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82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5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3771470篇;相关期刊372种,包括地理科学进展、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第一届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未来地球国际会议、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陆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581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贵瑞、王秋凤、孙晓敏等。

陆地生态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71470 占比:99.98%

总计:3772282篇

陆地生态系统—发文趋势图

陆地生态系统

-研究学者

  • 于贵瑞
  • 王秋凤
  • 孙晓敏
  • 朱先进
  • 陈智
  • 何洪林
  • 周国逸
  • 周广胜
  • 张法伟
  • 张雷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双成; 张雅娟
    • 摘要: 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可能是碳汇抑或是碳源,且规模大小处于变化之中,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整体上,目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规模大约在0.25 Pg C yr;大小的碳汇,可以有力地支撑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未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应当采用更加可靠的方法和数据,减少误差和不确定性。通过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可以为制定区域“碳中和”方案、实现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的低碳增汇目标等提供科学依据。
    • 武治国
    • 摘要: 生态文明能够给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外部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除了陆地,由江河湖泊和海洋构成的水生态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水生态系统不仅给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和矿物资源,也是保证陆地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 殷婕; 盛茂银; 王霖娇
    • 摘要: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作为长期稳定的碳汇机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碳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分析植硅体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周转,计算其封存的有机碳含量,是进一步准确估算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基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固存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回顾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凋落物、土壤等环节的植硅体碳汇潜力及周转,以期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的进一步准确估算提供参考。
    • 徐庆; 任冉冉; 张蓓蓓; 左海军; 高德强
    • 摘要: 水分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分布及其对生境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在不同陆地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及植物群落组成的不同导致各系统中植物水分利用格局存在差异,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的改变增加了不同陆地生态系统间植物水分利用格局的差异。然而,当前对不同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水分利用过程及影响机制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碳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湿地、荒漠、草原、林草复合、农田、城市等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生态类型植被在气候变化下的水分利用机制,展望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量化植物水分利用研究中的前景与发展趋势,为揭示植物对不同陆地生境变化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阐明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碳水平衡的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 周军
    • 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仅仅依靠“减排”还不够,还得依靠生态系统把碳束缚住,不让它进入大气中。森林、草地、沼泽等陆地生态系统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称之为“绿碳”。与此相对,在广袤的海洋中,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则被称为“蓝碳”。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9年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报告中,2019年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再度提及,并进入大众视野,让人们关注到了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 摘要: 地球表面系统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自然科学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点研究领域,是人类希望加深认识其居住的星球和探索如何施予良性影响的一种努力。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系统生物圈的两大组成部分,虽然陆地生态系统影响大气对流层(以及相应的气候格局、气候变化、天气、自然灾害等)的量级和关键性都低于海洋生态系统,但其影响非常复杂,值得科学研究关注并给予绝对重视。
    • 冯兆忠; 尚博; 徐彦森
    • 摘要: 大气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但随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快速推进,减缓大气污染将有利于提升陆地碳汇,并切实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固碳的关系,本文以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O_(3))为例,基于田间控制实验的整合分析、剂量响应关系及机理模型三种评估方法综述了近地层O_(3)污染对植被碳固定影响的最新进展。尽管不同作物种类以及品种、不同功能型木本植物对O_(3)的响应有着显著的差异,且各种方法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但目前O_(3)浓度造成我国粮食作物减产、森林生产力降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持续升高的O_(3)浓度将严重威胁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利用我国作物和树木的O_(3)剂量响应方程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在CO_(2)减排和O_(3)污染协同治理下,预计2060年我国树木生物量和作物产量将比当前显著提高,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助力碳中和目标。最后,对如何提高O_(3)污染环境下植物固碳能力也进行了展望。
    • 刘良云; 宋博文
    • 摘要: 全球CO_(2)浓度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吸收了30%左右的人类活动排放CO_(2)。本文调研分析了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空间估算方法,包括样地调查、通量监测、模型模拟、遥感估算等,梳理了各种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样地调查、通量观测等方法可以提供点尺度的固碳速率直接测量信息,但存在观测样本有限、空间代表性不足等问题。模型模拟方法可以从机理的角度描述陆地碳、水、能量循环,模拟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速率的状态和变化。然而,在模型建立过程中,抽象和简化会引入结构与假设的不确定性,以及模型驱动数据引入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是碳循环模型模拟方法面临的重大挑战。卫星遥感具有全球覆盖、分辨率精细、时间序列观测等优点,结合机器学习方法,为地球大数据驱动的全球碳源汇估算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但是,当前各种固碳速率的监测方法还没有满足高度时空异质性的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监测需求,未来需要整合地面观测、模型模拟和卫星遥感等多种技术手段,提供区域和全球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精确估算方法体系和科学数据产品。
    • 周艳莲; 居为民; 柳艺博
    •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降低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具有强烈的时空变化,其估算结果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因子的贡献尚不清晰。为此,利用遥感驱动的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EPS模拟分析了1981—2019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大气CO_(2)浓度、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氮沉降、气候变化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变化的贡献。1981—2019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的平均值分别为115.3、51.3和2.7 Pg·a^(-1)(以碳质量计,下同),上升速率分别为0.47、0.21和0.06 Pg·a^(-1)。全球大部分区域GPP和NPP显著增加,NEP显著上升(p<0.05)的区域明显少于GPP和NPP。1981—2019年,全球NEP累积为105.2 Pg,森林、稀树草原及灌木、农田和草地的贡献分别为76.4、15.8、9.4和3.6 Pg。CO_(2)浓度、LAI、氮沉降和气候变化各自对NEP的累积贡献分别为58.4、20.6、0.7和-43.6 Pg,全部4个因子变化对NEP的累积贡献为39.8 Pg,其中CO_(2)浓度上升是近40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NEP上升的主要贡献因子,其次为LAI。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