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学性质

磁学性质

磁学性质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物理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5188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四纪研究、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暨相图与材料设计国际研讨会、第十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帕纳科第12届用户X射线分析仪器技术交流会等;磁学性质的相关文献由95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秀铭、吕镔、唐贵德等。

磁学性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4.30%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84%

专利文献>

论文:5188 占比:94.86%

总计:5469篇

磁学性质—发文趋势图

磁学性质

-研究学者

  • 刘秀铭
  • 吕镔
  • 唐贵德
  • 方志刚
  • 谭兴毅
  • 侯登录
  • 周小清
  • 夏敦胜
  • 李勇
  • 杨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京南; 郭永权; 殷林瀚; 赵兴; 郭新鹏; 解娜娜
    • 摘要: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Cu_(1-x)Co_(x)InTe_(2)(Co元素掺杂比x=0,0.1,0.2,0.3)稀磁半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分别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研究表明:4种稀磁半导体中主相均为Cu_(1-x)Co_(x)InTe_(2),具有四方结构,空间群为I4-2d。掺杂的Co原子与Cu原子共同占据4a(0,0,0)晶位,In原子占据4b(0,0,1/2)晶位,Te原子占据8d(x,1/4,1/8)晶位。Cu_(1-x)Co_(x)InTe_(2)呈现室温铁磁性,其室温磁化遵循Langevin模型,随着x的增加,其饱和磁化强度增大。调控Co掺杂量,可以提高Cu_(1-x)Co_(x)InTe_(2)稀磁半导体的光吸收带宽E_(g),使其具有太阳能光伏材料的应用可能性。
    • 潘凤春; 林雪玲; 王旭明
    • 摘要: 近年来,作为一种自旋电子学领域的关键材料,具有高温本征铁磁性的稀磁半导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探索能够提高本征铁磁性居里温度(C urie temperature,T;)的方法,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LDA+U方法研究了应变对Mo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磁学及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2.5%应变范围下GaSb半导体材料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压应变下GaSb材料的可塑性、韧性增强,有利于GaSb半导体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应变对Mo替代Ga缺陷(Mo;)的电子结构有重要的影响,-3%至-1.2%应变范围下Mo;处于低自旋态(low spin state,LSS),具有1;的局域磁矩,-1.1%—2%应变范围下Mo;处于高自旋态(high spin state,HSS),具有3;的磁矩;不管是LSS还是HSS,Mo;产生局域磁矩之间的耦合都是铁磁耦合,但铁磁耦合的强度和物理机制不同,适当的压应变可有效提高铁磁耦合强度,这有利于实现高T;的GaSb基磁性半导体;Mo可极大提高GaSb半导体材料的电极化能力,这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形成和分离,提高掺杂体系对长波光子的光电转化效率;Mo引入的杂质能级使电子的带间跃迁对所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变小,掺杂体系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发生了红移,拉应变可进一步提升(Ga,Mo)Sb体系在红外光区的光学性能.
    • 郭瑞贤; 苏晋阳; 刘淑平
    • 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平面波赝势法(PBE),计算了4H-SiC的本征体系、过渡金属元素Cd单掺杂4H-SiC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掺杂浓度为1.359×10^(21)cm^(-3)情况下,产生了0.6μB的磁矩,Cd掺杂均为p型掺杂,掺杂后体系仍为间接带隙材料,但是禁带宽度减小为1.27 eV,这表明它们可以作为自旋电子元器件的备选材料。Cd掺杂体系的静态介电常数在垂直c轴和平行c轴方向分别为19.741和5.303.在垂直c轴方向出现双介电耗损峰,在平行c轴方向出现单介电耗损峰。
    • 蔡书慧; 秦华峰; 邓成龙; 刘双迟; 陈意; 贺怀宇; 潘永信
    • 摘要: 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馆藏月壤样品(E21)中的5颗毫米级月壤岩屑(2颗胶结物、1颗角砾岩、2颗玄武岩)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岩石磁学和古强度研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月壤岩屑主要矿物成分为钛铁矿、辉石、斜长石、陨硫铁等,主要载磁矿物为铁镍合金。岩石磁学结果显示胶结物/角砾岩与玄武岩岩屑磁学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比后者载磁能力更强。古强度结果显示月壤岩屑记录了较强的古强度值,验证了月壤岩屑记录古磁场的能力。本研究获得的岩石磁学和古强度结果与已发表阿波罗样品结果相吻合,证实了月壤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也为判断馆藏月壤样品来源提供了磁学信息约束。本文对阿波罗月壤岩屑开展的磁学研究及获得的系列认识,为开展嫦娥五号返回样品磁学研究积累了经验。
    • 陈蓉; 王远帆; 王熠欣; 梁前; 谢泉
    • 摘要: 二维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量子效应、丰富的可调控特性而受到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广泛关注,其中通过过渡金属掺杂二维WS2形成的半金属铁磁性材料在自旋电子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过渡金属原子X(X=Mn,Tc,Re)掺杂二维WS2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研究表明:被过渡金属原子X掺杂的WS_(2)体系在S-rich条件下比在W-rich条件下更稳定.在Mn掺杂后,自旋向上通道中出现杂质能级,导致WS_(2)体系从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态密度完全对称的非磁性半导体转变为磁矩1.001μ_(B)的铁磁性半金属.在Tc,Re掺杂后,体系均转变为非磁性N型半导体.所有掺杂体系杂质态均发生自旋劈裂现象,且自旋劈裂程度逐渐减小.同时发现Mn,Tc,Re掺杂后,表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质,它们的介电常数和折射系数与未掺杂WS_(2)的体系相比明显增强,吸收系数在低能量区域(0—2.0 eV)均出现红移现象.
    • 薛雅文; 彭凌霄; 舒阳; 李峰
    • 摘要: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各种具有新奇特性的二维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Janus型二维材料具有不对称的表面特性,这种特殊的结构往往具有独特的电学、磁学与光学性质,使其成为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搭建了Janus型结构CrXX’(X/X’=S,Se, Te)(CrSSe, CrSTe, CrSeTe),研究了体系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并探究了双轴应变对其电学、磁学、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rSSe、CrSTe与CrSeTe均呈现金属性,都是电子的优良导体,三种体系的电子结构对外加应变具有很好的鲁棒性。CrXX’(X/X’=S,Se, Te)具有本征铁磁性,并且通过施加双轴应变可对其磁矩进行调控。此外,三种体系均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特别是CrSTe的居里温度可达310 K。CrXX’(X/X’=S,Se, Te)还具有优异的可见光与紫外光吸收性能,应变可对其光吸收系数进行调控,并且压应变与拉应变可分别使其吸收谱线向短波与长波方向移动。本文的工作为进一步研究二维Janus单层CrXX’(X/X’=S,Se, Te)在新型室温自旋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 郭瑞贤; 苏晋阳; 刘淑平
    • 摘要: 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平面波赝势法(PBE),计算了 4H-SiC的本征体系、过渡金属元素Mo单掺杂4H-SiC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Mo捧杂将导致4H-SiC由本征非磁性变为p型磁性半导体材料,其带隙值由2.88 eV变为0.55 eV.当Mo掺杂浓度为1.359 ×1021 cm-3时,磁矩为0.98 μB,这表明掺Mo后的4H-SiC材料可以作为自旋电子元器件的备选材料.此外,Mo掺杂4H-SiC体系在(100)和(001)方向的静态介电常数分别为3.780和3.969.介质函数虚部不为0的起始点发生红移,表明掺杂使电子更容易跃迁.
    • 谷博涵; 徐爽; 汪泉秀; 张巨文
    • 摘要: 2个3-甲基己二酸稀土配位聚合物(CPs)[Er_(2)(L)_(3)(H_(2)O)_(4)](1)和[Yb_(2)(L)_(3)(H_(2)O)_(4)](2)(H_(2)L=3甲基己二酸)在水热条件下被成功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傅氏转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配位聚合物1和2表现为由3-甲基己二酸阴离子桥接两种类型的双核Ln_(2)单元构成的二维(2D)层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位聚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
    • 吕孟娜; 方志刚; 秦渝; 井润田; 王智瑶; 侯欠欠; 许友; 陈林
    • 摘要: 以团簇Ni4P作为二元体系Ni-P非晶态合金的局域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Lanl2dz水平下分别对不同重态下的构型进行优化计算,从HOMO、LUMO轨道贡献、各轨道未成对电子数、磁矩和自旋态密度角度分析发现:Ni、P原子对轨道贡献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但受自旋多重度的影响极小;Ni原子是前线轨道的主要贡献者,P原子对其贡献亦不可忽略,说明催化活性是以Ni原子为主,P原子为辅所提供,且Ni原子最可能为团簇Ni4P的催化活性位点;构型1(4)~2(2)的磁性由d轨道上的自旋向上的α电子贡献,且四重态贡献较二重态更为显著,构型3(4)~3(2)的磁性主要由p轨道贡献;构型1(4)的磁矩分布范围最大,构型2(4)的磁矩分布次之;电子自旋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其α、β电子发生部分偏转。
    • 谷博涵; 徐爽; 汪泉秀; 张巨文
    • 摘要: 2个3-甲基己二酸稀土配位聚合物(CPs)[Er2(L)3(H2O)4](1)和[Yb2(L)3(H2O)4](2)(H2L=3甲基己二酸)在水热条件下被成功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傅氏转换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了表征.配位聚合物1和2表现为由3-甲基己二酸阴离子桥接两种类型的双核Ln2单元构成的二维(2D)层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位聚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