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防护系统

热防护系统

热防护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航空、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4103286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装备环境工程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无损检测新技术交流会、首届临近空间飞行器学术会议、第二届进入、减速与着陆(EDL)技术全国学术会议等;热防护系统的相关文献由54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晓军、任青梅、王睿星等。

热防护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03286 占比:100.00%

总计:4103449篇

热防护系统—发文趋势图

热防护系统

-研究学者

  • 王晓军
  • 任青梅
  • 王睿星
  • 王磊
  • 赫晓东
  • 史丽萍
  • 姚卫星
  • 张婕
  • 杨勇
  • 邱志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智勇; 张艳
    • 摘要: 为研究在稀薄气体环境下逆向喷流的有效性,对使用逆向喷流的超声速钝头体在稀薄气体环境中飞行的流场结构及减阻和防热效果进行了计算.首先使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全局克努森数为0.01、0.03及0.05时的流场结构,分析不同克努森数时逆向喷流的减阻和防热效果;然后研究了稀薄气体环境下,总压比、气体种类、喷流速度及气体温度等参数对逆向喷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局克努森数的增大,马赫盘和剪切层的厚度增加,回流区域减小,使逆向喷流的减阻和防热效果降低;增大总压比能增加逆向喷流的效果,但过大的总压比不仅会导致飞行器的阻力增大,而且会降低飞行器表面热流密度的减小效率,因此应避免使用过大的总压比;改变喷流的其他参数,如喷流气体种类、喷流速度以及喷流气体温度,可以改善逆向喷流在稀薄气体环境中的减阻和防热的效果.
    • 郭静; 程昊; 张忠; 刘宝瑞
    • 摘要: 目的分析刚性隔热瓦尺寸、瓦间缝隙大小及热环境对典型舱段结构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以刚性隔热瓦式热防护系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舱段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分别研究自由-自由边界条件下刚性隔热瓦尺寸及瓦间缝隙大小对舱段结构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热环境下舱段结构的稳态热传导分析,获得热环境下舱段结构的温度场分布,然后将温度场作为载荷,进行舱段结构自由-自由边界条件下的热模态计算,分析热环境对刚性隔热瓦式热防护舱段结构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刚性隔热瓦尺寸从150 mm增加至250 mm时,舱段第1阶弯曲模态频率从114.40 Hz提高至114.55 Hz,提高了0.13%。刚性隔热瓦间缝隙大小从0.8 mm增加至1.5 mm时,舱段第1阶弯曲模态频率从114.50 Hz提高至114.77 Hz,提高了0.24%。典型热环境下舱段结构最大热应力为0.0144 MPa,最大热变形为0.206 mm,刚性隔热瓦间缝隙尺寸取0.8 mm时,满足要求。常温和热环境下,舱段结构第1阶弯曲模态频率分别为114.50、114.48 Hz,温度载荷导致舱段结构弯曲模态频率降低0.017%。结论自由-自由边界条件下,在合理的设计范围内,刚性隔热瓦尺寸及刚性隔热瓦间缝隙大小对舱段结构动特性影响均较小。线性温度梯度工况下,温度场引起的热变形和热应力也很小,因此热环境对舱段结构热模态特性的影响亦很小,可以不予过分考虑。
    • 宋月娥; 吴东涛; 姜硕
    • 摘要: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空天结合技术成为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组合动力运载器是结合了航空与航天技术特点的飞行器,具有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功能,能够在稠密大气层、临近空间、轨道空间自由往返飞行。组合动力运载器一般以组合动力发动机为动力源,主要分为单级入轨飞行器与两级入轨飞行器,具备廉价、安全、便捷、机动等优势与特点,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吕双祺; 黄佳; 孙燕涛; 付尧明; 杨晓光; 石多奇
    • 摘要: 对莫来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开展面外方向单轴压缩实验,研究不同极限应变、热暴露温度对压缩回弹行为与变形恢复能力的影响,基于微观结构形貌变化阐释内在机制,对加载和卸载阶段的变形行为建立唯像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莫来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压缩回弹行为呈现非线性特征,极限应变越大,变形恢复能力越差;高温热暴露预处理会对压缩回弹性能产生影响,热暴露温度越高,变形恢复能力越差,基体颗粒-团簇结构的聚集、大尺寸孔洞的形成和塌陷是主要原因;所建立的唯像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压缩加载-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敬林江; 冯军宗; 姜勇刚; 李良军; 王鑫; 冯坚
    • 摘要: 新型高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防护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气凝胶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对提升热防护系统的防隔热性能和结构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防热层材料的不同,分类概述了基于气凝胶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结构形式和性能特点,并简要阐述未来防隔热一体化材料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 张凯; 石钊旭; 郑小鹏; 许诺; 陆规
    • 摘要: 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精细化设计是提高热防护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质量的必要途径。通过构建典型形状(球头、平板、锥体)热防护系统概率化模型,研究不同来流环境热流、几何外形参数以及材料热物性参数等输入参数的概率特性分布在热防护系统设计中的传播特性,及其对典型形状热防护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几何外形的三维物理场快速预测模型遴选方法。讨论系统温度场分布、系统热防护特性对外形不确定参数的敏感性,开展不同外形几何隔热层厚度优化及其可靠性评估,为热防护层精细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 李大涛; 郁汶山; 蒋劲松
    • 摘要: 为研究三维随机纤维材料服役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提高热防护系统安全服役性能和结构寿命.利用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三维随机纤维材料微结构模型,研究其面内和厚度两个方向的三维随机纤维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与几何参数(纤维方向、纤维长度和纤维直径)的关系,获得了三维随机纤维材料厚度和面内宏观力学性能演化规律.结果 表明:三维随机纤维材料内部偏移纤维比重越大,厚度方向压缩强度就越高,面内方向压缩强度就越低;压缩强度随纤维长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0.9 mm左右时达到临界值;压缩强度随纤维直径增加呈下降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三维随机纤维材料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 吕双祺; 孙燕涛; 腾雪峰; 杨晓光; 石多奇
    • 摘要: 通过设计圆弧边缘夹持方案和狗骨形拉伸试样,开展了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室温环境中的面内拉伸性能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的全场变形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结合获得的非均匀应变分布情况进一步讨论其力学行为特征和变形断裂机制.结果 表明:纤维增强增韧机制使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面内拉伸行为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及韧性特征;在一定载荷水平下,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应变分布呈显著的非均匀特征,与内部随机的纤维排布及各处传力情况不同相关,可选择较大计算区域进行平均化处理来减弱对测试中应变度量的影响;在加载和断裂过程中陶瓷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表面存在局部应变集中现象,并随着裂纹扩展而发生演变,面内拉伸载荷下的宏观断口呈锯齿状特征,主要由剪应力主导的基体断裂、法向针刺对纤维铺层的约束等原因所致.本文研究结果为隔热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性能提高指明了方向.
    • 王亮; 张妍; 蔡毅鹏; 蔡文杰
    • 摘要: 针对全大气层滑翔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特性预示需求,本文提出了考虑防热层以及烧蚀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截面刚度计算模型.首先,提出了三层组合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截面刚度计算模型,分别为最内层承力金属壳体、中间防热层原始层和最外防热层烧蚀层.其次,根据刚度线性叠加原理,给出了各层以及总的截面刚度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实际使用,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动特性具体的计算分析程序和步骤.
    • 吕双祺; 孙燕涛; 腾雪峰; 石多奇; 付尧明
    • 摘要: 为了研究缝合三明治热防护结构应用于高超声速技术领域时的热力性能及内在机制,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建立了模拟热力联合载荷作用下响应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结构内部的温度和应力分布,以及随载荷历程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加热面温度为1073 K时,缝合三明治热防护结构能够有效起到隔热作用;缝线作为"热通道"对隔热性能的削弱影响不明显,但不同组分间的热膨胀不匹配会引起应力集中;面板和夹芯界面处的拉应力以及夹芯内部较高的应力水平可能会导致结构损伤和失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