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瓦斯运移

瓦斯运移

瓦斯运移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9090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煤、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第一届全国“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七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等;瓦斯运移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树刚、赵耀江、刘佳佳等。

瓦斯运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090 占比:99.70%

总计:69295篇

瓦斯运移—发文趋势图

瓦斯运移

-研究学者

  • 李树刚
  • 赵耀江
  • 刘佳佳
  • 杨胜强
  • 程远平
  • 刘晓
  • 刘泽功
  • 姜文忠
  • 王丹
  • 王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俞秀
    • 摘要: 隧道建设过程中事故时有发生,瓦斯灾害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依托我国西南地区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主要进行的研究内容有:对隧道围岩进行注浆加固改变围岩的力学性能。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围岩注浆前后瓦斯浓度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围岩进行注浆以后,瓦斯浓度稳定后大约在0.69%,对比注浆前隧道内瓦斯浓度的13%,大大改善了隧道内瓦斯的浓度。可以保证隧道进行正常施工,对隧道在施工期间的瓦斯灾害预防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吕情绪; 肖剑儒; 满洋
    • 摘要: 为了确定低瓦斯煤层高强综放开采工作面的合理长度,以布尔台矿42108综放面为研究对象,推导了综放工作面以通风能力校核工作面长度的公式,利用Fluent数值软件模拟了不同工作面长度下的瓦斯移运规律。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以通风能力校核工作面长度的公式推导应充分考虑割煤及放煤回采率的差异性;工作面长度与瓦斯涌出量的作用关系存在临界值,工作面长度超过临界值后瓦斯涌出将对工作面安全生产产生较大威胁;结合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最终确定42108工作面的合理长度为310 m。
    • 郭艳飞; 李学臣; 郝殿
    • 摘要: 以古汉山矿1604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取风量测定法及示踪气体法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沿空留巷及“Y”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漏风及瓦斯运移规律,并结合抽采浓度及流量变化,分析了高位巷瓦斯抽采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段漏风加大了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及涌出范围,采空区瓦斯为工作面瓦斯涌出主要来源,漏风作用进一步增大了采空区瓦斯治理难度;高位巷布置在裂隙带下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采空区风流流动方向、削弱了采空区瓦斯涌出强度,但持续增大高位巷抽采流量,抽采纯量提高有限,当抽采流量在20~25m^(3)/min时,抽采浓度整体较高;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沿空留巷段漏风并合理控制高位巷抽采流量,将有效降低漏风对抽采瓦斯的稀释作用,提高抽采浓度,实现抽采效率和效果最大化。
    • 刘清泉; 褚鹏; 黄文怡; 吕彪; 王亮; 张保勇; 刘嫄嫄
    • 摘要: 煤中瓦斯运移要经过脱附-扩散-渗流等贯序环节才能进入钻孔或巷道。大量有关残存瓦斯含量、煤的瓦斯吸附解吸残余变形及吸附解吸迟滞的研究显示,煤中瓦斯脱附扩散过程较吸附扩散过程存在不可忽略的附加阻力,其大小由扩散路径长度及复杂度所控制。脱附扩散附加阻力影响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的质量交换,但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双重孔隙煤体瓦斯运移模型并未考虑其影响,用于瓦斯抽采流场特性的理论分析时将使瓦斯含量被低估。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的质量交换也被称为窜流,窜流函数是计算基质系统与裂隙系统间质量交换量/速率的关键函数。为了修正煤层瓦斯运移模型,开展了以煤粒(煤柱)吸附解吸等温测试模拟裂隙压力恒定的窜流试验,提出了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用于定量评价附加阻力,修正了双重孔隙煤体窜流函数,并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获得如下成果:明确了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的概念与物理意义;当最大吸附平衡压力相同时,降压过程中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样品,瓦斯脱附扩散迟滞压力随压降值的增大而减小;使用修正模型模拟煤柱瓦斯解吸过程与试验获得的等温解吸数据匹配度较好,R;可达98.2%。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地应力增大,煤的基质尺度将大幅增大,脱附扩散迟滞压力对于煤层瓦斯运移的影响将更加显著,通过技术手段减小脱附扩散迟滞压力应成为深部煤层瓦斯治理或煤层气开发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 郝昱宇; 李树刚
    • 摘要: 针对煤与瓦斯安全共采大型物理三维模拟实验中传感器布置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找寻瓦斯运移及压应力变化关键信息点,优化传感器布置参数,提高模拟实验相似性与采集效率;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建立瓦斯及压应力分布图谱,通过分析该分布规律中变化关键点信息;再次根据该位置点信息建立分时段、选择性数据采集方案,自主设计分布式通讯采集板卡,实现了单位时间下动态区域数据采集系统,降低了单位时间下数据采集量;最终通过差值算法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不同风速对瓦斯运移影响,并对开采至60 m处瓦斯富集区域进行了推断,与此同时,建立了沿煤层走向各个阶段下垂直应力分布图谱。通过将数据与微震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互相吻合。
    • 官安龙; 胡新宇
    • 摘要: 为解决余吾煤业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积聚等问题,文章以N1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检测,分析采空区的瓦斯运移规律,得知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靠近回风侧30 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运用FLUENT软件模拟在高抽巷抽采条件下采空区的瓦斯分布情况,最后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采空区高抽巷的有效性。
    • 翟景辉; 任帅; 王方田; 毕寸光; 牛滕冲; 李哲
    • 摘要: 高瓦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易对瓦斯释放、运移造成影响,为探究其内在联系,以主焦煤矿2303工作面地质生产条件为工程背景,建立了综放工作面顶板破断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顶板首先在采空区中部发生破断,后在煤壁上方垮落;UDEC模拟结果表明,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0,20 m,超前应力达到39.8 MPa后趋于稳定,集中系数为2.46,塑性区高度、宽度分别为100.2,168.7 m。实测数据显示工作面基本顶在31.0~32.2 m时初次破断,来压时支架应力为37.9~38.6 MPa,集中系数为2.33~2.38;工作面上、下部来压强度较大,中部来压强度较小。正常开采期间管道内瓦斯浓度及压力逐渐趋于稳定,管道内瓦斯浓度为6.0%~16.1%,瓦斯压力为13.0~18.2 kPa;来压期间抽采管道内瓦斯浓度为23.0%~24.6%,瓦斯压力为25.9~27.8 kPa。瓦斯的析出、运移和矿压显现呈周期性起伏,工作面瓦斯压力和浓度峰值滞后工作面顶板来压平均距离为1.0~1.1 m。据此规律,对瓦斯抽采布置进行优化,加强上隅角、采空区垮落带及裂隙带瓦斯抽采工作,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
    • 李冰; 叶爱军; 崔鹏杰; 赵树磊; 郭春
    • 摘要: 针对特长瓦斯隧道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流场问题,以阳宗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隧道左右洞、横通道及平导处通风流场及瓦斯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风流场在通风10 min后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流场状态下的隧道右洞通风流场分为冲击射流区、涡流区及回流区,而由于隧道左洞风筒距离隧道壁面相对较远,在风筒近壁面侧也会形成涡流区,施工过程中,风筒应紧贴隧道壁面;稳定后的隧道内左右洞、横通道及平导处风速均大于0.5 m/s,满足隧道现场施工要求;通风初期,瓦斯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区域,掌子面处风筒对侧拱顶瓦斯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隧道左右洞掌子面处瓦斯浓度变化趋势为先缓慢上升,而后骤降,掌子面区域瓦斯浓度变化主要求取决于掌子面瓦斯浓度涌出强度。
    • 张开仲; 程远平; 王亮; 胡彪; 李伟
    • 摘要: 煤层微观孔隙结构对瓦斯储运特性具有关键控制作用,厘清煤的复杂孔隙网络结构表征对瓦斯高效抽采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体侵入法、光电辐射与数字岩心技术,分别从孔隙多级性、网络特性、连通性、自相似性等开展对煤中孔隙网络结构特征的形态学、拓扑学和几何学新表征。结果表明:首先,随着孔隙尺度降低,多级孔隙形态由不规则外生孔转变为圆形矿物质孔或气孔,且不同阶段孔径分布大致呈递减趋势,其中微孔空间占主导地位,孔容和比表面积分别占56%~85%和92%~98%;不同煤样多尺度孔隙的三维重构体现出多级性和相似性,具有微纳米网络骨架特征且局部伴有纳米孔隙群,分别构成了储层气体运移微通道和主要赋存场所。其次,根据流体侵入法间接反映了孔隙网络连通性,运用分形维数论证了多级孔隙存在分段特征,且拟合系数高于0.9;利用数字岩心技术构建了具有拓扑等价的孔隙网络模型及其配位数,并基于泰勒多边形的煤体微观分形结构阐释多级孔隙间以串联为主的结构配置关系,证明了煤样作为分形几何体的可能性。最后,论证了绝大多数瓦斯分子是以吸附态附着在“填充孔-扩散孔-渗流孔”多级结构上,且微孔填充是煤中瓦斯主要赋存方式,其甲烷吸附量占比大都高于90%;填充孔(100 nm)充当与外界连通的“门户”,在此理解上构建了基于瓦斯赋存和运移方式的孔隙网络特征的表征模型。
    • 石广斌; 来显杰; 洪勇; 张雯; 刘江
    • 摘要: 为研究特长高瓦斯隧道利用双斜井辅助正洞通风的问题,以贵州在建桐梓隧道为例,计算其需风量和选择风机型号,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巷道式通风下隧道内风流场变化和瓦斯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该通风方式隧道内瓦斯最高浓度为0.25%,降低了86%,正洞回风平均风速可达0.5 m/s以上,排风道风速均在0.75 m/s以上;射流区一侧瓦斯浓度沿隧道轴向呈“急速下降-逐渐稳定”的趋势,回流区一侧瓦斯浓度沿隧道轴向呈“急速下降-缓慢上升-逐渐稳定”的趋势;掌子面瓦斯浓度随时间呈“急速下降-缓慢上升-逐渐稳定”的趋势;轴向风速在掌子面附近会发生较大波动,瓦斯浓度在距离掌子面2 m的位置达到最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