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睡眠结构

睡眠结构

睡眠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耳鼻咽喉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767915篇;相关期刊198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2015北京癫痫论坛等;睡眠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0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严金柱、史向松、吴美娜等。

睡眠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7915 占比:99.98%

总计:1768282篇

睡眠结构—发文趋势图

睡眠结构

-研究学者

  • 严金柱
  • 史向松
  • 吴美娜
  • 徐建洋
  • 李洪亮
  • 李艳
  • 王守勇
  • 季晓林
  • 徐江涛
  • 杨玉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艳会; 祁小丹; 刘方方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本科就诊的HF伴睡眠障碍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呼吸康复训练(鼻孔交替呼吸+呼吸肌功能锻炼),均干预1月后观察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较对照组高,睡眠潜伏期(SL)、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REM-SL)较对照组水平低(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实验(6MWT)水平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呼吸康复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HF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调节睡眠结构参数。
    • 蔡正茂; 黄连丹; 杨智英
    • 摘要: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2例。米氮平组给予米氮平片治疗,联合组在米氮平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文拉法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睡眠质量、抑郁情绪和睡眠结构[睡眠阶段1(S1)+2(S2)、3(S3)+4(S4)及快速眼动睡眠期(REM)],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时,联合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米氮平组(均P 0.05)。结论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可有效改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睡眠结构,减轻患者抑郁情绪,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曾满萍; 刘晓辉; 彭丽华; 刘兆平; 贺美燕; 史艳威; 敖志艳
    •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耳部铜砭刮痧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失眠症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药物治疗)、B组(耳部铜砭刮痧治疗)、C组(耳穴贴压治疗)、D组(耳部铜砭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每组33例。比较4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观察4组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4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PSQI评分、睡眠结构和进程、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C组和D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D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明显优于其余3组(F=8.262,P=0.029)。治疗后,4组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次数(AT)和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时间均较同组治疗前减少(F=9.598,P<0.05),总睡眠时间(TST)、NREM-2期、NREM-3期、快速眼球运动(REM)期时间均较治疗前增加(F=8.139,P<0.05);D组患者NREM-3期、REM期、TST、SOL、AT明显优于其余3组(F=8.761,P=0.028)。D组总有效率(93.8%)明显优于A组(70.0%)、B组(84.4%)和C组(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耳部铜砭刮痧可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提高临床疗效。
    • 叶静怡; 张万英; 江灿; 张涛; 张婷; 高东
    • 摘要: 目的探索失眠短程行为治疗(BBT-I)对主观性失眠治疗效果及治疗影响因素。方法门诊收集60例符合ICSD-3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的患者,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收集睡眠数据并进行分组,分为:主观性失眠组(SI组)及非主观性失眠组(NSI组),采集入组患者PSQI、睡前唤醒量表(PSAS)、睡眠信念态度量表(DBAS)、睡眠卫生习惯量表(SHPS)评估患者睡眠的认知、信念及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均予以4 w失眠短程行为治疗,对患者在入组前1 w、治疗后1 w通过PSQI及睡眠日记进行评估。结果在多导睡眠监测客观睡眠数据中,对比发现SI组较NSI组存在觉醒指数增高(5.10±2.85,3.27±1.52;P<0.05),两组DBAS量表对比发现,SI组较NSI组在DBAS第3因子对睡眠的期望及第4因子药物信念分值更低,即存在更多不合理信念(4.29±1.92,5.27±1.73;P<0.01),(8.04±1.68,9.35±1.87;P<0.01);组内对比发现SI组中入睡潜伏期(SL)、睡眠效率(SE)、日间功能及PSQI评分在治疗前后对比均存在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发现SI组较NSI组,在干预前后SE差值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主观性失眠组中,干预前后日间功能差值与DBAS第1因子(对睡眠不现实期望)评分负相关(r=-0.270,P=0.037);干预前后日间功能差值与PSAS总分负相关(r=-0.268,P=0.039);睡眠潜伏期治疗前后差值与PSAS生理性激发呈负相关(r=-0.288,P=0.042)。结论主观性失眠患者较非主观性患者存在更为突出的夜间高觉醒及更多不合理信念态度。BBT-I对主观性失眠患者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及睡眠感受存在改善。
    • 张聪聪
    • 摘要: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抑郁症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结构[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5-羟色胺(5-H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NREM均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和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失眠患者可降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睡眠结构,提高5-HT水平,效果优于度洛西汀治疗。
    • 张俞苑; 巴桑卓玛
    • 摘要: 睡眠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占据了生命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良好的睡眠对体力、脑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正常的睡眠结构可分为两个时相,即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而NREM又可分为Ⅰ-Ⅳ期,其中Ⅰ-Ⅱ为浅睡眠,Ⅲ-Ⅳ期为深睡眠。深睡眠期是恢复脑力的关键时期,决定着睡眠质量。高原低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对睡眠有一定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低氧可使中枢神经功能受损、可严重影响脑神经功能导致睡眠结构发生紊乱、睡眠质量降低。本文将近年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对急、慢性高原病人群对睡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 孙鑫; 童茂清; 楼忠泽; 邬丹娟; 季蕴辛
    • 摘要: 失眠障碍(ID)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主要症状包括夜间睡眠不佳、认知功能损害等。随着多项睡眠监测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研究指出ID患者睡眠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关联,本文就两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奕姝; 谭慧文; 曾尹; 肖莉
    • 摘要: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患者长期出现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和睡眠片段化,影响睡眠质量及情绪调节,这与患者认知功能有密切关联。目的探讨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情绪和睡眠结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OSAHS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数据、睡眠监测前填写的调查表〔包括焦虑筛查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资料。根据MoCA总分将OSAHS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MoCA总分≥26分,n=79)和认知异常组(MoCA总分0.05),两组年龄、性别、MES总分、微觉醒总次数、非快眼动睡眠(N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快眼动睡眠(REM)期微觉醒总次数、总睡眠时间(TST)、睡眠后觉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N3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N3/TST%)和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REM/T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CA总分与年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WASO呈负相关(P<0.05),与TST、睡眠效率、REM/TST%,微觉醒总次数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MoCA中延迟回忆得分与年龄、WASO呈负相关(P<0.05),与睡眠效率、REM/TST%、微觉醒总次数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MES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REM/TST%、微觉醒总次数、NREM期和REM期微觉醒总次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AHI和REM/TST%为MoCA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延迟回忆得分及MES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再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得出最终的回归模型,发现MoCA总分与年龄和REM/TST%相关性更强,MoCA总分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REM/TST%呈正相关(P<0.05)。结论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与REM期减少相关,未发现OSAHS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情绪有明显异常。未来可进一步明确OSAHS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之间的关系。
    • 刘靖文; 尚万余; 张立红(综述); 李震中(审校)
    • 摘要: 脑卒中可引起包括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失眠、睡眠增多、异态睡眠、不宁腿综合征等在内的多种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障碍均会导致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睡眠结构和昼夜节律的异常[1,2],这些异常改变主要与脑卒中导致睡眠-觉醒网络结构损伤有关[3]。临床与科研工作中通常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这些睡眠障碍。了解脑卒中后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与病变部位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探究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生机制,对指导脑卒中及其相关睡眠障碍的精准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脑卒中后睡眠结构和睡眠-觉醒周期改变的研究及总结少有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邵卢菲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uto-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效果及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1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单水平固定压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Auto-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_(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治疗压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HI低于对照组,LSaO_(2)高于对照组,Ⅰ+Ⅱ期睡眠时间占比低于对照组,Ⅲ+Ⅳ及快速动眼期睡眠时间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uto-CPAP能提高OSAHS患者治疗效果,改善AHI、LSaO_(2),治疗过程中气道正压更低,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睡眠结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