北地区和新疆分布种类最为丰富,我国是全世界熊蜂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熊蜂长得有点像蜜蜂,它们的个头比较粗壮多毛,一般黑色居多并带有一些黄色或橙色的宽带斑纹。熊蜂和蜜蜂一样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昆虫,它们的职能有分工,分雌蜂、雄蜂和工蜂。
    • 张慧; 刘倩; 黄晓磊
    • 摘要: 社会性的出现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革新,理解社会性的演化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社会性昆虫的个体间有着明显的级型分化和劳动分工,这有利于它们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理解社会性昆虫如何产生不同的形态、行为和生活史特性,一直是进化和发育生物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及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众多关于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整理社会性昆虫研究的己有成果,从环境因素、生理调控和分子机制等方面对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分化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根据现有证据,社会性昆虫所生活的生物环境(食物营养、信息素、表皮碳氢化合物)和非生物环境(温度、气候等)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性昆虫级型和行为的分化;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类胰岛素及生物胺等内分泌激素和神经激素对社会性昆虫的级型和行为分化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外,遗传因素、新基因等DNA序列或基因组结构上的变化以及表观遗传修饰、基因的差异表达等基因调控机制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性昆虫的行为分化.本文建议加强昆虫纲其他社会性类群如半翅目蚜虫和缨翅目蓟马等的社会性行为及其演化机制的研究,以加深对社会性昆虫起源及其行为演化的理解和认识.
    • 李青; 岳光振; 朱子煜
    • 摘要: 红火蚁,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火蚁属,拉丁文学名Solenopsis invicta,意为"无敌的蚂蚁",因其难以防治而得名。其名中之"火",则是指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红火蚁也是社会性昆虫,分为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体长7~8mm,体黑,有翅型雌蚁体长8~10mm,棕黑色,头部细小,触角呈膝状,胸部发达;雌蚁交配后落地,翅脱落,结巢成为蚁后。其工蚁在阳光下通体呈亮红棕色,行动快,受干扰时迅速涌上攻击侵略者。
    • 孙彬航
    • 摘要: 白蚁是一类危害性极强的社会性昆虫,主要取食木质纤维,危害房屋建筑、毁坏水库堤坝、侵蚀林木资源。传统的白蚁防治方法是在疑似区域内埋入白蚁诱捕木料,人工定时进行挖开巡检,当发现有白蚁侵食立即喷药灭蚁,这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财力,而且监测不及时。因此,我设计了基于LoRa的白蚁在线监测系统。
    • 程醉
    • 摘要: 黑火蚁是蚁科火蚁属动物,属于社会性昆虫,蚁群中有雌蚁、雄蚁和工蚁。栖息在南美洲的黑火蚁,是无脊椎动物中为数不多的几种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之一。科学家曾经发现它们会利用土壤颗粒和杂物碎片来搬运液体食物,会向容器内沉淀沙粒来避免自己溺水。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又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 摘要: 特化的捕食行为驱动了早期蚂蚁的辐射演化蚂蚁是最成功的社会性昆虫,在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蚂蚁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早期蚂蚁的形态和生态较为单一。而近几年,各国学者从白垩纪琥珀中发现了一系列的原始蚂蚁(例如驼蚁、魔蚁),极大改变了我们对早期蚂蚁演化历史的认识。
    • 摘要: “社会社会”一度是个流行甚广的社交媒体“表情”符号,被用来即时表达对地位甚高、处事圆熟者的“崇敬”。这个词在东北地区相当常见,大概也是伴随着大量东北籍短视频主播的走红而变得常用。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一词也仿佛成了人类的专属。其实,在生态学意义上,人类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物学“真社会性”的两个条件:一是世代重叠,即亲代和子代住在一起;二是_个社会单元中的个体共同照顾后代。“真社会性”的第三个条件生殖分工,在人类社会是不存在的;而在社会性昆虫中,蚁后、蜂王等少数个体繁衍后代,其他个体并不繁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