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亚洲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专利文献164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国际展望、阿拉伯世界研究、思想战线等; 犹太复国主义的相关文献由12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玉珠、李锋、贾延宾等。

犹太复国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3 占比:44.78%

专利文献>

论文:164 占比:55.22%

总计:297篇

犹太复国主义—发文趋势图

犹太复国主义

-研究学者

  • 郑玉珠
  • 李锋
  • 贾延宾
  • 伏飞雄
  • 冯燚
  • 唐立新
  • 张向华
  • 张彦
  • 杨军
  • 石豆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凌薇; 赵婧
    • 摘要: 20世纪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对《丹尼尔·德隆达》一书中的犹太情节始终持批判态度,认为糟糕的犹太情节该被早早删去[1]。然而从后殖民主义理论角度来看,该小说所展现的犹太人生存状况及犹太复国主义异见颇具研究价值,犹太族裔缺失话语权,身份模糊,却从未放弃各种探索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尝试。犹太民族内部对眼前生存困境和复国主义所秉持的不同看法和尝试,实质上体现了后殖民时代下弱势族群为对抗主流文化采取的种种反叛策略,以及为摆脱主体民族压制,力求新型对话地位所做出的努力。
    • 杨之涵
    • 摘要: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遭遇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运动)所一直倡导的犹太启蒙、改革与同化的压力,这导致犹太人问题日益突兀和严重。赫斯全面批判了犹太启蒙派、犹太改革派和犹太同化派的主张。赫斯认为,一旦开启了犹太启蒙,犹太人接下来就必然走向犹太改革和犹太同化。犹太人问题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进而也不是解放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赫斯将前人所认为的宗教范畴问题转换成了民族范畴问题,由此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因此,赫斯认为,犹太人只有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
    • 刘洪洁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者构思了发展现代犹太城市的愿景,特拉维夫率先实践。市长迪森高夫鼓励私人投资与创业,发展城市工商业经济。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特拉维夫的工商业体系渐趋完善。特拉维夫定期举办国际性的黎凡特博览会以展示伊休夫经济发展的成果。特拉维夫代表了一种城市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路径。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赞誉者认为它是民族家园建设的缩影;批评者则指责它是流散地犹太生活的延续。如何建设民族家园,城市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传统与革新之间秉持着务实的理念。
    • 摘要: “核设施遭攻击是以色列挖的‘陷阱’。”纳坦兹核设施刚启用一天就发生事故,显然惹恼了伊朗。伊方将批评矛头指向以色列,外交部长扎里夫表示要对“犹太复国主义者进行报复”。在他看来,以色列企图通过破坏纳坦兹核设施,“报复对解除美方制裁保有耐心和理性态度的伊朗人民”。
    • 李锋
    • 摘要: 迈克尔· 夏邦的《犹太警察工会》是一部或然历史小说和侦探小说,其背景是一个假想的历史空间,即二战期间美国在阿拉斯加的锡特卡建立的一处欧洲犹太难民聚居点.故事详细记述了主人公通过对一起神秘谋杀案的调查而最终发现的政治阴谋.这部小说实际是一部"空间故事",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边界跨越与疆域控制,从中能够看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之间、正统犹太人与世俗犹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代以色列国的缩影.本文专注小说中的空间因素(特别是阿拉斯加犹太人聚居点的孤岛意象和岛上的开戒界域),探索它们在犹太身份的形成与交涉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深藏其中的意识形态信息,包括作者对现实中的以色列国的讽喻性暗指以及对犹太复国主义和弥赛亚主义所持的复杂态度.
    • 李锋
    • 摘要: 迈克尔·夏邦的《犹太警察工会》是一部或然历史小说和侦探小说,其背景是一个假想的历史空间,即二战期间美国在阿拉斯加的锡特卡建立的一处欧洲犹太难民聚居点。故事详细记述了主人公通过对一起神秘谋杀案的调查而最终发现的政治阴谋。这部小说实际是一部"空间故事",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边界跨越与疆域控制,从中能够看出犹太人与非犹太人之间、正统犹太人与世俗犹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当代以色列国的缩影。本文专注小说中的空间因素(特别是阿拉斯加犹太人聚居点的孤岛意象和岛上的开戒界域),探索它们在犹太身份的形成与交涉中所起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深藏其中的意识形态信息,包括作者对现实中的以色列国的讽喻性暗指以及对犹太复国主义和弥赛亚主义所持的复杂态度。
    • 冯燚
    • 摘要: 1919年脱胎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中的巴勒斯坦共产党,是唯一由犹太-阿拉伯人两大民族构成的左翼政党,因其犹太党员和阿拉伯党员分别受犹太民族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影响,导致该党内部在犹太复国主义问题上发生分歧.1948年建国后的以色列社会主义组织,坚持反对以色列的军事占领,主张“去犹太化”政策和融入中东地区社会主义阵营的路线方针,致力于实现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和解,为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以冲突不懈努力.尽管共产主义力量无法撼动传统犹太复国主义在以色列政治社会中的地位,但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对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制定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也为解决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提供了路径选择.
    • 张腾欢
    • 摘要: 在犹太人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利问题的讨论上,爱因斯坦、卡勒与希提的论争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历史优先权,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哪一方先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是否始终在巴勒斯坦生活;二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是否出于和平目的,是否促进了巴勒斯坦繁荣并惠及阿拉伯人.希提否定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诉求,认为阿拉伯人进入巴勒斯坦的时间早于犹太人,巴勒斯坦自古以来属于阿拉伯人,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移民和建设侵犯了阿拉伯人的民族权益.爱因斯坦和卡勒则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双方都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论据为本民族在巴勒斯坦的权利进行辩护,但各自立场和观点分歧巨大且难以调和.这场论辩在学术争鸣的层面上反映了阿拉伯民族主义与犹太复国主义之间的“天然矛盾”,无果而终的争论也从侧面预示着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程度.
    • 赵建成
    • 摘要: 1967年,以色列政府接管耶路撒冷老城并推行重建计划.在此期间,改革派与正统派、阿什肯纳兹与东方犹太人秉承各自利益,干预政府拟定的重建方案,促使工期绵延数十年.这一方面反映出以色列国内自60年代以来所存在的尖锐矛盾与分离情绪;另一方面则显示出以色列文化由单一轴心转向多元过渡的进程.胡瓦教堂、卡杜街区及西墙的修复工程具有划时代价值,一系列建设工程保留了犹太民族的历史遗迹与民俗文化,推动了当代以色列的民族建构,为以色列多元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李锋
    • 摘要: 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另样假设,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常见命题,也是或然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本文通过对英美或然历史小说中相关题材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总结出3种主要的或然历史表现模式,即假想的犹太复国或卫国战争、异于真实历史的反犹主义和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国度.文章分别对这3种模式的表现方式进行例示与解读,试图从中找到作品背后的社会历史动因、政治文化内涵,以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心理,旨在更好地把握英美或然历史文学和犹太族裔文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