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浸出动力学

浸出动力学

浸出动力学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7872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金属矿山、中国有色冶金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年(第十九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第三届全国化学与化工技术学术研讨会等;浸出动力学的相关文献由42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雄、吴选高、尹周澜等。

浸出动力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7872 占比:99.93%

总计:167993篇

浸出动力学—发文趋势图

浸出动力学

-研究学者

  • 刘志雄
  • 吴选高
  • 尹周澜
  • 张廷安
  • 杜冬云
  • 王成彦
  • 田磊
  • 眭滢
  • 管青军
  • 詹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伍玲龙; 杨喜云; 徐徽; 钟志杰; 王小弟
    • 摘要: 本文对内蒙古蛇纹石矿石进行了硫酸浸出试验,并研究了不同浸出工艺参数对金属浸出效率的影响。在H_(2)SO_(4)浓度为5 mol/L、液固比为4 mL/g、浸出温度为100°C的条件下,Mg、Fe、Al、Ni、Co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3.98%、60.09%、82.08%、90.58%、94.06%,表明硫酸浸出能有效地从蛇纹石中回收有价金属。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浸出后Mg、Fe和少量Al在浸出渣中的浸出行为,未反应的Mg和Fe以MgFe_(2)O_(4)的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少量的Al以Al_(2)Si_(2)O_(5)(OH)_(4)的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在浸出过程中分别对Mg和Ni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其中Mg的浸出符合缩核模型,在浸出过程中受扩散与化学反应的混合控制,活化能为16.95 kJ/mol。Ni的浸出符合Avrami方程,在浸出过程中受扩散控制,活化能为11.57 kJ/mol。该研究以高效、低成本的方法从蛇纹石矿物中提取有了价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詹光; 黄草明; 王奇黎; 舒方霞
    • 摘要: 对非洲某低品位氧化铜矿伴生钴的强化浸出和浸出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浸出温度、硫酸加入量、液固比和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加入量对钴浸出率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伴生钴的还原浸出机理。结果表明,提高浸出温度、硫酸加入量、液固比和还原剂加入量均能提高伴生钴的浸出率,并加快钴的浸出速率;该氧化铜矿伴生钴的浸出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和固态产物层扩散混合控制,浸出过程表观活化能E_(a)=13.42 kJ/moL;动力学速率方程为1/3ln(1-x)+(1-x)-1/3-1=0.0025m^(0.8688)r^(0.1974)N^(1.0147)_(e)-13.42/RTt.
    • 曾颜亮; 邹耕; 廖春发; 刘付朋
    • 摘要: 砷锑铋中和富集渣是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中重要中间产物,富含Bi、Sb等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但因富集渣中金属种类较多,且赋存行为复杂,Bi及有价金属高效提取面临较大挑战。提出采用盐酸全溶法处理该富集渣,主要考察了HCl浓度、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Bi及其余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同时研究了Bi的浸出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在HCl浓度6.0 mol/L、液固比(mL/g)6、温度80°C、浸出时间15 min的条件下浸出时,Bi、Cu、Pb、As、Sb的浸出率分别为97.4%、96.1%、75.9%、93.6%、96.0%;Bi在盐酸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控制条件可分为两个阶段,浸出过程前期受界面传质与扩散混合控制,后期受化学反应控制,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4.50 kJ/mol和82.80 kJ/mol。
    • 曾楚雄; 管青军; 眭滢; 余伟健; 卜勇杰; 刘楚峰; 张臻悦
    • 摘要: 稀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易处理稀土资源的不断减少使磷石膏成为一种重要的稀土潜在资源。针对磷石膏中的稀土浸出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磷石膏中稀土浸出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却很少。本文深入探讨了不同温度下硝酸对磷石膏中稀土的浸出情况,实验发现在30、60和80°C下,总稀土的最大浸出率分别可以达到58.5%、75.9%和83.4%,相对于镧、铈和钕,钇的浸出率更高。针对磷石膏的晶体形貌特征,构建了基于柱状缩核模型的在扩散和界面传质联合控制下的动力学方程,用此方程可以更好地拟合硝酸对磷石膏中稀土的浸出过程,并以此方程为基础,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分别计算出了镧、铈、钇和钕浸出的表观活化能。
    • 王海波; 吴小平; 马鑫; 陈新红; 王斌
    • 摘要: 为了提高钛精矿酸解固相物中钛的浸出率,研究了钛精矿酸解固相物中钛浸出动力学并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首先采用单因素浸出实验研究钛精矿酸解固相物中钛的浸出行为规律,探讨液固比、浸出温度、搅拌转速、浸出液酸浓度等参数对钛浸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为浸出剂,浸出温度为65°C,浸出液固比为1.67:1.00,浸出时间40min,浸出搅拌转速250r/min条件下,钛精矿酸解固相物中钛的浸出率达到98.04%;动力学分析发现钛精矿酸解固相物中钛的的浸出过程符合内扩散控制的收缩核模型,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0.98kJ/mol。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强化浸出后,钛总浸出率由96.42%提高至97.51%。
    • 眭滢; 曾楚雄; 王永杰; 刘楚峰; 管青军
    • 摘要: 以云南磷化集团磷石膏为研究对象,用硫酸、盐酸、硝酸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磷石膏中杂质元素Al,Mg,Sr进行浸出,通过对不同动力学方程的对比确定了最接近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使用1.65 mol/L H_(2)SO_(4),HCl,HNO_(3),固液比为1∶10,搅拌速度100 r/min,温度30,60,80°C对Al,Mg,Sr进行浸出时,在使用1.65 mol/L硝酸,80°C条件下,Al,Mg的最大浸出率分别为42.90%,96.86%,而Sr的最大浸出率99.99%在使用硝酸浸出,60°C就能达到.对比扩散控制动力学模型、化学反应控制动力学模型及界面传质与扩散联合控制动力学模型发现硫酸、盐酸、硝酸浸出磷石膏中3种金属杂质Al,Mg,Sr的浸出过程均符合界面传质与扩散联合控制动力学模型.
    • 刘风琴; 杨新; 张拥军; 李荣斌; 李爱杰
    • 摘要: 废阴极炭块是铝电解槽大修时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由于长期受到电解质的侵蚀而含有大量可溶性氟化物,堆存或填埋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研究了废阴极炭块中氟化钠的浸出动力学,揭示了温度、粒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铝电解废阴极炭块中氟化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25 mL/g、温度85°C、粒度0.058~0.075 mm的条件下浸出1 h,可溶氟浸出率可达98.9%,浸出渣中可溶氟含量为83.53 mg/L,低于100 mg/L的安全排放标准,可实现废阴极炭块的无害化处理;浸出过程符合固体膜层内扩散控制的收缩核模型,表观活化能为8.97 kJ/mol.
    • 吴选高; 龚傲; 喻小强; 龙海军; 徐志峰; 田磊
    • 摘要: 研究了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体系下铜的浸出工艺与动力学.首先采用可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添加剂、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其次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高硅白合金和浸出渣的物相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用量5 mL、浸出温度343 K、反应时间5 h、硫酸浓度200 g/L、液固比7:1的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9.42%,钴的浸出率可达到97.57%.最后,通过对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浸出提取铜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可知,活化能、硫酸浓度和粒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34.64 kJ/mol、2.34和0.18,表明其应遵循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 朱晓波; 张盼盼; 李望
    • 摘要: 文章设计了利用柠檬酸处理赤泥进行高效脱碱的环境化学综合实验项目.该实验内容包括:利用柠檬酸搅拌浸出脱碱,赤泥和脱碱渣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分析,以及浸出动力学数据拟合等.该实验操作简单、贴近实际、现象明显,有利于对学生环保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 余伟健; 管青军; 眭滢; 张方
    • 摘要: 针对磷石膏中稀土元素的浸出,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对于浸出动力学研究却很少.文章以硫酸为浸取剂深入研究了磷石膏中稀土浸出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浸出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均可提高稀土的浸出率,浸出温度80°C时,稀土总浸出率最大可达55.8%,其中Y的浸出率最大,为63.9%;稀土的浸出与二水硫酸钙的溶解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磷石膏中稀土浸出反应是受扩散和界面传质混合控制的,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9.10 kJ/mol.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