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管拔管

气管拔管

气管拔管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0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0799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临床医学、临床麻醉学杂志、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大会、2009天坛神经外科麻醉论坛、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等;气管拔管的相关文献由128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雨、刘志群、任永功等。

气管拔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3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0799 占比:99.02%

总计:51300篇

气管拔管—发文趋势图

气管拔管

-研究学者

  • 李春雨
  • 刘志群
  • 任永功
  • 刘安林
  • 吴秀英
  • 吴青华
  • 姚虹
  • 朱昭琼
  • 李学成
  • 李春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茜; 李斌; 于瑶; 何明明
    • 摘要: 目的分析一次性快速抽尽套囊气体与分次缓慢抽尽气体后拔管对成人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进行气管插管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分次缓慢抽尽套囊气体后拔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快速抽尽套囊气体后拔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气管套囊放气时0、1、3、5 min的心率和血压,呛咳反应的发生率、术后30 min不良反应及拔管记忆情况。结果与0 min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气管套囊抽气后1、3、5 min时的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上升,但观察组患者1、3、5 min时的心率与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P<0.05)。结论采用分次缓慢抽尽套囊气体后拔管的方式能有效减轻全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 周延然; 董庆龙; 杨汉宇; 刘辉; 陈磊; 李颖芬; 吴蕾; 徐鑫; 杨超; 彭桂林; 刘梦杨; 梁丽霞
    • 摘要: 目的探讨终末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因终末期COPD行单肺移植的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院制定的手术室内气管拔管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符合条件、在手术室完成气管拔管的为手术室拔管组(OR拔管组,1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完成气管拔管的为ICU拔管组(40例)。比较两组术中气管拔管评估结果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与ICU拔管组比较,OR拔管组受者的氧合指数较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水平较低,血压波动幅度较小,术中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例数较少(均为P0.05)。结论本院制定的COPD患者单肺移植术后手术室内气管拔管方案安全可行,可减少受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术后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戴瑞芝; 霍美池; 李峥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无创神经调节通气辅助(noninvasive neurally adjusted ventilatory assistance,NIV-NAVA)对早产儿拔管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2组(NCPAP组和NIV-NAVA组)各36例。分别记录患儿撤机失败率、人机不同步发生情况、人机不同步指数、总用氧时间、无创时间以及无创后吸氧时间,并检测治疗前后相关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以及不同分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NCPAP组和NIV-NAVA组在撤机失败率、人机不同步发生情况、人机不同步指数、总用氧时长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V-NAVA组患者的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是2(1,3)d,显著短于NCPAP组的5(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V-NAVA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12 h、24 h的OI分别为238.52±32.94和258.18±40.75,明显高于NCPAP组(P0.05)。结论 与NCPAP相比,早产儿在气管插管拔管后应用NIV-NAVA可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时间,且应用NIV-NAVA能减少人机不同步的发生,值得临床使用。
    • 曾文聪; 卢泽安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深度镇静下气管拔管的应激反应和安全性差异,为深度镇静下气管拔管体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20年7月-2021年6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分为A组(n=60)和B组(n=60)。A组采用侧卧位深度镇静下气管拔管,B组采用仰卧位深度镇静下气管拔管。监测比较两组手术结束时(T_(0))、拔管前1min(T_(1))、拔管后1min(T_(2))、拔管5min(T_(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等应激反应指标。统计比较两组舌后坠发生率,并统计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前哮鸣音、喉痉挛、咳嗽、躁动以及术后咽部不适、咳嗽、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安全性。结果与T0比较,两组T_(2)、T_(3)的SBP和DBP均升高而同期HR加快(P0.05)。结论侧卧位深度镇静下气管拔管更有利于减轻应激反应和减少舌后坠的发生,且安全可靠。
    • 杜金磊; 陈志美; 龚莉; 宋杰; 王翔; 邹晓月
    • 摘要: 目的 探讨嗓音系统康复训练对气管拔管后嗓音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42例患者进行非同期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患者拔管后以健康教育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嗓音系统康复训练,干预措施持续7d并在干预前、干预第3天、干预第7天对2组患者进行主观听感知评估、嗓音障碍指数评估以及计算机声学参数分析,比较2组患者评估结果 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 2组患者在干预前相关评估结果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第3天以及第7天评估结果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管拔管后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嗓音康复.
    • 刘大清; 程彩妮
    • 摘要: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在肌松监测下进行气管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7月某院收治的150例行全麻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肌松监测辅助下确定拔管时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管模式进行拔管.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肌松残余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拔管1h后,对照组患者肌松残余率为22.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0%(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血压显著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心率在拔管时及拔管后均快于拔管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氧血症总发生率为5.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33%(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行全麻手术后,在肌松监测仪辅助下拔管可以降低肌松残余,保持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苏醒延迟,缩短患者拔管时间,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周同芳
    •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联合个案管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CABG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个案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联合个案管理护理应用于CABG术后患者可缩短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石磊; 周小红; 叶青山; 李雪; 武姣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机拔管后采用不同辅助通气工具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不良反应,探讨更适合高血压患者的拔管时机及通气策略.方法 选取拟行腰椎手术的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NA组:深麻醉拔管后放置鼻咽通气道;OA组:深麻醉拔管后放置口咽通气道;C组:正常气管拔管.记录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拔管后10 min、入PACU即刻、入PACU后10 min、离开PACU时的ABP、HR、SpO2和BIS值.记录深麻醉拔管后至离开PACU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躁动、口咽部疼痛、鼻出血).结果 C组从拔管后5 min开始,MAP、HR明显高于NA组和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入PACU后10 min,OA组患者MAP、HR明显高于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深麻醉拔管后放置鼻咽通气道和口咽通气道均能有效解除舌后坠等上呼吸道阻塞,实现良好通气,放置鼻咽通气道后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患者耐受性更好.
    • 徐倩倩; 朱民; 刘凤悦; 王亚栋; 刘泽阳; 刘崇忠
    •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移植非术后即刻拔除气管插管(IPTE)的手术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肝移植的所有受者病例资料.肝移植术后带气管插管回病房,或虽然IPTE但48 h内因低氧血症重新气管插管的受者纳入插管组,余受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移植后非IPTE的手术相关因素.结果 共入组70例.插管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51.8±7.3)岁.对照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48.4±9.6)岁.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肝期>45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和术中低体温与肝移植非IPTE有关(均P<0.05).将上述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肝期>45 min(OR=3.972,95%CI:1.193~13.220,P=0.025)和术中低体温(OR=23.682,95%CI:2.434~230.438,P=0.006)的肝移植受者非IPTE的风险增加.结论 无肝期长及术中低体温是影响肝移植非IPTE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术者在肝移植过程中应重视体温与无肝期.
    • 任莹莹; 胡豫; 张挪富; 吴康; 徐远达; 张笋; 席寅; 苏小芬; 马丹杰; 罗涯腾; 汪宏波
    • 摘要: 目的 研究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9例因COVID-19需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根据患者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气管插管时相关实验室检查动态变化,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的因素.结果 69例COVID-19患者中,有46例(66.7%)拔管失败.拔管失败患者插管当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拔管成功患者(P400 U/L、D-二聚体>4 g/L,住院期间血小板和肌红蛋白水平恶化是拔管失败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水平下降是拔管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OR=6.05,P=0.012).结论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影响COV-ID-19危重患者拔管结局的重要因素.LDH>400 U/L和D-二聚体>4 g/L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预测拔管失败的患者.此外,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或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以用来预测拔管的结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