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稻白叶枯病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

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2633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报、中国农技推广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五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暨国际细菌学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晨阳、吴茂森、陈华民等。

水稻白叶枯病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2633 占比:99.65%

总计:32747篇

水稻白叶枯病菌—发文趋势图

水稻白叶枯病菌

-研究学者

  • 何晨阳
  • 吴茂森
  • 陈华民
  • 王金生
  • 蒋冬花
  • 陈功友
  • 刘凤权
  • 田芳
  • 周明国
  • 姬广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含; 王冰倩; 杜逸晨; 宋康丽; 李佳杨; 聂婧源; 宋从凤
    • 摘要: [目的]探究水稻白叶枯病菌是否存在存活但不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害循环,为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分离采集自田间、保存在室温和4°C下14年的水稻白叶枯病叶,采用划线稀释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平板分离,探索不同温度处理下病叶中白叶枯病菌的可培养情况。将带利福平抗性的白叶枯病菌PXO99^(A)菌株剪叶接种感病水稻品种‘深两优871’,病叶剪成小段分别置于4、28和37°C下保存,每隔30 d取病叶小段,通过平板分离进行病原菌含量的测定。利用染色全细胞染料Microlight^(TM) Green JJ98 and JJ99以及染死细胞染料碘化丙啶(PI)对喷菌液中细胞的存活程度进行测定。[结果]采集自田间、保存在室温和4°C下的病叶都有明显的喷菌现象;只有从4°C保存(甚至保存4年)的样品上可以分离到病原菌,而保存在室温的样品上都不能分离到白叶枯病菌。从人工接种的保存在3个温度下的病叶上分离的病原菌,随着保存时间的增加,可培养的PXO99^(A)菌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37°C保存60 d后未分离到病原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保存60 d后,4、28和37°C条件下保存的样本中活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2.52%、32.17%和24.02%。以上结果说明,37°C病叶中的病原菌部分进入了VBNC状态。[结论]高温诱导了水稻白叶枯病样中的病原菌进入了VBNC状态。这为研究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染生物学特征和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马静静; 潘妍妍; 杨孙玉悦; 王嘉琦; 蒋冬花
    • 摘要: 【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细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本研究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菌株,探索其对白叶枯病的防效和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为生防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梯度稀释涂布法、共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的放线菌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共培养法分析目标菌株的抗菌谱;通过96孔板微量稀释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微生物粘附碳氢化合物法等探究目标菌株的抑菌作用;通过发酵滤液浸种与菌液喷洒土壤的方法探究其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利用盆栽试验探索目标菌株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不同生境土壤中分离出140株放线菌菌株,最终筛选得到一株对Xoo具有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St-79,其发酵滤液抑菌圈直径为64 mm,并鉴定其为硫藤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thioluteus)。菌株St-79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大豆细菌性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油菜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和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均有拮抗作用。其乙酸乙酯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抑制Xoo生长的效果,粗提物对Xoo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μg/mL,最低杀灭浓度为32μg/mL;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粗提物对Xoo细胞有很强的损伤作用;粗提物还能改变Xoo细胞内膜通透性,降低Xoo细胞的疏水性。促生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t-79发酵滤液能够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St-79发酵滤液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日本晴、甬优15、甬优1540上的相对防效为65.95%~87.23%,病斑抑制率为69.85%~95.8%,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结论】获得一株有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放线菌,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
    • 王星; 柴文栋; 杨俊; 张小芳; 姬广海
    • 摘要: 由X anthomonas oryz ae pv.oryz ae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严重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尤其在杂交稻上,损失高达40% ~60%,在水稻种子市场监管过程中由于缺乏快速检测手段,造成带菌种子在市场中流通.利用SYBR Green I作为荧光指示剂,建立了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以水稻白叶枯病菌为对象,通过Primer Explorer V4.0软件一共设计出四条特异性的LAMP引物以及两条环引物,优化并建立了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65°C恒温条件下反应1 h,LAM P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加入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水稻白叶枯病菌呈现荧光绿色,对照菌株则保持不变,依然呈橙色.LAM P反应检测灵敏度DNA的浓度大小为为100 fg/μL,菌悬液为3×103 cfu/mL.应用LAMP技术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捷的特点,可用于市场监管过程中快速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
    • 林玉暖; 候运郁; 米多; 李春霞; 陶均
    • 摘要: 为分析GGDEF和EAL结构域的蛋白CrxV对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Xoo)致病性及相关致病因子的影响,通过同源重组法构建了crxV的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采用剪叶法比较了突变体、野生型和互补菌株对水稻叶片的侵染能力;分析了这3个菌株产生相关致病因子(运动性、胞外多糖、生物被膜和胞外酶)的能力.结果显示,crxV突变体的致病力比野生型和互补菌株的低.crxV突变导致病原菌生物被膜含量显著升高,但对运动性、胞外多糖和胞外酶均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CrxV可能通过负调控生物被膜影响Xoo的致病性.
    • 蒋冬花; 郭鑫; 马静静; 王炫栋; 杨孙玉悦
    • 摘要: 为提高菌核曲霉(Aspergillus sclerotiorum)As-68菌株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碳源、氮源及其浓度和适宜发酵条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探究碳源浓度、氮源浓度、菌龄和转速对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影响效果,采用最陡爬坡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获取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条件.结果表明:碳源浓度、氮源浓度、菌龄和转速对抑制水稻白叶枯病菌影响效果显著;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条件为碳源9.46%葡萄糖、氮源0.57%黄豆粉、菌龄6 d、接种量5%、转速170 r·min-1、发酵温度28°C.经模型验证实验优化后抑菌圈直径实际值为(50.10±0.20)mm,较优化前抑菌圈直径增大了52.70%.该实验可为生物农药开发及作物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 刘刚
    • 摘要: 为寻找水稻白叶枯病天然生防药剂,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利用共培养和牛津杯法分离筛选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共分离纯化获得65株放线菌菌株。在8株能够拮抗水稻白叶枯病菌(Xoo)放线菌菌株中,Sr-63菌株对水稻白叶枯病菌拮抗能力最强,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为46.4mm±2.3mm。优化发酵条件后,Sr-63菌株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可达50.0mm±1.2mm;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Sr-63为玫瑰轮丝链霉菌。
    • 李丽; 莫旭艳; 李甜甜; 张丽媛; 董汉松
    • 摘要: [目的]黄单胞菌细胞外泌蛋白质(Xanthomonas outer proteins,Xops)是植物病原黄单胞菌高度保守的毒性效应子或毒性辅助组分,通过细菌Ⅲ型分泌系统分泌到细菌细胞外部,然后转入植物细胞而发挥病理作用.水稻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即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标准菌株PXO99A分泌的XopN是一种毒性效应子,通过影响寄主免疫反应而使水稻发病.但是,XopN对病菌毒性的影响是否因水稻品种的不同而异,还有待研究.[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技术,先敲除了PXO99A的XopN基因,获得了?XopN突变体,又经过遗传互补,得到了回补菌株?XopN/XopN.通过营养肉汤液体培养,测定了XopN对病菌繁殖能力的影响;根据文献选用14个水稻品种,通过接种实验,测定了PXO99A对这些品种的毒性与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在XopN发挥毒性作用的水稻品种上,测定了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与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受病菌侵染而表达的情况,分析了XopN敲除或回补的影响.[结果]在营养肉汤液体培养过程中,病菌突变体菌株?XopN的繁殖速度明显低于野生型PXO99A.PXO99A、?XopN和?XopN/XopN接种水稻后,根据其在水稻叶片组织内的繁殖量及随后产生的白叶枯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供试的14个水稻品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感病程度与病菌XopN是否敲除或回补无关,这有10个水稻品种(IRBB1、IRBB3、IRBB8、IRBB10、IRBB14、IR24、IRBB203、IRBB204、IRBB205和IRBB211),PXO99A、?XopN和?XopN/XopN对它们的毒性无明显差别.二是XopN对病菌毒性发挥作用的水稻品种,包括高度感病的3个品种(IRBB208、Asominori和日本晴)和低感品种IRBB13.与PXO99A或?XopN/XopN相比,?XopN对这4个水稻品种的毒性大为降低.在IRBB13上,病菌侵染对隐性抗病基因OsSWEET11/xa13在叶片内的表达发生抑制作用,这一效应与XopN的毒性功能相关.相反,日本晴显性感病基因OsSWEET11/Xa13却受病菌侵染的诱导,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大幅度提高.IRBB208和Asominori携带OsSWEET11/Xa13同源基因,该同源基因在叶片内的表达水平也因病菌侵染而大幅提高.在这4个水稻品种上,PXO99A和?XopN/XopN能够诱导OsSWEET11/Xa13或其同源基因表达,但?XopN无此作用.另外,XopN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诱发过敏反应有量变贡献,相比PXO99A或?XopN/XopN,?XopN引起过敏反应的程度有所降低.[结论]XopN是一个有限广谱性效应子,在拥有OsSWEET11同源基因的水稻品种上发挥毒性作用.XopN也是病菌繁殖所需要的,对病菌在非寄主植物上诱导过敏反应有一定贡献.
    • 许力丹; 赵敏; 李美霖; 曾晨; 莫琇羽; 刘美娜; 朱平川; 何勇强
    • 摘要: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是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其侵染水稻的途径、定殖部位和引起的症状明显不同.本文采用平板法和毛细管法分别对2个病菌的基本表型和趋化性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剪叶接种法和压渗接种法,检测了它们在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j aponica品种上的致病性.结果表明,2个病菌在部分检测指标上保持一致,均能形成隆起的黄色菌落,能合成相当数量的胞外多糖和胞外淀粉酶,对蔗糖、多种氨基酸、水稻提取物的趋化反应一致.然而,两菌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分泌、运动性,以及对葡萄糖、木糖、果糖、柠檬酸、多种植物激素趋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