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3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肿瘤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7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2891篇;相关期刊598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2环境健康与药物安全性全国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2012年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眼科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学术研讨会等;丝裂霉素C的相关文献由4547位作者贡献,包括曹晓建、等、刘伟等。

丝裂霉素C—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7 占比:13.50%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12891 占比:86.31%

总计:14936篇

丝裂霉素C—发文趋势图

丝裂霉素C

-研究学者

  • 曹晓建
  • 刘伟
  • 金一尊
  • 陈建海
  • 王立新
  • 郝福荣
  • 王大博
  • 田春玲
  • 陈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敏
    • 摘要: 目的:研究用环形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联合拔管前丝裂霉素C泪道冲洗疗法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植入术组和泪道冲洗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用环形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对常规植入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环形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联合拔管前丝裂霉素C泪道冲洗疗法对泪道冲洗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9个月及12个月,泪道冲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植入术组患者,P<0.05。治疗后的12个月内,泪道冲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常规植入术组患者,P<0.05。结论:用环形硅胶泪道引流管植入术联合拔管前丝裂霉素C泪道冲洗疗法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远期疗效,且其病情的复发率较低。
    • 张康玉; 蒋正轩; 陶黎明; 鲍宁; 李凯; 刘勇
    • 摘要: 目的:探究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后的动态表达,揭示其在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球结膜下植入不同的引流物材料,其中PMMA组植入表面涂裹聚一氯对二苯(Parylene C)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块;硅胶-MMC组植入硅胶块,同时注射丝裂霉素C(MMC);硅胶组植入硅胶块。收集术后第1、3d,1、2、3、4、8wk兔眼房水,采用ELISA法检测房水中IL-10蛋白表达。收集术后第1、2、3、4、8wk材料块周围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法检测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硅胶组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较PMMA组及硅胶-MMC组显著。ELISA检测显示术后早期三组房水中IL-10表达呈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术后第3d达高峰;术后早期(第1d~3wk)硅胶组的表达高于PMMA组和硅胶-MMC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三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显示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1wk最高,术后第2~3wk逐渐下降,术后第4~8wk再次升高,且硅胶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增生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青光眼引流物材料植入术后,IL-10表达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4wk后再次升高的动态过程,推测IL-10可能对瘢痕形成起抑制作用。
    • 岑璞; 陈斌; 江晨艳; 柴永川; 蒋刈; 石润杰
    • 摘要: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诱导的DNA损伤的浓度和时间对293T细胞中范可尼贫血互补群B(FANCB),DNA损伤因子gammaH2AX,修复因子RAD51表达量的影响,探索FANCB在DNA损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人293T细胞系作为研究载体,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定量分析FANCB,gammaH2AX,RAD51在25μM丝裂霉素C浓度作用下,在1、3、5 h不同作用时间点评估FANCB,gammaH2AX,RAD5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分析细胞在25、35、45、60μM丝裂霉素C浓度下作用3 h后gammaH2AX蛋白表达水平;siRNA敲低FANCB表达后FANCB、gammaH2AX和RAD51蛋白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在蛋白水平,gammaH2AX表达在1、3 h对比0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5 h对比0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FANCB表达在1、3、5 h对比0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AD51表达在1、3、5 h对比0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基因水平,FANCB在1、3、5 h和RAD51在1、3、5 h相比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ammaH2AX蛋白表达水平与MMC浓度无明显关系。相比对照组,siRNA敲低组FANCB蛋白和基因表达下降,gammaH2AX蛋白表达上升,RAD51蛋白和基因表达下降。结论在丝裂霉素C造成的293T DNA损伤模型中,FANCB在同源重组DNA修复途径中对DNA损伤具有潜在的调控功能。
    • 常军帅; 张琪; 程露露; 屈勇刚; 梁晏; 李娜; 张小玉; 李彦芳
    • 摘要: 为研究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溶原性噬菌体的存在情况及其裂解能力,对采集的45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及PCR鉴定,通过丝裂霉素C对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诱导溶原性噬菌体,对诱导出的噬菌体进行纯化并测定其裂解能力。结果表明分离到了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35.56%(16/45);诱导出了5株溶原性噬菌体,诱导率为31.25%(5/16);噬菌斑呈中心透亮、边缘模糊的圆形空斑;这5株噬菌体只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裂解率最高为58.82%(10/17),最低为11.76%(2/17)。本研究可为奶牛乳房炎发生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帮助。
    • 汪子欣; 彭芳; 古云; 刘关林
    • 摘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丝裂霉素C(MMC)与5-氟尿嘧啶(5-Fu)在青光眼术中抗瘢痕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检索维普、万方和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中关于MMC与5-Fu治疗青光眼的病例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3月31日,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0篇,共计631眼,其中MMC组313眼,5-Fu组318眼,纳入研究指标8项,其中6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降低眼压(IOP)方面,MMC组优于5-Fu组[MD=-2.27,95%CI(-4.07~-0.47),P=0.01];5-Fu组患者部分成功率高于MMC组[OR=0.47,95%CI(0.30~0.75),P=0.001];5-Fu组失败率高于MMC组[OR=0.43,95%CI(0.20~0.94),P=0.04]。术后形成的滤过泡类型:MMC组Ⅰ型滤过泡患者多于5-Fu组[OR=3.41,95%CI(1.58~7.35),P=0.002];5-Fu组术后形成Ⅲ,Ⅳ型滤过泡患者多于MMC组[OR=0.29,95%CI(0.17~0.51),P<0.0001]。MM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5-Fu组[OR=1.94,95%CI(1.23~3.06),P=0.004];两组完全成功率和Ⅱ型滤过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C与5-Fu均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辅助手术治疗。
    • 陈艳辉; 陈喜月; 季健
    • 摘要: 目的分析丝裂霉素C(MMC)在兔眼小梁切除中房水、玻璃体及静脉血液中残存药物浓度分布规律;比较分别放置于结膜瓣、巩膜瓣时前房水、玻璃体及静脉血液中MMC药物浓度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分为两组,均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同等剂量MMC。结膜组将MMC置于结膜瓣下,巩膜组置于巩膜瓣下。各组分别于5、30、60min选择10只兔子,抽取房水及玻璃体各0.12mL、静脉血3mL迅速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量样本中MMC药物浓度。结果术中应用MMC后,结膜组房水、玻璃体、静脉血中MMC浓度峰值分别为(27.26±6.33)ng/mL、(2.30±0.76)ng/mL、(35.32±17.26)ng/mL,巩膜组分别为(74.52±6.27)ng/mL、(3.57±0.93)ng/mL、(43.31±12.96)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峰值持续时间:房水为30min,玻璃体与静脉血中为5min。结论兔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低浓度MMC,房水、玻璃体及静脉血中高峰时期药物浓度均低于造成组织损害的临界值;房水、玻璃体、静脉血液中MMC药物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30、5、5min;巩膜瓣放置MMC较结膜瓣放置会造成更高的药物浓度残留,需要更长的时间代谢药物。
    • 吴海涛; 陈健
    • 摘要: 双侧声带粘连可引起患者声音嘶哑、呼吸不畅甚至喉梗阻等症状,如何防治是喉科医师面临的难题。硅胶膜缝合植入是目前防治声带粘连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以及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探讨硅胶膜缝合防治声带粘连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以及其他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为广大喉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 林勇锋; 谢金霞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抗青光眼滤过术+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采用抗青光眼滤过术+丝裂霉素C治疗,对照组采用抗青光眼滤过术展开对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眼压水平、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98.44%)高于对照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青光眼滤过术+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朱承芳; 林志荣
    • 摘要: 眼表鳞状细胞瘤(OSSN)是眼表最常见的无色素肿瘤,手术切除是该类疾病最根本的治疗方式."零接触"手术方式辅助冷冻疗法有助于避免肿瘤向周围组织扩散,但对于较大、累及视轴、复发性、多灶性或弥漫性病变,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病灶,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存在术后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瘢痕形成和睑球粘连的风险.局部药物治疗由于药物接触整个眼表而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靶向治疗多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应用较广泛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和干扰素α2b三种,以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维甲酸、芦荟、西多福韦等.这些药物可以单独局部使用或者联合使用,也可以辅助术前减容、术后预防复发.了解OSSN的药物治疗现状有助于促进该领域研究.
    • 薛秋枝
    • 摘要: 目的 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与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羊膜移植术与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愈合率、复发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率(96.92%)高于对照组(83.08%),复发率(10.77%)低于对照组(2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及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比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痊愈率,降低复发率,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视力,保证术后眼睛的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