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

皮肤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6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69953篇;相关期刊417种,包括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中华皮肤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九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四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暨2013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2012‘中国生物药物创新研究论坛等;皮肤肿瘤的相关文献由3155位作者贡献,包括邱丙森、孙建方、涂平等。

皮肤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6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9953 占比:98.10%

总计:71311篇

皮肤肿瘤—发文趋势图

皮肤肿瘤

-研究学者

  • 邱丙森
  • 孙建方
  • 涂平
  • 曾学思
  • 李新功
  • 骆丹
  • 陈洪铎
  • 何春涤
  • 刘林嶓
  • 孙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腾龙; 张婧秋; 朱慧敏; 张良
    • 摘要: 目的:探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及伤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治疗,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观察术后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术后18个月患者复发率,并评价伤口美观满意度。结果:术后80例患者皮片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1~18个月,2例患者失访,5例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余73例患者面部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相同,切口线相对隐蔽、切口瘢痕平软,无继发性缺损与畸形及感染。伤口美观度满意度为97.37%。结论:Burow's楔形推进皮瓣治疗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伤口美观度较好。
    • 赵磊; 王姝昊; 孙紫洋; 崔英; 李柱虎; 朴俊杰; 朱莲花
    • 摘要: 目的探讨NQO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β-Lapachone在CSCC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CSCC组织和13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QO1的表达;分析NQO1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常规培养A431细胞,通过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β-Lapachone对细胞增殖、周期进程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的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和信号通路。结果免疫组化:NQO1蛋白在CSCC中的阳性率(85.5%,65/76)高于正常皮肤组织(46.2%,6/13,P<0.05)。χ^(2)检验:NQO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MTT和克隆形成实验:β-Lapachone可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β-Lapachone诱导A431细胞发生周期阻滞。β-Lapachone可促进细胞生成ROS,激活JNK信号通路。结论NQO1在CSCC中高表达,其生物激活剂β-Lapachone可通过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进而抑制CSCC的恶性演进。
    • 朱耀辉; 陈建材; 周华波; 刘毅坚; 俸露雯; 陈劲卓; 陈樱
    • 摘要: 基底细胞瘤(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宠物行业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肿瘤,多发生于6岁以上犬、猫的头、颈、肩等部位。通过对一例病犬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X光、肿瘤细胞学镜检以及HE染色观察,最终确诊为犬的BCC,并根据该肿瘤发展缓慢、不易转移的特点,对病犬实施了肿瘤及周围健康组织的切除手术,术后回访,病犬恢复良好。为后续提高BCC治疗及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 王荣; 彭梦龙; 詹浩东; 冯先才
    • 摘要: 目的:分析V-Y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1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缺损部位、形状、面积给予修复方案。其中,经典V-Y推进皮瓣10例,穿支V-Y推进皮瓣10例,改良V-Y推进皮瓣21例。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一期愈合,1例出现皮瓣边缘坏死,经局部修剪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局部切口感染,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术后口角易位1例、睑外翻1例。随访10~37个月,40例患者面部功能恢复较好,1例患者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并放疗。结论:通过V-Y推进皮瓣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美观度较好。
    • 王小玲; 张玲; 罗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Merkel细胞癌(MCC)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病理证实的皮肤MCC的MRI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平扫显示右大腿中下段内侧皮下分叶状肿块,T1WI呈低信号,T1WI脂肪抑制(FS)序列呈高信号,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FS序列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内部见分支样低信号影。MRI可见病灶邻近皮肤增厚,皮下脂肪见网格样影。MRI增强检查显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皮肤MCC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MRI上病灶内分支样低信号影可能对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
    • 王佳荣; 李东霞; 刘玉磊; 萨仁高娃; 任俊
    • 摘要: 目的了解基底细胞癌(B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总结330例B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0例患者,男女比约为1.4∶2,平均年龄(64.94±12.31)岁,≥60岁的患者占67.88%。发病部位以头面部最多(85.50%),其中以鼻部为主(44.32%);曝光部位以头面部为主,其中硬斑病样型全部位于头面部。病理亚型方面,结节性最多(55.15%),腺样型次之(18.79%);而结节型患者溃疡发生率(48.35%)相较于非结节型患者(28.38%)更高。比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发病部位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结节型(80.22%)与躯干部位(80.00%)符合率最高,外阴部位符合率最低(33.33%);且结节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非结节型。结论BCC在大于60岁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浅表型BCC诊断符合率低,易误诊为鲍温病、脂溢性角化;色素型易与恶性黑色素瘤混淆,因此对可疑皮损要尽早进行皮肤镜、病理检查,从而明确诊断;外阴部位BCC诊断符合率低,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外阴等特殊部位的新生物。
    • 苑子茵; 郑宁; 邵硕; 李亮
    • 摘要: 病例1:患者男,77岁。发现左面部皮肤肿物反复破溃、不愈合1年余,肿物约蛋黄大小,无疼痛瘙痒等异常感觉,近半年肿物逐渐增长变大,反复破溃、渗出,创面不愈合。MRI检查:左侧颊部皮肤表面见宽基底实性不规则隆起样肿物,大小约1.9 cm×1.2 cm×2.3 cm,肿物表面局部破溃,皮肤信号连续性中断;T1WI较肌肉呈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在T2WI-FS上散发见点状更高信号;肿物与邻近皮下脂肪间隙分界不清,相应脂肪受累(图1A~1C)。患者行左面部肿物扩大切除术+左上臂皮片取皮术+全厚皮片移植术。
    • 石葭茵; 冯绮; 王红梅; 季如宁
    • 摘要: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应用PicoWay超皮秒激光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笔者医院收治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icoWay超皮秒激光治疗,评价其疗效,并探讨治疗前后护理体会。结果:6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痊愈38例(63.33%),显效15例(25.00%),有效7例(11.67%),无效0例(0.00%)。结论:PicoWay超皮秒激光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脂溢性角化病。
    • 夏效升; 张涛; 鲁英娟; 原瑞凤; 贾卫静; 张娜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8月至2019年09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PC-AL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为52岁(15~73岁)。孤立性病灶1例,区域性病灶2例,广泛性病灶4例。病理亚型6例为ALK阴性,1例为ALK阳性。与孤立性和区域性病灶患者不同,广泛性病灶患者具有更高的铁蛋白、乳酸脱氢酶、β2-MG。7例患者均行全身化疗,主要采用CHOP样方案,而接受手术、放疗各1例。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0.6~152个月),5年OS为85.7%。1例ALK阳性孤立性病灶患者,经手术及化疗,原发病持续CR,OS为152个月。2例区域性病灶患者,原发病分别持续PR和CR。4例广泛性病灶患者5年OS为50%,2例死亡患者中,1例接受多次化疗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OS为67个月;另1例诊断时存在睾丸、附睾浸润,OS仅为0.6个月。结论:PC-ALCL是相对罕见的ALCL亚型,中年高发,病理类型以ALK阴性为主,孤立性和区域性PC-ALCL预后较好,广泛性PC-ALCL具有更高的铁蛋白、乳酸脱氢酶、β2-MG,且预后更差;ALK阳性PC-ALCL相对少见,但预后良好。
    • 赵杰; 蔡大幸
    • 摘要: 报告1例毛鞘癌。患者男,71岁。患者4年前曾行左肺移植术,3年余前在左颞部发现一绿豆粒大小淡红色丘疹,未诊治。半年前皮损增长速度较快,无红肿、破溃,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左颞部见一约2.5 cm×2.0 cm大小淡红色斑块,表面略粗糙。皮损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呈侵袭性生长,累及皮脂腺、皮脂腺导管及毛囊,可见细胞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像。诊断:毛鞘癌。行手术扩大切除+菱形皮瓣成形术。现随访中,未见复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