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环氧化酶

环氧化酶

环氧化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9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332737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13届全国肿瘤综合治疗新进展学术大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6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大会、2015中国(北京)国际马科技大会等;环氧化酶的相关文献由124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光、刘艳、吴中柳等。

环氧化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1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2737 占比:99.87%

总计:333180篇

环氧化酶—发文趋势图

环氧化酶

-研究学者

  • 李晓光
  • 刘艳
  • 吴中柳
  • 王吉耀
  • 王延秀
  • 郭津生
  • 周巧玲
  • 张勇
  • 张娟
  • 龙启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晓露; 肖玉玲; 邱培; 孙黎明; 马红萍; 张清峰; 夏芬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预后效果的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H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均接受TACE治疗,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患者术前血清VEGF、COX-2、CRP的变化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参数分析法探讨血清VEGF、COX-2、CRP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后28 d血清VEGF、COX-2、CR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TACE治疗有效率为43.00%,有效组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ROC显示:术前血清VEGF、COX-2、CRP联合预测TACE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1,高于单一预测的0.763、0.627、0.732(P<0.05).结论 TACE能显著降低HCC患者血清VEGF、COX-2和CRP水平,TACE治疗效果与术前血清VEGF、COX-2、CRP水平密切相关,术前联合VEGF、COX-2、CRP可提高对T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 刘思蕴; 刘金梅; 黄景胜; 何杏仪
    • 摘要: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应用广泛.根据药物性质、药理作用机制的不同,在临床药效上存在差异.本文从药物与环氧化酶的选择性、CYP450酶基因多态性和手性对映体的差别进行介绍.
    • 王剑; 王振焕; 张钦昌
    • 摘要: 目的 探讨miR-146b-3p通过RAF1/p38MAPK/环氧化酶-2(COX-2)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2月210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研究调查病人发生血栓情况,有15例患有脑梗死,作为伴有糖尿病的脑梗死(DMCI)组,另选取15例无脑梗死病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白介素-6(IL-6)、COX-2含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MCI组血中IL-6和COX-2表达升高,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IL-6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2 h后,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OX-2表达受IL-6调控;与对照组相比,miR-146b-3p mRNA在DMCI组表达低于正常组(0.16±0.07与1.12±0.16,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CI组RAF1 mRNA的表达增加(P<0.01),且其蛋白表达也增加;DMCI组中COX-2、p-p38MAPK表达增加,p38MAPK蛋白表达减少,说明DMCI病人激活了p38MAPK的信号通路;当用10 ng/mL的IL-6处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时,可激活STAT3磷酸化,且当IL-6处理PBMC 1 h后,miR-146b-3p mRNA表达下降,当IL-6处理12 h后,发现miR-146b-3p mRNA在IL-6处理12 h时(0.20±0.12)表达低于对照组(1.02±0.15,P<0.05),还发现IL-6处理中COX-2的mRNA(4.98±0.69)和蛋白质表达高于对照组;DMCI组中miR-146a mRNA表达降低,与miR-146b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miR-146b-3p的表达通过介导RAF/p38MAPK/COX-2信号通路与糖尿病病人脑梗死的发展密切相关,miR-146b-3p可作为糖尿病脑梗死病人检测和干预的新靶点.
    • 刘岩; 刘艳霞; 曲颖; 邵智超; 荆立达; 曹伊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与血小板聚集相关的环氧化酶(COX)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及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相关性,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入选前持续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 mg,至少7 d.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20%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血小板聚集率0.05).1年内AR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5.5%(39例),AS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4%(47例),AR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S组(P0.05).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COX-1基因的rs1330344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出现阿司匹林抵抗的风险更高,应用阿司匹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COX-2基因rs20714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及应用阿司匹林后心血管事件复发率未见明显相关性.
    • 范亚男; 杨迪; 许双双; 王燕华; 吕玉芹; 张敬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族聚集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25例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和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另外选择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COX-1及COX-2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 COX-1基因在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组、散发性LAA脑梗死组、对照组被试表达分别为0.5436±0.2737、0.2400±0.1656、0.8340±0.3799.COX-1基因在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组和散发性LAA脑梗死组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2基因分别在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组、散发性LAA脑梗死组、对照组表达为1.3672±0.8249,1.3932±0.7158,0.7212±0.9623.COX-2基因在家族聚集性LAA组和散发性LAA组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1蛋白分别在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组、散发性LAA脑梗死组、对照组表达为2.9956±0.5672、2.5572±1.0289、2.6721±0.7944.COX-2蛋白分别在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组、散发性LAA脑梗死组、对照组表达为16.63±4.06,16.86±7.93,15.94±5.94.COX-1蛋白和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在三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患者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COX-1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 胡小欣; 汤健聪; 陈冬梅
    •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联合炔诺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及对血清环氧化酶(COX-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口服炔诺酮片治疗,中药口服桂枝茯苓汤剂治疗,中西药组采用炔诺酮片联合桂枝茯苓汤治疗,对比3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血清COX-2、MIF水平.结果: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5%)高于西药组(84.1%)和中药组(86.4%),VAS评分痛经(1.12±0.50分)、慢性盆腔痛(1.31±0.37分)、性交痛(1.12±0.21分)均低于另外两组,血清COX-2(24.54±4.32 ng/ml)、MIF(10.98±3.23 ng/ml)水平低于另外两组,生活质量评分(94.2±5.4分)最高(均P<0.05),不良反应(4.6%)与另外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桂枝茯苓汤联合炔诺酮片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痛经及性生活疼痛感,快速降低COX-2及MI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郝青婷; 张飞; 吉夏洁; 薛金爱; 李润植
    • 摘要: [目的]植物源环氧化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s,EFAs)是生产高值化工产品的优异可再生原材料.EFAs仅在一些野生植物种子中高水平合成和积累,难以规模化利用.通过在普通油料作物大豆(Glycine max (L.)Merr.)发育种子中组装环氧化脂肪酸合成途径,以期实现这类珍稀脂肪酸(unusual fatty acids,UFAs)的商业化绿色生产.[方法]通过构建琉璃菊(Stokesia laevis)脂肪酸环氧化酶(epoxygenase,SlEPX)基因种子特异表达载体,基于体细胞胚发生的粒子轰击法对大豆(cv.Jack)进行遗传转化,经连续选择和鉴定,获得表型稳定的高代转基因大豆株系.分别运用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SlEPX的整合及在大豆发育种子中的表达谱.统计分析SlEPX转基因大豆籽粒形态和大小、百粒重以及种子萌发率等表型,应用气相色谱和凯氏定氮法测试种子油脂和蛋白等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外源基因SlEPX稳定整合于大豆基因组,且能在高代转基因大豆发育种子中正确有效表达.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新合成积累了2.9%的EFAs,相应的亚油酸(18∶2△9,12)含量减低8%.与对照相比,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变长,表皮多皱褶.种子大小测量显示,转基因大豆小粒种子(粒径<4mm)占比明显增加.转基因与对照大豆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差异,然而转基因植株生长缓慢.转基因大豆种子油脂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重分别减少5%、6%和8.28%.进一步生化分析发现,转基因大豆新合成的EFAs,绝大部分结合于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占12.6%)分子,仅少量结合于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占2.3%).这些数据表明在转基因大豆种子中,外源S1EPX酶能正确催化亚油酸(18∶2△9,12)生成环氧化脂肪酸即斑鸠菊酸(vernolic acid,Va)(12-epoxy-18∶1Δ9).但是,绝大多数斑鸠菊酸积累于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PC分子中,而没有转移整合进入贮藏的TAG分子.大量新合成的斑鸠菊酸结合于PC分子可能损伤宿主细胞膜稳态和生理反应,导致转基因大豆产生不利表型.[结论]在大豆发育种子中单独表达外源脂肪酸环氧化酶,能催化合成少量EFAs,但同时产生一些不利表型.在SlEPX转基因大豆种子中共表达DGAT或PDAT,既可实现环氧化脂肪酸在TAG中富集,同时还能消除环氧化脂肪酸在细胞膜中的积累及其所导致的负效应.
    • 王朝阳; 殷选明
    • 摘要: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COX)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镇痛的中枢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5只.各组均复制大鼠切口痛模型,建模前30 min,低剂量组、正常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3 mg/kg、6 mg/kg、12 mg/kg氟比洛芬酯.术前及术后1h、6h、12h,测定各组大鼠左后爪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血清、脊髓和下丘脑弓状核(ARC)中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脊髓和ARC中β-内啡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h、6h、12h,用药组PMWT、血清IL-6及血清和脊髓中的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WL、血清IL-10及ARC中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和正常剂量组PMWT、TWL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且高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高剂量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而IL-10和血清、脊髓及ARC中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高剂量组脊髓和ARC中β-内啡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COX抑制剂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中枢β-内啡肽水平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