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模式

油气成藏模式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90958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2011年盆地动力学与油气储层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油气成藏模式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华、何登发、余一欣等。

油气成藏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0958 占比:99.88%

总计:91069篇

油气成藏模式—发文趋势图

油气成藏模式

-研究学者

  • 王华
  • 何登发
  • 余一欣
  • 李军辉
  • 汤良杰
  • 陈少平
  • 万志峰
  • 任金锋
  • 刘睿
  • 卢双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文蕾; 彭金宁; 翟常博; 李海华; 邱建华; 曹倩; 李风勋; 陆永德
    • 摘要: 基于前人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剖面解析和钻井资料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海相地层在经历了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与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迭加改造下的变形及分布面貌。在此基础上,综合成藏组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可能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苏北地区以淮阴—东台断裂为界,西侧残留地层以下古生界为主,纵向上基本表现为地层倒转,由北往南逐渐由老变新;东侧残留地层以上古生界为主,纵向上正常分布,同样由北往南地层逐渐变新。(2)苏北地区存在四类与海相地层有关的油气成藏类型,即早期原生残留型、晚期新生古储型、晚期古生新储型和晚期古生古储型。早期原生残留型必须同时具备早期成藏有利区及燕山期改造破坏程度弱两大要素;晚期新生古储型必须具备陆相烃灶与海相储层对接的良好配置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垂向运移到陆相储层的通道两要素;晚期古生古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纵向区域盖层封盖良好两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油气藏是近期海相勘探突破的有利类型,晚期古生古储型油气藏应是海相勘探拓展的有利类型。
    • 周宽; 徐国盛; 余箐; 王飞龙; 梁浩然
    • 摘要: 在渤海南部青东凹陷中部地垒带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和成藏模式研究.结合岩石薄片鉴定、岩石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芳烃色谱-质谱、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和构造-热演化历史模拟等手段,分析青东凹陷中部地垒带的油气成藏条件,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揭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东凹陷中部地垒带以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半深湖相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储集层为沙三段展布范围广、储集性能优越的扇三角洲前缘滩坝砂体,具有北次洼和中次洼双洼供烃、凹中垒近源混合充注、晚期成藏的特征.研究区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成藏模式具有"近源捕集,晚期大规模成藏"的特点.
    • 李慧勇; 牛成民; 许鹏; 刘庆顺; 张鑫; 崔海忠
    • 摘要: 以往对于渤海油田中生界覆盖太古界潜山领域的油气成藏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近年来,基于新三维地震资料和新钻井获取的大量岩心及测井等资料,在研究渤中凹陷潜山构造演化及地层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和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分析了覆盖型太古界潜山的油气成藏模式,运用该模式指导了渤中13-2构造的油气勘探部署并取得了渤中13-2大型整装挥发性潜山油气田的重大发现.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构造主要经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具有印支期一燕山早期挤压逆冲成山、燕山中期拉张反转改造、喜马拉雅期埋藏定型的特征,形成了渤中13-2大型中生界覆盖太古界潜山圈闭;②该区受中生界覆盖影响及多期应力叠加控制,储层发育具有"垂向顶部差异、内幕横向连续"的展布特点;③研发了基于光滑反射强度滤波的裂缝预测技术,实现了对潜山内幕多尺度裂缝型储层的有效预测:④创建了覆盖型潜山"超压强注一接力运移"油气成藏模式,为覆盖型潜山油气远距离运移和规模成藏提供了依据.结论认为,该认识指导了渤中13-2油气田的发现,实现了渤海油田中生界覆盖型潜山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渤海湾盆地及其他地区类似覆盖型潜山的油气勘探具有参考价值.
    • 杨跃明; 王文之; 文龙; 罗冰; 张旋; 陈曦; 贾敏; 龙虹宇
    • 摘要: 继2011年高石1井在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核部高石梯—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之后,近期角探1井又在该古隆起斜坡区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新发现.为了进一步明确后者灯影组油气勘探的目标和方向,分析了灯影组的沉积演化过程、储层特征与油气成藏模式,探讨了该斜坡区巨厚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灯影组沉积分异作用强,区域构造运动奠定了该区南高北低的沉积古地貌,川中至川北沉积环境由局限向开阔转变,沉积水动力条件较高石梯—磨溪地区更强,其次,在拉张背景下发育的大量同沉积断层控制该区微古地貌,在缓坡背景上形成似阶梯状沉积古地貌,进一步加剧了该区的沉积分异;②储层纵向跨度大,横向受古地貌或同沉积断层控制,蓝藻菌的趋光性促使微古地貌高部位的碳酸盐岩具有更高的沉积速率,古地貌高地的丘滩体厚度更大,低洼区以沉积低能细粒碳酸盐岩为主,其次,沉积期内海平面周期性短暂下降,为丘滩体早期溶蚀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③晚期台地大范围暴露,在低洼区形成汇水区,侵蚀掉低洼区顶部的储层,残留下致密层,为低部位的丘滩相储层提供了良好的遮挡条件,形成岩性圈闭;④生烃高峰期,该区处于古构造高部位,断裂系统发育,是古油藏聚集的有利区.结论 认为,该区较强的沉积分异作用是岩性圈闭发育的主控因素;该古隆起斜坡区在四川盆地生烃高峰期处于古构造高部位,是天然气规模成藏的关键.
    • 白连德; 邵明礼; 尹永康; 曾凡成; 向钰鉥; 屈卫华; 薛松; 刘国东
    • 摘要: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具备良好的油气藏形成条件,是吉林油田油气风险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笔者综合岩芯、薄片观察,测录井资料分析,孔渗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基础上,探讨了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模式,提出3点认识:①基底岩性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片岩、糜棱岩、变质砂岩、安山岩、凝灰岩和灰岩9种,其中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和片岩为成储优势岩性;②基岩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储层主要发育在基岩顶面风化壳风化淋滤层和裂缝层中;③基岩油气藏可划分为近源缓坡超覆、近源陡坡对接(顺向对接和反向对接)和源内披覆(断阶披覆和背斜披覆)3类成藏模式.该研究明确了中央古隆起带南部基岩油气藏勘探方向,为有利目标区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 何勇; 李林; 刘成; 王建君; 芮昀
    • 摘要: 对于埋深浅于2 000 m特别是浅于1 000 m的浅层页岩气藏,国内尚无成功开发的先例.为了给国内首个山地浅层页岩气藏——太阳区块山地浅层页岩气藏(以下简称太阳气藏)的开发提供思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四川盆地周缘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太阳背斜地区已有的地震、地质、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了该区山地浅层页岩气的成藏特点,探索了其经济有效开发的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太阳气藏属于复背斜型页岩气藏,具有整体埋藏较浅、面积较大、背斜宽缓、向斜狭窄的隔槽式构造特征,气藏整装连续、规模大,页岩气规模建产稳产资源潜力较大;②不同于中深层页岩气藏,太阳气藏受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作用的影响,保存条件顶差翼好,页岩气储层天然裂缝发育、水平应力差较小,压力系数低,为常压—微超压气藏;③同一小层背斜顶部伴有常规气聚散特征,即游离气含量相对较高、孔隙度较高、含气饱和度较高;④浅层页岩气具有初始压力低、初始产能低、产量递减率低的生产动态特征.进而以山地浅层页岩气效益开发理念为核心,按照埋深划分出A、B、C三种类型井的设计思路,提出了气藏工程、钻采工程、投资成本控制等经济技术有效开发对策.
    • 高岗; 梁晓伟; 朱康乐; 淡卫东; 孙明亮; 尤源; 冯胜斌
    • 摘要: 依据不同单井黑色页岩、暗色泥岩与储集层的垂向叠置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源储组合划分为Ⅰ、Ⅱ、Ⅲ、Ⅳ、Ⅴ和Ⅵ6种类型.不同类型源储组合的分布区域存在差异.Ⅰ、Ⅱ和Ⅳ型源储组合主要分布在黑色页岩发育范围之内,储集层含油性普遍较好.Ⅲ、Ⅴ和Ⅵ型源储组合主要分布在黑色页岩发育范围之外,储集层含油性在局部地区较好.黑色页岩分布区内的油气连续性分布较好,其中黑色页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为垂向强充注,暗色泥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为就近运移充注;在缺乏黑色页岩发育的三角洲前缘地区,油气以弱充注为主,其中暗色泥岩内的油气就近运移聚集,黑色页岩内的油气主要进行长距离侧向运移,油气在局部地区富集.
    • 韩国猛; 陈冬霞; 马建英; 王梓颐; 董晓伟; 高思航; 邹磊落; 王娜
    • 摘要: 挠曲坡折带油气资源前景广阔,已成为陆相湖盆中的勘探开发与研究热点。由于古地貌或古构造的差异造成多阶挠曲型斜坡地层发生多个折曲变形,同时,由于斜坡结构及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烃源岩特征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复杂的油气分布和油气成藏过程。以多阶挠曲型斜坡——黄骅坳陷歧北斜坡为例,通过研究斜坡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古地貌和断层耦合下的斜坡结构和构造特征、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运移动力等特征,揭示了多阶挠曲斜坡的油气成藏机制。结果表明,歧北斜坡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古地形、断层及组合样式、砂体成因类型与延伸范围、与烃源岩接触关系、油气运移动力与路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长轴方向具有以下特点:以挠曲坡折构造为界,高、中、低斜坡分异;大型断层不发育且三角洲砂体范围局限,中、低斜坡以近源砂体输导为主,砂体连通性好;形成了坡折背景的"缓坡—双边断脊优势—源控型"成藏模式。短轴方向特点为:以滨海断层、港东断层、南大港断层为边界,发育近东西走向的断层坡折构造,次级断层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呈多种组合方式;水下扇砂体连通性好,与一系列断层形成阶梯状输导路径;形成了"近源—阶梯状输导—断控型"成藏模式。
    • 杨长清; 孙晶; 杨传胜; 杨艳秋; 肖国林
    • 摘要: 0引言油气成藏模式是对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要素、成藏过程及其相互关联的单一模型或者多要素复合模型的总结,通常以形成油气藏的静态地质要素为基础,以油气藏形成的动态过程或其动态演化关系为主线开展研究,最终预测油气藏位置或勘探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