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质酮

皮质酮

皮质酮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5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6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2800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皮质酮的相关文献由18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云峰、张永祥、罗质璞等。

皮质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6 占比:1.2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2800 占比:98.67%

总计:43376篇

皮质酮—发文趋势图

皮质酮

-研究学者

  • 李云峰
  • 张永祥
  • 罗质璞
  • 严灿
  • 冯星
  • 吴丽丽
  • 方肇勤
  • 潘志强
  • 赵玉男
  • 赵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春林; 胡玲榕; 杨玲; 童燕灵; 胡望舒
    • 摘要: 探讨不同浓度西红花苷(Crocin)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不同浓度(1、10、30μmol/L)西红花苷预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突触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BDNF、mTOR蛋白的表达;体外研究中,将40只小鼠分成5组,灌胃生理盐水、CRO10 mg/kg、CRO30 mg/kg、CRO100 mg/kg、氟西汀20 mg/kg后行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记录其累积不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西红花苷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且能够改善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mTOR-BDNF通路密切相关。
    • 许璐凡; 王军; 李诗梦; 李鸣; 惠志远; 杨磊
    •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15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NP、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焦虑模型大鼠血清中ANP、CRH、CORT含量异常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而达到对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 马微微; 闫金铭; 郭鑫睿; 葛金环; 王琪; 魏薇; 黄莉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对去卵巢小鼠焦虑样行为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2)和去卵巢组(n=48)。去卵巢组小鼠再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动物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2.5 g/kg,10.0 g/kg,40.0 g/kg当归补血汤水煎液,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予7 d。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各组小鼠的开臂时间比例(OT%)和开臂次数比例(O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内雌二醇(E2)、皮质酮(CORT)及褪黑素(MT)含量。摘除子宫,称湿重,计算子宫系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卵巢组OT%、OE%、子宫系数、血清E2和MT含量均明显降低,CORT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子宫系数、血清E2和MT含量均明显增加,血清CORT含量明显下降,仅有高剂量组小鼠的OT%和OE%增加(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中的E2和MT水平,降低CORT水平而发挥改善去卵巢小鼠焦虑样的作用。
    • 房鑫鑫; 麻慧; 鲍金豪; 王川; 李云峰; 张黎明; 聂晶
    • 摘要: 目的制备皮质酮(CORT)替代饮水小鼠抑郁样模型,评价盐酸羟哌吡酮(代号:YL-0919)的抗抑郁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选用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CORT替代饮水组,其中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CORT替代饮水组饮用CORT半琥珀酸酯水溶液(25 mg·L^(-1))。饲养21 d后进行蔗糖偏好实验(SPT),随后将CORT替代饮水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YL-0919(1.25,2.5和5 mg·kg^(-1))组和模型+氟西汀(Flx,10 mg·kg^(-1))组,慢性ig给药16 d。先后采用旷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SFT)和SPT评价YL-0919抗抑郁效应;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双侧海马齿状回双皮质素(DCX)阳性细胞数;Western印迹法检测双侧海马组织内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FST和T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在SPT中蔗糖偏嗜度显著降低(P<0.01),在NSFT中摄食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在OFT中心区累计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在NORT中小鼠物体识别指数显著下降(P<0.01);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齿状回DCX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PSD95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模型+YL-0919组和模型+Flx组小鼠上述变化均明显逆转(P<0.05)。结论YL-0919慢性给药在CORT替代饮水小鼠抑郁样模型中具有抗抑郁效应,该效应可能与促进海马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
    • 邓招游; 周振新; 徐威; 朱杜娟; 易丹丹; 何家康
    •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肿节风三清”口服液(下简称口服液)对黄羽肉鸡热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从而为其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将75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常温组、热应激组、热应激-药物组(低、中、高剂量)。热应激结束后,测定热应激黄羽肉鸡血清皮质酮(CORT)、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以及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考察口服液对高温引起黄羽肉鸡热应激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热应激会使黄羽肉鸡血清代谢酶活性增强,血清CORT含量增加,Hsp70水平升高,诱导氧化应激导致氧化损伤。饮水给予口服液后,热应激黄羽肉鸡的血清CORT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抗氧化能力增强,Hsp70水平显著上调。表明“肿节风三清”口服液对高温引起的黄羽肉鸡热应激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 李明哲; 徐龙飞; 陈照立; 王新兴; 蒲玲玲; 刘伟丽; 王天辉
    • 摘要: 目的:建立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梯度应激损伤模型,为细胞应激水平的评估和细胞应激损伤调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对象。方法: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皮质酮(0~1000μmol/L)在经过不同干预时间(8~48 h)后PC12细胞活力,观察皮质酮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佳干预条件的细胞模型。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检测细胞模型的关键应激指标(MDA、SOD、NADH、LDH),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当皮质酮浓度在200μmol/L以下且干预时间为12 h时,细胞活力在半数失活率以下,可减少各组由于细胞活力下降而产生的混杂因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质酮浓度依赖性地升高模型组的MDA、NADH和LDH水平,降低SOD水平(P<0.01),符合梯度应激模型的构建要求。结论:成功建立了PC12细胞梯度应激损伤模型,在干预时间为12 h的情况下,干预浓度为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使得细胞模型应激损伤程度梯度增加,可作为开展细胞应激损伤评估及调控实验的基础和对象。
    • 谢海纳; 潘志强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柏酮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与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Y1小鼠肾上腺皮质瘤细胞,采用2.5~160μmol/L黄柏酮干预细胞24h,运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80μmol/L黄柏酮处理细胞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线粒体膜变化;以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液皮质酮含量;以40~160μmol/L黄柏酮干预细胞24h,80μmol/L黄柏酮干预细胞24~48h,运用qPCR法检测皮质酮合成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5~40μmol/L黄柏酮对细胞的抑制率约为35%(P<0.05),160μmol/L黄柏酮对细胞的抑制率为60%以上(P<0.01).黄柏酮导致G1期细胞显著增加并促进线粒体膜亮度增强(P<0.05),同时显著抑制线粒体膜Mfn1、Mfn2蛋白表达以及皮质酮分泌(P<0.05).进而发现,40~160μmol/L黄柏酮显著抑制Cyp11a1、Cyp11b1、Hsd3b2、SF-1基因表达(P<0.01),160μmol/L黄柏酮显著增强Star、Cyp21a1、Nr4a1、Nr4a2基因表达(P<0.01);80μmol/L黄柏酮持续给药48h内,均显著抑制Cyp11a1、Cyp21a1、Cyp11b1、Hsd3b2基因表达(P<0.01),并抑制StAR、CYP11A1蛋白表达,然而促进Star基因表达(P<0.01).结论 黄柏酮抑制肾上腺皮质细胞皮质酮合成过程,可能与其阻滞细胞周期及影响线粒体膜上类固醇激素合成酶表达有关.
    • 徐德立; 胡晓凯; 田玉芬; 王德华
    • 摘要: 温带地区动物的免疫功能常表现出季节性变化.本研究以捕获于2014年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夏季的雌性黑线仓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后足垫的肿胀程度反映细胞免疫能力;注射抗原匙孔血蓝蛋白(KLH)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HSA)方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和IgM的浓度,反映体液免疫功能;检验冬季免疫功能增强假说.体重、肥满度、体脂总重和血糖水平夏季最高,体重、体脂总重秋季最低.白细胞总数冬、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反映细胞免疫能力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反应夏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胸腺和脾脏鲜重无季节性变化.注射匙孔血蓝蛋白(KLH)后5天,秋季IgG浓度最高,但IgM浓度降至最低.体脂总重和血糖水平与PHA反应负相关,但与IgG和IgM浓度均不相关,表明能量贮存影响细胞免疫但对体液免疫作用很小.瘦素水平春季最高,与IgM显著正相关,但与细胞免疫不存在相关性,暗示瘦素可能对体液免疫具有增强作用,但对细胞免疫没有作用.皮质酮水平冬、春季最高而秋季最低,与IgG或IgM浓度显著正相关,但与细胞免疫不相关,说明皮质酮可能对体液免疫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免疫无影响.总之,黑线仓鼠免疫系统的不同成分表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模式,白细胞总数、细胞免疫和IgG水平季节变化支持冬季免疫能力增强假说,而免疫器官、白细胞总数、IgM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支持该假说.
    • 菊轩; 时雯雯; 陈松; 胡希文; 董介正; 朱春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应激模型组(50只).应激模型组进行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MUS),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随机分为抑郁组、氟西汀组、生理盐水组、睡眠剥夺组、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分别予以单笼孤养、氟西汀灌胃、生理盐水灌胃、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72 h快眼动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灌胃.28 d后再次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并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CORT浓度.结果 应激后,应激模型组大鼠不动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模型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剥夺+氟西汀组大鼠蔗糖水消耗量、蔗糖水偏好较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氟西汀组、睡眠剥夺组及睡眠剥夺+氟西汀组ACTH、CORT水平显著低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剥夺联合氟西汀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ACTH、CORT水平,降低HPA轴活性有关.
    • 于琪; 黄晏; 周文霞
    • 摘要: 目的 研究皮质酮(CORT)致长时程增强(LTP)减弱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的变化.方法 取C57BL/6J小鼠的海马制备300μm的脑片,分别采用含不同药物的人工脑脊液循环灌流75 min;以0.033 Hz单脉冲刺激诱发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以单次高频刺激(HFS,100 Hz,100串)为LTP诱发刺激;选择背侧海马脑片Schaffer-CA1通路记录fEPSP斜率的变化,反映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对海马脑片LTP的影响.结果 在0.033 Hz单脉冲刺激下,CORT 1μmol·L-1组fEPSP斜率无明显变化;HFS刺激后,CORT 1μmol·L-1组fEPSP斜率增幅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MDA受体亚型非选择性拮抗剂D-AP510μmol·L-1对fEPSP增幅无显著影响,25和100μmol·L-1显著减小fEPSP增幅(P<0.01);NMDA受体亚型GluN2A选择性拮抗剂TCN-2011μmol·L-1对fEPSP增幅无显著影响,而3和6μmol·L-1显著减小fEPSP增幅(P<0.01);GluN2B选择性拮抗剂Ro25-69810.25μmol·L-1对fEPSP增幅无显著影响,0.5和1.0μmol·L-1显著减小fEPSP增幅(P<0.01).与CORT组相比,CORT+D-AP510μmol·L-1组、CORT+TCN-2011μmol·L-1组和CORT+Ro25-69810.25μmol·L-1组fEPSP增幅均无显著变化,CORT+D-丝氨酸(NMDA受体共激活剂)10μmol·L-1组fEPSP增幅显著增加(P<0.01).结论 NMDA受体功能降低而非增强是CORT诱发海马LTP减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