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儿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1463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当代护士(学术版)、护理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等;物理降温的相关文献由1931位作者贡献,包括吕建新、卫明轩、张宜霞等。

物理降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7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1463 占比:99.00%

总计:72182篇

物理降温—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玉萍; 宋金美
    • 摘要: 物理降温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降温方法,其中冰袋腋下冷敷具有降温效果肯定、副作用小、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临床占据重要地位[1]。但工作中发现,冰袋包裹松紧不易控制,患者更换体位时易脱落,影响降温效果[2]。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冰敷效果和患者舒适度,笔者制作一种可防水、厚度均匀且不易移位的腋下冰敷固定套,取得满意效果。
    • 何家伟; 赖碧娟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退热药后联合应用物理降温(温水泡脚降温)时机的选择.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急诊儿科就诊的432例高热不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6例.实验组给予患儿口服退热后,观察60min后再予温水泡脚;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口服退热药后立即给予温水泡脚.对比两组患儿发生寒颤、抽搐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寒颤发生率1.8%、抽搐发生率0%,总发生率1.8%;对照组寒颤发生率5.6%、抽搐发生率3.7%,总发生率9.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热不退的患儿口服退热药后应等待60min再应用温水泡脚,可减少并发症发生,退热过程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 当前,退热贴仿佛已经成为孩子退烧的必需品。只要孩子一发烧,很多家长都会先在孩子的额头上贴一贴。退热贴真的有用吗?退热贴是由巴布剂(也叫凝胶膏剂)组成,具有冷敷理疗、物理降温、缓解疼痛等作用。退热贴在使用过程中凝胶水分会通过汽化,将体内热量蒸发,因而对感冒、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发烧具有物理散热降温作用。
    • 孙越; 李栋梁; 张丽丽; 罗一鸣; 张卫艺; 直俊强
    • 摘要: 奶牛热应激是奶牛面对高温环境的非特异性反应,涉及到奶牛生理健康、泌乳生产、生殖繁育等多个过程,给畜牧行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对奶牛热应激的评估办法以及热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和潜在机理特点进行详细介绍,重点阐述物理降温、营养调控和耐热选育等降温技术进展,为科学评估奶牛热应激水平,针对性运用热应激缓解技术提供一定参考。
    • 席颖; 胡淑萍
    • 摘要: 小儿高热惊厥表现为肌肉出现不能自主控制的抽动,伴随眼睑上翻、眼球斜视等,反复发作容易导致癫痫,严重者会对患儿的神经发育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语言沟通及自主行动能力[1]。现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抗惊厥、镇静等治疗,地西泮为临床常用药物,能够松弛骨骼肌,在急性期确实能发挥较好的镇静、抗惊厥以及缩短发作时间的作用。
    • 白小丽; 薛云霞
    • 摘要: 目的:观察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苯巴比妥钠治疗小儿热性惊厥(FC)的效果。方法:选择FC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物理降温联合吸氧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停止抽搐时间、恢复意识时间、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脑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结果:观察组停止抽搐时间、恢复意识时间、体温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M、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BDNF、NSE、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苯巴比妥钠治疗FC患儿能提高疗效和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脑神经因子水平,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 摘要: 吃过午饭,家住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朝阳村的低保老人谢仁发突然感到一阵胸闷和头晕,老伴赶紧按下家里连接“医疗服务”的红色按键,一会儿工夫,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章旭荣就赶到了。经检查,谢仁发老人有一些轻微中暑症状,给予物理降温后,之前头晕等中暑情况很快就好转了。小小按键,折射着南浔区老人养老模式的悄然之变。
    • 黄璐璐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纸尿片冰袋在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收的14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冰袋物理降温,观察组予以一次性纸尿片冰袋物理降温,比较两组体温变化和交叉感染、皮肤潮湿、冰袋移位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降温30 min后,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交叉感染、皮肤潮湿、冰袋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纸尿片冰袋应用于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显著,可减少交叉感染、皮肤潮湿及冰袋移位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浦春燕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小儿高热患儿中应用中药擦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按照降温方法的不同分为温水擦浴组与中药擦浴组,为温水擦浴组采用温水擦浴方法,为中药擦浴组采用中药擦浴方法,两组各分配患儿30例,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的降温有效率与不同时间段的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中药擦浴组患儿的降温有效率与体温下降情况均明显优于温水擦浴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患儿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擦浴能够有效提升患儿降温有效率,迅速降低患儿体温,效果确切显著.
    • 夏诗语; 林国东; 苏磊
    • 摘要: 重症中暑(HS)指在高温、高湿且空气流通缓慢的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导致患者核心体温高于40.5°C,同时合并脏器功能损伤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降温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重症中暑的降温措施可分为血管外降温及血管内降温,血管外降温主要为体表物理降温,血管内降温主要用于不适宜物理降温或因资源短缺导致诊治不及时的患者,尤其对重症中暑降温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内降温措施主要包括血管内输注降温、血管内温度管理装置降温及持续血液净化等.该文主要从血管内降温的类别、机制、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